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后我改学物理了 第3节
后面的易寒星不用多说,于复和柱子也知道她为什么猜人家是青帮或者南京政府的人,这必然是定期锻炼才有相应的肌肉的,而需要定期锻炼的人,除了自己这边的,也就是青帮或者南京政府那边的了。
“哦对了,其实也不能排除他是日本的情报人员。”易寒星突然想起来,于是提了一句:“只是我看他的脚,感觉应该不是。”
“日本人经常穿木屐,脚部会有一些变形,还容易扁平足,但是这人足弓很明显,而且他小脚趾的指甲有两瓣。”易寒星解释了一下。
“小脚趾指甲有两瓣有什么说法?”柱子不解地提问,于复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不是所有人小脚趾指甲都是两瓣的,这是一种有遗传性的外貌特征。”易寒星解释着小脚趾指甲这一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这种特征在汉族群体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少数民族和东亚的外国人比较少见。”
于复和柱子都露出了一副竟然还有这种分辨方法的表情。
易寒星生怕自己把两人带进沟里,连忙解释:“当然这只是说大概率不是,但是不能排除他是日本人的可能,如果他真的是日本人的话,看他说话行事,应该是被重点培养的中国通了。”
“之前没听说过这种说法,说起来我还以为大家的小脚趾都是两瓣的,原来还有人不是?”
“那您平时可以关注下街头那些力夫们的脚。”易寒星笑了下。
“那那个男学生,你是觉得他哪里不对?”于复追问。
因为他拿的小册子不对啊!易寒星心想,我能说这是我穿越前读的小说告诉我的吗?!那个男学生拿的小册子在民国文抄公小说里面有出境,就是一个非常向工农党靠拢的学生组织做的啊!
然而易寒星只是看到了封皮的名字,这名字还特别正常,不能作为向于复和柱子解释的理由,于是易寒星开始苦思男学生的破绽:“这个嘛……”
第4章
既然敢提男学生,易寒星自然是不害怕于复等人追问自己为什么知道。
毕竟虽然按理说自己才来上海,不应该也不可能知道他小册子里写了什么,但是实在不行就说册子纸张不好,隐隐透出来的字被自己看到了。
但是同时,易寒星也有别的想法:“他袖子里揣着个小册子,经常会伸手摸一摸。”
“也许是因为放了钱呢?”柱子合理推断。
“神色紧张,确实也像是怕人偷钱。”易寒星说着:“但是书的轮廓很明显,册子封皮是字母不是汉字,如果不是见不得光的书,这些男学生应该是直接拿在手里,而不是学老一辈放到袖子里。”
“何况学生服的袖子本来设计出来,就不是适合放书的。”
“这也只是你的猜测罢了。”柱子说道。
“有疑点不就够了吗?”易寒星说着,还不忘提醒:“而且黄包车夫看起来是为了那男学生来的,他听我读书的时候,还和边上的人闲聊,说这里读书识字的人挺多的,旁敲侧击有没有学生经常在附近出没。”
这也是易寒星要在晚上和于复与柱子提起此事的原因。
按照易寒星对于小说的记忆,这些爱国学生在剧情中是被抓捕了不少,虽然有扛不住刑讯倒戈的,但也有不少铮铮铁骨的青年人,好在和组织有联系的只有其中一两个领导者,因为未被抓捕,没有让工农党的地下组织受到破坏。
国难当头,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都是抗战的财富,如果有机会的话,易寒星还是想让组织上有所警惕,防止国内这些内耗。
于复听了之后,明白了易寒星的潜台词:“我这边会和省委汇报,看是否是其他线条发展的爱国学生。”
听到于复这话,易寒星也放心了下来。
听易寒星一通分析之后,于复原本只是听沙洲说易寒星的能力,还在将信将疑,此时却完全放心下来了,这女娃娃年纪虽小,但确实挺厉害的。
这么想着,于复也不吝于先做好自我介绍:“我的身份你应该听沙洲同志提过了,我负责上海地区运输线,主要转运爱国爱党人士捐赠的物品,以及采购一些紧缺的木仓弹和药品,主要是为大别山、皖南赣北、苏北、浙南等地活动的同志们提供后勤支持。”
“我代号云帆,这是我的警卫员,代号苍鹰。”于复说着,柱子对易寒星点头致意。
易寒星回以颔首。
“夜芒同志,欢迎你加入上海党组织!”于复伸出了双手。
