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局势逆转
“他们不是在民主……”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忽然顿住,“这些是已经只保留了一些指挥机构的裁撤部队。”
地图头宣布裁军五十万,驻德苏军当然也分到了一部分,而且作为和平诚意还尤其被拿出来表示,于是有五十万官兵的驻德苏军,在裁军五十万的裁军计划当中,分到了十二万的份额。
这些没有生路的退伍官兵中,有七八万人在加里宁市找到了工作,到了今天已经差不多三年了,各部队上报进展的声音仍然此起彼伏。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听着很多熟悉的编号不由得出神,“你把我截过来,肯定是有目的的。”
“不如我先问一个问题,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你倾向于哪一方,是紧急状态委员会还是俄罗斯总统。”福尔采娃一如既往,拿出来了自己真诚的沟通,如同当年在莫斯科机场,劝说来到莫斯科,分属全国各地的委员们,支持赫鲁晓夫。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沉思片刻,“我当然是倾向于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也是为了保卫祖国。”
“所以你应该支持我,元帅。”福尔采娃郑重的开口道,“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祖国。而且就紧急状委员会的情况……”
福尔采娃谈及了紧急状态委员会本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想要的,但第一天就酗酒过度,后来竟然被雅科夫列夫戳破了要政变,随后的布置更是漏洞百出,看着契丹人什么都不做,连广播电台都在占领计划当中。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紧紧皱着眉头,如果福尔采娃说的都是真的,这么这群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太令人失望了。
“我的儿子告诉我,图拉空降兵已经叛变,格拉乔夫更加倾向于俄罗斯总统,其他两支部队立场不明。紧急状态委员会大概率会成为一个笑话。元帅你想一想,一个有副总统、总理、国防部、内务部、克格勃首脑的组织,有如此的表现,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么。”
福尔采娃说到这话锋一转,“我还不如靠自己,最终的结果我也不知道,但我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凝视着这个女人,虽然已经老迈但目光有神,文化沙皇也反向凝视着一个被靠边站,全军上下都承认才能,但却不想改革改到自己身上的老军人。
放在一边的卫星电话此时响起,福尔采娃直接接听,阿里克谢耶夫的声音中充满了彷徨,“母亲,图拉空降兵应该是叛变了。在白宫周围组成一个保护隔绝白宫的阵地。”
“阿廖沙,你给我精神一点。”福尔采娃训斥着自己的儿子,“如果国家分裂不可避免,那就打一架,莫斯科军区的后勤基地已经在我们手中了。叛变部队只有身上携带的武器,打起来他们也顶不了多久,你慌什么?”
只是行军的话,从加里宁出发去莫斯科,一天就能够到地方,集结的部队都是驻德苏军当中的精锐,有什么可慌乱的?
“战争哪有不流血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听到福尔采娃的话,也在旁边道,从这个时候开始,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表示愿意站在福尔采娃一边。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改天换地,竟然被一群人弄成了这样。
加里宁市可能是整个苏联最听从紧急状态委员会命令的城市了,随着戒严命令的下达,耶夫洛夫在刚刚已经回复了莫斯科接受戒严令,至于市政府那边,市委第一书记亚历山大也已经严格执行命令,告知非必要情况下,加里宁市市民不要出行。
加里宁火车站也已经被军管,所有来往下车的乘客都要被控制起来,至于本身加里宁的驻军坦克第二十一旅,虽然并不是驻德苏军的一部分,而是隶属于莫斯科军区,现在也成为了这些重获新生的番号一部分。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相信,一旦这一支生力军加入,能够扭转任何莫斯科的局势,与此同时,莫斯科的局势确实正在被扭转。
白宫门口,契丹人可谓是心潮起伏,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够等到局势逆转,虽然白宫的通讯已经被切断,但是他仍然派人通过最古老的方式到达了格拉乔夫的家,接到了格拉乔夫命令的空降兵,以及在他亲自说服下,随着指挥官的反水,成了保护自己的力量。