易寒星代号夜芒,取得是谭嗣同《冬夜》中的“寒星动有芒”,虽然这个世界不再有这个名人和这句诗,但是易寒星也想试试,自己这颗异世界的寒星能不能像是夜里的光芒一样,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易寒星双手握住于复的手之后,又和柱子握了握手。
“这次你的任务,组织上应该有和你说明,这里我详细给你说说。”做完身份介绍之后,于复开始进入正题。
易寒星也严肃了神色。
易寒星这次的任务主要是帮着根据地转移人员,在人员转移完成之后,按照安排,易寒星就可以专心去读书了。
这次人员转移,本来走于复一直以来运输物资的线路就可以,但是棘手在于,在人员转移之前,他就被以前的同学认了出来,于是受到了上海方面和南京方面的关注。
怎么将一个饱受关注的人员悄无声息地转移走?这显然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于复才打报告,要求组织提供一个短期内可以和需要转移的人员多次接触的人,方便工作的开展,最好这个人只完成这一项工作,而不是后期需要长期作为情报人员使用,这样更加不引人怀疑。
于是,经过对比挑选之后,易寒星就成为了这个任务的完成人。
于复和易寒星要转移的人员是一名武器设计专家。
按照党中央的规划,工农党组织也需要有自己的兵工厂,虽然后世游击队之歌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是这显然只是激励士气的歌词罢了。
任何一个组织要守地盘搞建设,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兵工厂。
这名武器设计专家,就是旅欧党员发展的工农党员,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在党内外多方帮助之下,带着国外先进的知识,打算回工农党大后方支援兵工厂建设的技术专家之一。
本来该专家在上海下了国际游轮之后,应该休整一下就利用于复这里的运输线去往华东地区的根据地,再想办法转运至陕北,但是谁知道点背的就是,他只是休整期间出旅店吃个饭,就被以前的同学认了出来。
单纯碰到同学,那也只是他乡遇故知,执手相看叙旧,但是架不住这同学他在南京政府混地风生水起,并且特别积极地要给武器设计专家引荐上海地区的官员学者们啊!
武器设计专家既不能强硬拒绝同学的“好意”,也不能撒谎说自己在德国攻读的专业(很容易被揭穿),于是顿时成为了多方面关注的“人才”。
要是武器设计专家学的是什么文学哲学外语政治,那可能组织就让他顺势潜伏下来,当个在南京政府提供情报的钉子了,架不住他学的是武器设计,情报再重要,哪有实打实的木仓火包重要呢?!
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不管日本如何智计百出,也架不住美国一颗“小男孩”,木亥实力是现代大国实力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这个时代也是这样,情报再准,木仓的膛线不准,刚不过的时候还是会刚不过。
所以转运武器专家成为一件非常紧急重要的任务。
如果不顾一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固然能够很快转运武器专家,但是党内好不容易打通的运输线怕是要废了大半,这又是药品等物资供应的最主要渠道,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上海党组织都不想暴露自己的运输线。
是以易寒星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武器专家能够悄悄地离开上海。
第5章
“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考进德林中学。”想到于复前两天对自己说的话,本来想摸鱼一会儿的易寒星叹了口气,又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
毕竟浪费的每一分钟,不仅会让自己被罪恶感淹没,还可能会导致自己考不上!毕竟德林中学也不好考啊!