中午十二点,身为俄罗斯总统的他走出白宫,发表演讲,向集会者宣读并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随后叶利钦签署了第五十九号总统令宣布所谓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一切决议和命令在俄罗斯境内无效。
接到命令的塔曼师终于进入莫斯科市区,但是也遭到了一些契丹人支持者的阻拦,整个部队停滞不前,无法按成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
白宫前的广场上,俄罗斯总统的支持者已经越来越多,所有人簇拥着契丹人,在这些人眼中,俄罗斯才是自己的祖国。
而经济状态委员会此时在做什么呢,面对已经有部队倒戈,而且契丹人代表俄罗斯政府不接受苏联政府命令的情况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了第二个行政命令,决定暂时限制莫斯科市和各州的社会出版物。只允许下列报纸出版:《劳动报》、《工人论坛报》、《消息报》、《真理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莫斯科真理报》、《列宁旗帜报》、《农村生活报》。
下午,亚纳耶夫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还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巴克拉诺夫、普戈、斯塔罗杜布采夫、季贾科夫,亚纳耶夫解释了自己的目的,并且表示这是完全合法的,至于地图头当然很安全,正在黑海疗养,自己是地图头的朋友。
“……”阿里克谢耶夫收听着这一番极为打击士气的广播,然后下达了两道命令,“集中安全局所有武器全部下发,命令,在记者招待会之后逮捕普戈。”
不过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保持相对平静。乌克兰、哈萨克、亚美尼亚、立陶宛、格鲁吉亚等共和国领导人都对事件表了态,虽口径不一,但一般都要求共和国居民保持平静、克制、谨慎,遵守纪律,不受挑唆,不与军队对抗。
撒切尔夫人对这些之前风起云涌的加盟共和国报以嘲笑,“现在一个个都成了拥护莫斯科的典范。”
“我看他们都吓尿了。”艾伦威尔逊同样幸灾乐祸的回答,此时此刻哪怕最头铁的立陶宛,也表现出来了惊人的克制。
也许是八月份哪怕对俄罗斯来说也处于盛夏时节,也许是契丹人真的很有号召力,他的支持者无视了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宵禁命令,自发的在白宫外面过夜,保护俄罗斯自己的总统。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过程,各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终于发现了这如同闹着玩的政变本质,所谓的大军进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紧急状态委员会竟然还有空和白宫打嘴炮官司,这让自由世界心中大定,分分把最为真实的情况传达给各国。
并且各国大使馆,还专门派人前往白宫表达对契丹人的支持,看起来挺吓唬人的,结果整整一天什么都没做,紧急状态委员会已经在自由世界面前表现出来了纸老虎的本质,各国的支持和声援也变得明目张胆起来。
契丹人还带着副总统鲁茨科尹、议会代主席哈斯布拉托夫、政府总理西拉耶夫等人,在各国大使的声援下要求紧急状态委员会做到,包括但不限于,一天之内见到地图头,邀请全世界专家来会诊是不是真的身体有问题。
禁止在俄联邦境内实行紧急状态;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确保俄罗斯总统不受阻碍地行使职权;停止对俄罗斯领导的威胁,确保他们不受侵犯和自由出入;解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撤销其所有命令和决定。
加里宁市,经过了整整一天的重新集结,四个师、三个直升机团、三个火箭炮旅的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当然这些部队缺额严重,都处在不满编的状态,叶戈雷切夫找到福尔采娃,直接道,“福尔采娃同志,我想和在国外的驻军沟通是有利的,尤其是西方集团军。”
西方集团军就是驻德苏军现在的名字,目前在民主德国的苏军仍然超过三十万,当然还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匈牙利境内的苏军,这都是能够争取的力量,这些国外驻军的想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当然只有这一条理由是不够的,叶戈雷切夫认为至少埃里希·昂纳克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忙,虽然离开岗位已经很久,但毕竟曾经作为很长时间的领导人培养,他相信埃里希·昂纳克并不希望苏联出事,就算是英法那些国家也不一定非要把苏联怎么样。