德林中学是这个时代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而且很难得的是,相比于其他更加擅长于文学、外语教育的学校,这所中学更加擅长的是物理生物的部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所中学,是那位武器设计专家孙承的母校。
“孙承目前在上海的名气挺不错的,目前他的母校打算让他成为学校的老师,当然是挂个名偶尔过去给学生做个讲座指导下实验的那种。”于复是这么和易寒星解释的:“现在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开学了,到时候你的任务就是加入学校物理实验小组,日常负责和孙承传递信息,孙承那边也就加大过去学校给你们指导的频率。”
于复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过易寒星会考不上的可能。
易寒星还能怎么办?高中毕业之后一头扎进计算机这个有钱途的专业,穿越前易寒星大概都有十年没碰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任何一门课程了,穿越之后因为家庭的保守,接受的一直是文科教育,也没有接触的渠道,连本相关的书都没有。
在根据地学习的时候能很快捡起相关知识,已经是拖初高中老师当年基础打地牢固的福了,现如今能不能考上德林中学,易寒星心里是真的没数。
但是易寒星这人吧,有个特点,就是当别人对于自己寄予厚望,她总是不敢辜负人家,于是只能死命去学。
不仅要学,还要学好。
德林中学的学费可不算便宜,易寒星也是害怕自己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经费,所以目标更是瞄准了德林中学提供的奖学金。
德林中学不仅为第一名提供可以涵盖学费、住宿费甚至生活费的奖学金,第二第三名也是免了学费和住宿费的,而且录取学生中的每门单科第一都可以免学费。
德林中学的考试科目涵盖了国文、算数、英语、物理、生物、地里、历史、体育,易寒星觉得自己就算不能考个全校第一(毕竟这年头学生的国文历史素养易寒星真的比不过),单科第一总要努力一把吧?
最起码这种情况下,知道自己已经尽力的易寒星不会有什么负罪感。
何况德林中学的物理实验小组门槛不低,不是轻易就能加入的,所以复习期间易寒星已经看得做梦都是力学公式了。
门外,柱子端着刚出锅的晚饭,问于复:“还在看书啊!”
“睡着了。”于复回答:“先让她休息一下吧,晚上醒了再吃点面条也行。”
柱子也没有意见:“她考个中学,我比当年第一次摸木仓还紧张。”
“哈哈。”于复笑了:“所以你理解巷子里姚太太每天看着她儿子读书那着急上火的感觉了吗?”
“那是没办法理解了,毕竟寒星还是很努力的。”柱子也忍不住笑了声。
易寒星不知道于复和柱子背后的关注,这么学习着,时间来到了德林中学考试的那一天。
一大早,柱子就拿了早餐过来:“快吃,待会儿赶不及考试了。”
早餐是柱子听易寒星随口说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代表一百分,于是赶早买了求个好兆头。
易寒星匆忙吃掉了柱子买来的祝福早餐。
“东西再检查一遍?钢笔和墨水都带了吗?准考证带了吗啊?”于复又开始唠叨着问。
“带了带了。”易寒星连忙回答道。
“再打开看看?”于复说着。
易寒星听着于复和柱子这神似自己现代亲爸妈在自己中考高考前的各种唠叨和催促,不由感叹从古至今,陪考的家长们都是一种类似的生物啊。
在于复和柱子的安排之下,易寒星提前一个小时到了校门口。这个时候,校门还没打开,德林中学的校门口已经有不少学生了。
初春的早晨带了一点寒意,小摊贩们是最会找摆摊时间的,知道今天有不少学生应考,门口出现了不少小吃摊。
“爹,我想吃小馄饨。”边上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对自己父亲说。
“这外面做的也不知道干不干净,要是吃坏了肚子影响考试怎么办?”男孩的父亲拒绝道:“早上不是给你吃了馒头了吗?”
“这吃馒头,嘴巴里没味道啊。”男孩砸吧下嘴巴说道。
“考试前不能吃油重的,容易吃坏肚子。”男孩父亲再次强调了一次,又紧跟着安慰:“等你拷出来了,我们买二斤五花肉给你吃。”
男孩也没再纠结,答应了下来:“好吧,那我再看看书。”
易寒星眼看着男孩拿着书在看,深吸一口气,心想真的什么时候都不缺卷王啊,秉持着要卷一起卷的想法,随着深吸气吸进来的烤红薯的香气,打开了国文书,打算再看一遍诗词加深印象。
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德林中学的铁门被拉开了。
“哥,你们先回去吧,等考试结束了我自己会回去的。”边上有学生对自己家人说着。
“我们现在回去也是坐立难安,都已经请假来送你了,干脆就让我们等在外面,还好受一点。”
“你们是好受了,我压力大了啊。”学生嘀咕着。
“那你这个臭小子就好好考,卷子多检查几遍知道吗?!”
另一边,有学生从小轿车里奔出来,一边跑一边说:“知道了知道了!”
“哦对了,其实也不能排除他是日本的情报人员。”易寒星突然想起来,于是提了一句:“只是我看他的脚,感觉应该不是。”
“日本人经常穿木屐,脚部会有一些变形,还容易扁平足,但是这人足弓很明显,而且他小脚趾的指甲有两瓣。”易寒星解释了一下。
“小脚趾指甲有两瓣有什么说法?”柱子不解地提问,于复也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不是所有人小脚趾指甲都是两瓣的,这是一种有遗传性的外貌特征。”易寒星解释着小脚趾指甲这一后世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这种特征在汉族群体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少数民族和东亚的外国人比较少见。”
于复和柱子都露出了一副竟然还有这种分辨方法的表情。
易寒星生怕自己把两人带进沟里,连忙解释:“当然这只是说大概率不是,但是不能排除他是日本人的可能,如果他真的是日本人的话,看他说话行事,应该是被重点培养的中国通了。”
“之前没听说过这种说法,说起来我还以为大家的小脚趾都是两瓣的,原来还有人不是?”
“那您平时可以关注下街头那些力夫们的脚。”易寒星笑了下。
“那那个男学生,你是觉得他哪里不对?”于复追问。
因为他拿的小册子不对啊!易寒星心想,我能说这是我穿越前读的小说告诉我的吗?!那个男学生拿的小册子在民国文抄公小说里面有出境,就是一个非常向工农党靠拢的学生组织做的啊!
然而易寒星只是看到了封皮的名字,这名字还特别正常,不能作为向于复和柱子解释的理由,于是易寒星开始苦思男学生的破绽:“这个嘛……”
第4章
既然敢提男学生,易寒星自然是不害怕于复等人追问自己为什么知道。
毕竟虽然按理说自己才来上海,不应该也不可能知道他小册子里写了什么,但是实在不行就说册子纸张不好,隐隐透出来的字被自己看到了。
但是同时,易寒星也有别的想法:“他袖子里揣着个小册子,经常会伸手摸一摸。”
“也许是因为放了钱呢?”柱子合理推断。
“神色紧张,确实也像是怕人偷钱。”易寒星说着:“但是书的轮廓很明显,册子封皮是字母不是汉字,如果不是见不得光的书,这些男学生应该是直接拿在手里,而不是学老一辈放到袖子里。”
“何况学生服的袖子本来设计出来,就不是适合放书的。”
“这也只是你的猜测罢了。”柱子说道。
“有疑点不就够了吗?”易寒星说着,还不忘提醒:“而且黄包车夫看起来是为了那男学生来的,他听我读书的时候,还和边上的人闲聊,说这里读书识字的人挺多的,旁敲侧击有没有学生经常在附近出没。”
这也是易寒星要在晚上和于复与柱子提起此事的原因。
按照易寒星对于小说的记忆,这些爱国学生在剧情中是被抓捕了不少,虽然有扛不住刑讯倒戈的,但也有不少铮铮铁骨的青年人,好在和组织有联系的只有其中一两个领导者,因为未被抓捕,没有让工农党的地下组织受到破坏。
国难当头,这些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都是抗战的财富,如果有机会的话,易寒星还是想让组织上有所警惕,防止国内这些内耗。
于复听了之后,明白了易寒星的潜台词:“我这边会和省委汇报,看是否是其他线条发展的爱国学生。”
听到于复这话,易寒星也放心了下来。
听易寒星一通分析之后,于复原本只是听沙洲说易寒星的能力,还在将信将疑,此时却完全放心下来了,这女娃娃年纪虽小,但确实挺厉害的。
这么想着,于复也不吝于先做好自我介绍:“我的身份你应该听沙洲同志提过了,我负责上海地区运输线,主要转运爱国爱党人士捐赠的物品,以及采购一些紧缺的木仓弹和药品,主要是为大别山、皖南赣北、苏北、浙南等地活动的同志们提供后勤支持。”
“我代号云帆,这是我的警卫员,代号苍鹰。”于复说着,柱子对易寒星点头致意。
易寒星回以颔首。
“夜芒同志,欢迎你加入上海党组织!”于复伸出了双手。