地图头宣布裁军五十万,驻德苏军当然也分到了一部分,而且作为和平诚意还尤其被拿出来表示,于是有五十万官兵的驻德苏军,在裁军五十万的裁军计划当中,分到了十二万的份额。
这些没有生路的退伍官兵中,有七八万人在加里宁市找到了工作,到了今天已经差不多三年了,各部队上报进展的声音仍然此起彼伏。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听着很多熟悉的编号不由得出神,“你把我截过来,肯定是有目的的。”
“不如我先问一个问题,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你倾向于哪一方,是紧急状态委员会还是俄罗斯总统。”福尔采娃一如既往,拿出来了自己真诚的沟通,如同当年在莫斯科机场,劝说来到莫斯科,分属全国各地的委员们,支持赫鲁晓夫。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沉思片刻,“我当然是倾向于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也是为了保卫祖国。”
“所以你应该支持我,元帅。”福尔采娃郑重的开口道,“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祖国。而且就紧急状委员会的情况……”
福尔采娃谈及了紧急状态委员会本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想要的,但第一天就酗酒过度,后来竟然被雅科夫列夫戳破了要政变,随后的布置更是漏洞百出,看着契丹人什么都不做,连广播电台都在占领计划当中。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紧紧皱着眉头,如果福尔采娃说的都是真的,这么这群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太令人失望了。
“我的儿子告诉我,图拉空降兵已经叛变,格拉乔夫更加倾向于俄罗斯总统,其他两支部队立场不明。紧急状态委员会大概率会成为一个笑话。元帅你想一想,一个有副总统、总理、国防部、内务部、克格勃首脑的组织,有如此的表现,这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么。”
福尔采娃说到这话锋一转,“我还不如靠自己,最终的结果我也不知道,但我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凝视着这个女人,虽然已经老迈但目光有神,文化沙皇也反向凝视着一个被靠边站,全军上下都承认才能,但却不想改革改到自己身上的老军人。
放在一边的卫星电话此时响起,福尔采娃直接接听,阿里克谢耶夫的声音中充满了彷徨,“母亲,图拉空降兵应该是叛变了。在白宫周围组成一个保护隔绝白宫的阵地。”
“阿廖沙,你给我精神一点。”福尔采娃训斥着自己的儿子,“如果国家分裂不可避免,那就打一架,莫斯科军区的后勤基地已经在我们手中了。叛变部队只有身上携带的武器,打起来他们也顶不了多久,你慌什么?”
只是行军的话,从加里宁出发去莫斯科,一天就能够到地方,集结的部队都是驻德苏军当中的精锐,有什么可慌乱的?
“战争哪有不流血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听到福尔采娃的话,也在旁边道,从这个时候开始,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表示愿意站在福尔采娃一边。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改天换地,竟然被一群人弄成了这样。
加里宁市可能是整个苏联最听从紧急状态委员会命令的城市了,随着戒严命令的下达,耶夫洛夫在刚刚已经回复了莫斯科接受戒严令,至于市政府那边,市委第一书记亚历山大也已经严格执行命令,告知非必要情况下,加里宁市市民不要出行。
加里宁火车站也已经被军管,所有来往下车的乘客都要被控制起来,至于本身加里宁的驻军坦克第二十一旅,虽然并不是驻德苏军的一部分,而是隶属于莫斯科军区,现在也成为了这些重获新生的番号一部分。
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相信,一旦这一支生力军加入,能够扭转任何莫斯科的局势,与此同时,莫斯科的局势确实正在被扭转。
白宫门口,契丹人可谓是心潮起伏,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够等到局势逆转,虽然白宫的通讯已经被切断,但是他仍然派人通过最古老的方式到达了格拉乔夫的家,接到了格拉乔夫命令的空降兵,以及在他亲自说服下,随着指挥官的反水,成了保护自己的力量。