易寒星代号夜芒,取得是谭嗣同《冬夜》中的“寒星动有芒”,虽然这个世界不再有这个名人和这句诗,但是易寒星也想试试,自己这颗异世界的寒星能不能像是夜里的光芒一样,做一些微小的贡献。
易寒星双手握住于复的手之后,又和柱子握了握手。
“这次你的任务,组织上应该有和你说明,这里我详细给你说说。”做完身份介绍之后,于复开始进入正题。
易寒星也严肃了神色。
易寒星这次的任务主要是帮着根据地转移人员,在人员转移完成之后,按照安排,易寒星就可以专心去读书了。
这次人员转移,本来走于复一直以来运输物资的线路就可以,但是棘手在于,在人员转移之前,他就被以前的同学认了出来,于是受到了上海方面和南京方面的关注。
怎么将一个饱受关注的人员悄无声息地转移走?这显然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于复才打报告,要求组织提供一个短期内可以和需要转移的人员多次接触的人,方便工作的开展,最好这个人只完成这一项工作,而不是后期需要长期作为情报人员使用,这样更加不引人怀疑。
于是,经过对比挑选之后,易寒星就成为了这个任务的完成人。
于复和易寒星要转移的人员是一名武器设计专家。
按照党中央的规划,工农党组织也需要有自己的兵工厂,虽然后世游击队之歌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但是这显然只是激励士气的歌词罢了。
任何一个组织要守地盘搞建设,都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兵工厂。
这名武器设计专家,就是旅欧党员发展的工农党员,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在党内外多方帮助之下,带着国外先进的知识,打算回工农党大后方支援兵工厂建设的技术专家之一。
本来该专家在上海下了国际游轮之后,应该休整一下就利用于复这里的运输线去往华东地区的根据地,再想办法转运至陕北,但是谁知道点背的就是,他只是休整期间出旅店吃个饭,就被以前的同学认了出来。
单纯碰到同学,那也只是他乡遇故知,执手相看叙旧,但是架不住这同学他在南京政府混地风生水起,并且特别积极地要给武器设计专家引荐上海地区的官员学者们啊!
武器设计专家既不能强硬拒绝同学的“好意”,也不能撒谎说自己在德国攻读的专业(很容易被揭穿),于是顿时成为了多方面关注的“人才”。
要是武器设计专家学的是什么文学哲学外语政治,那可能组织就让他顺势潜伏下来,当个在南京政府提供情报的钉子了,架不住他学的是武器设计,情报再重要,哪有实打实的木仓火包重要呢?!
用后世的话说,那就是不管日本如何智计百出,也架不住美国一颗“小男孩”,木亥实力是现代大国实力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这个时代也是这样,情报再准,木仓的膛线不准,刚不过的时候还是会刚不过。
所以转运武器专家成为一件非常紧急重要的任务。
如果不顾一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固然能够很快转运武器专家,但是党内好不容易打通的运输线怕是要废了大半,这又是药品等物资供应的最主要渠道,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上海党组织都不想暴露自己的运输线。
是以易寒星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武器专家能够悄悄地离开上海。
第5章
“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考进德林中学。”想到于复前两天对自己说的话,本来想摸鱼一会儿的易寒星叹了口气,又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
毕竟浪费的每一分钟,不仅会让自己被罪恶感淹没,还可能会导致自己考不上!毕竟德林中学也不好考啊!