中午十二点,身为俄罗斯总统的他走出白宫,发表演讲,向集会者宣读并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随后叶利钦签署了第五十九号总统令宣布所谓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一切决议和命令在俄罗斯境内无效。
接到命令的塔曼师终于进入莫斯科市区,但是也遭到了一些契丹人支持者的阻拦,整个部队停滞不前,无法按成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
白宫前的广场上,俄罗斯总统的支持者已经越来越多,所有人簇拥着契丹人,在这些人眼中,俄罗斯才是自己的祖国。
而经济状态委员会此时在做什么呢,面对已经有部队倒戈,而且契丹人代表俄罗斯政府不接受苏联政府命令的情况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了第二个行政命令,决定暂时限制莫斯科市和各州的社会出版物。只允许下列报纸出版:《劳动报》、《工人论坛报》、《消息报》、《真理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莫斯科真理报》、《列宁旗帜报》、《农村生活报》。
下午,亚纳耶夫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还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巴克拉诺夫、普戈、斯塔罗杜布采夫、季贾科夫,亚纳耶夫解释了自己的目的,并且表示这是完全合法的,至于地图头当然很安全,正在黑海疗养,自己是地图头的朋友。
“……”阿里克谢耶夫收听着这一番极为打击士气的广播,然后下达了两道命令,“集中安全局所有武器全部下发,命令,在记者招待会之后逮捕普戈。”
不过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保持相对平静。乌克兰、哈萨克、亚美尼亚、立陶宛、格鲁吉亚等共和国领导人都对事件表了态,虽口径不一,但一般都要求共和国居民保持平静、克制、谨慎,遵守纪律,不受挑唆,不与军队对抗。
撒切尔夫人对这些之前风起云涌的加盟共和国报以嘲笑,“现在一个个都成了拥护莫斯科的典范。”
“我看他们都吓尿了。”艾伦威尔逊同样幸灾乐祸的回答,此时此刻哪怕最头铁的立陶宛,也表现出来了惊人的克制。
也许是八月份哪怕对俄罗斯来说也处于盛夏时节,也许是契丹人真的很有号召力,他的支持者无视了紧急状态委员会颁布的宵禁命令,自发的在白宫外面过夜,保护俄罗斯自己的总统。
经过了一个白天的过程,各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终于发现了这如同闹着玩的政变本质,所谓的大军进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紧急状态委员会竟然还有空和白宫打嘴炮官司,这让自由世界心中大定,分分把最为真实的情况传达给各国。
并且各国大使馆,还专门派人前往白宫表达对契丹人的支持,看起来挺吓唬人的,结果整整一天什么都没做,紧急状态委员会已经在自由世界面前表现出来了纸老虎的本质,各国的支持和声援也变得明目张胆起来。
契丹人还带着副总统鲁茨科尹、议会代主席哈斯布拉托夫、政府总理西拉耶夫等人,在各国大使的声援下要求紧急状态委员会做到,包括但不限于,一天之内见到地图头,邀请全世界专家来会诊是不是真的身体有问题。
禁止在俄联邦境内实行紧急状态;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确保俄罗斯总统不受阻碍地行使职权;停止对俄罗斯领导的威胁,确保他们不受侵犯和自由出入;解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撤销其所有命令和决定。
加里宁市,经过了整整一天的重新集结,四个师、三个直升机团、三个火箭炮旅的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当然这些部队缺额严重,都处在不满编的状态,叶戈雷切夫找到福尔采娃,直接道,“福尔采娃同志,我想和在国外的驻军沟通是有利的,尤其是西方集团军。”
西方集团军就是驻德苏军现在的名字,目前在民主德国的苏军仍然超过三十万,当然还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匈牙利境内的苏军,这都是能够争取的力量,这些国外驻军的想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当然只有这一条理由是不够的,叶戈雷切夫认为至少埃里希·昂纳克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忙,虽然离开岗位已经很久,但毕竟曾经作为很长时间的领导人培养,他相信埃里希·昂纳克并不希望苏联出事,就算是英法那些国家也不一定非要把苏联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