德林中学是这个时代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而且很难得的是,相比于其他更加擅长于文学、外语教育的学校,这所中学更加擅长的是物理生物的部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所中学,是那位武器设计专家孙承的母校。
“孙承目前在上海的名气挺不错的,目前他的母校打算让他成为学校的老师,当然是挂个名偶尔过去给学生做个讲座指导下实验的那种。”于复是这么和易寒星解释的:“现在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开学了,到时候你的任务就是加入学校物理实验小组,日常负责和孙承传递信息,孙承那边也就加大过去学校给你们指导的频率。”
于复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过易寒星会考不上的可能。
易寒星还能怎么办?高中毕业之后一头扎进计算机这个有钱途的专业,穿越前易寒星大概都有十年没碰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任何一门课程了,穿越之后因为家庭的保守,接受的一直是文科教育,也没有接触的渠道,连本相关的书都没有。
在根据地学习的时候能很快捡起相关知识,已经是拖初高中老师当年基础打地牢固的福了,现如今能不能考上德林中学,易寒星心里是真的没数。
但是易寒星这人吧,有个特点,就是当别人对于自己寄予厚望,她总是不敢辜负人家,于是只能死命去学。
不仅要学,还要学好。
德林中学的学费可不算便宜,易寒星也是害怕自己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经费,所以目标更是瞄准了德林中学提供的奖学金。
德林中学不仅为第一名提供可以涵盖学费、住宿费甚至生活费的奖学金,第二第三名也是免了学费和住宿费的,而且录取学生中的每门单科第一都可以免学费。
德林中学的考试科目涵盖了国文、算数、英语、物理、生物、地里、历史、体育,易寒星觉得自己就算不能考个全校第一(毕竟这年头学生的国文历史素养易寒星真的比不过),单科第一总要努力一把吧?
最起码这种情况下,知道自己已经尽力的易寒星不会有什么负罪感。
何况德林中学的物理实验小组门槛不低,不是轻易就能加入的,所以复习期间易寒星已经看得做梦都是力学公式了。
门外,柱子端着刚出锅的晚饭,问于复:“还在看书啊!”
“睡着了。”于复回答:“先让她休息一下吧,晚上醒了再吃点面条也行。”
柱子也没有意见:“她考个中学,我比当年第一次摸木仓还紧张。”
“哈哈。”于复笑了:“所以你理解巷子里姚太太每天看着她儿子读书那着急上火的感觉了吗?”
“那是没办法理解了,毕竟寒星还是很努力的。”柱子也忍不住笑了声。
易寒星不知道于复和柱子背后的关注,这么学习着,时间来到了德林中学考试的那一天。
一大早,柱子就拿了早餐过来:“快吃,待会儿赶不及考试了。”
早餐是柱子听易寒星随口说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代表一百分,于是赶早买了求个好兆头。
易寒星匆忙吃掉了柱子买来的祝福早餐。
“东西再检查一遍?钢笔和墨水都带了吗?准考证带了吗啊?”于复又开始唠叨着问。
“带了带了。”易寒星连忙回答道。
“再打开看看?”于复说着。
易寒星听着于复和柱子这神似自己现代亲爸妈在自己中考高考前的各种唠叨和催促,不由感叹从古至今,陪考的家长们都是一种类似的生物啊。
在于复和柱子的安排之下,易寒星提前一个小时到了校门口。这个时候,校门还没打开,德林中学的校门口已经有不少学生了。
初春的早晨带了一点寒意,小摊贩们是最会找摆摊时间的,知道今天有不少学生应考,门口出现了不少小吃摊。
“爹,我想吃小馄饨。”边上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对自己父亲说。
“这外面做的也不知道干不干净,要是吃坏了肚子影响考试怎么办?”男孩的父亲拒绝道:“早上不是给你吃了馒头了吗?”
“这吃馒头,嘴巴里没味道啊。”男孩砸吧下嘴巴说道。
“考试前不能吃油重的,容易吃坏肚子。”男孩父亲再次强调了一次,又紧跟着安慰:“等你拷出来了,我们买二斤五花肉给你吃。”
男孩也没再纠结,答应了下来:“好吧,那我再看看书。”
易寒星眼看着男孩拿着书在看,深吸一口气,心想真的什么时候都不缺卷王啊,秉持着要卷一起卷的想法,随着深吸气吸进来的烤红薯的香气,打开了国文书,打算再看一遍诗词加深印象。
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德林中学的铁门被拉开了。
“哥,你们先回去吧,等考试结束了我自己会回去的。”边上有学生对自己家人说着。
“我们现在回去也是坐立难安,都已经请假来送你了,干脆就让我们等在外面,还好受一点。”
“你们是好受了,我压力大了啊。”学生嘀咕着。
“那你这个臭小子就好好考,卷子多检查几遍知道吗?!”
另一边,有学生从小轿车里奔出来,一边跑一边说:“知道了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