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七章 恐怖统治
“每逢作战,如果侥幸胜了,就赶紧上奏说自己如何密授方略、如何调兵遣将、如何策应堵截,先替自己立下加级升官的地步;如果打了败仗,就诬陷某将官桀骜不听约束,某将官懦弱不肯出力,先给自己找好推脱责任的挡箭牌。”
“等到论功行赏时,凡是巧言如簧、奔走殷勤、暮夜投金者,就优先上报或特别推荐;至于舍生忘死、不避锋镝者,只因不善逢迎,无钱馈送,就只能老死沙场,岂能得到一个字的褒扬称荐。所以英雄好汉们见此光景,何苦拼了自己性命,替上司挣得功名,都开始甩手观望,不肯用命,把一个极精明的崇祯皇帝给白白断送了。
“咱老子贫贱之时,在洪承畴手下当兵,充当掌旗手,也曾亲冒矢石,勇探虎穴。在开赴辽东作战时,咱还不足二十岁,就砍下十几颗首级,论起来也能博得个一官半职。岂知对垒交锋处有我,叙功上报时无我,到得圣旨下来,当官的依然官上加官,到咱名下不过跟兄弟们分吃些牛肉米酒。”
“咱老子气愤不过,这才脱岗下海,独立打拼,带领大家纵横天下,以至今天拥有这样一片天地。这都是众将士谋臣戮力同心、竭尽忠诚的结果。现在我们就开始论功行赏,大家以为如何?”
汪兆麟等人听得群情激昂,赶紧齐呼万岁。
于是张献忠任命足智多谋的军师汪兆麟为左丞相,新招降的四川绵州进士严锡命做右丞相,几个养子为将军,同时封大将王尚礼、冯双礼、刘进忠、王自奇等人为都督。
相比历史上的李自成,张献忠没有那么多创新(他的兴趣不在这里),仍然照搬**政府六部的老体制,可安排六部尚书人选时却很费了一番脑筋。
工部尚书王应龙是延安府制造弓箭的工匠,跟随张献忠征战多年,是一位忠诚的老战士;吏部尚书胡默、刑部尚书李时英则是在湖北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共过患难;而另外三位尚书,兵部龚完敬、户部王国宁、礼部吴继善都是就地取材,任用的四川降官。
分析张献忠的任命决定,我们发现,大西国两位丞相中安排了一位四川人士;六位尚书中四川人也占一半,对于四川本地人,大西皇帝张献忠还是比较看重的,他希望争取当地官绅对大西政权的支持。
当然不少四川官员也很给张献忠面子,并不都像刘之渤、沈云祚那样顽固不化,坚贞不屈。
既然逃不了,张献忠又正在分官任事,按部就班的建设政权,四川的官僚们都“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有勇有为,能任国事,于是一班官吏均出任事”。
进士出身的成都知县吴继善是最主动的一个,成都城墙刚刚崩塌,他就左手拿着官印,右手携着娇妾,拦在张献忠的马前请求投降了。张献忠高兴地将他收入军营。
还有个读书人,是**一位大学士的儿子,名叫刘裔盛,也投顺了大西军,被张献忠委以重任,并允许他回老家搬取家属。
他的妻子王氏倒有些骨气,指着刘裔盛的鼻子痛骂:“你想做贼官,我可不想做贼妻!”说完噔噔噔的跑进内室上吊自杀了。
从崇祯二年起兵造反,整整十五年了,张献忠从没像今天这样兵多粮足,占有这么大的地盘。但如何治理“大西国”,他很想听听群臣的意见。
左丞相汪兆麟的建议是:一、开科取士,网罗人才;二、假行仁义,以博民心。
对于第一条建议,张献忠点头认同,对第二条建议,他却直晃脑袋。张献忠认为:三分人情不如一分怕情,让人怕比让人爱强。
在“老万岁”这一可怕思想的指导下,大西国决定实行恐怖统治,首先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严户籍。“城中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入籍,不能遗漏一名”。一人犯罪,左邻右舍十家遭殃。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保甲法”。
第二,严门禁。成都四座城门,各派一千门军,由两名都督统领,盘查行人。
凡城内要出城的,必须到兵马司递交申请,申请上要写清家在何处、有无家口,保长是谁、左右邻居姓名、前往何地、何时回城,一项不全,不予审批。
如果至期不回,先拘左邻右舍及保长斩首,再抓出城之人的父母兄弟妻儿,不管老幼,一律砍头。
城外要进城的,经兵马司盘问明白,发给“准入证”(护照),办完事后出城,查验“准入证”,确系无误后方能放行。如果不慎丢失了“准入证”,那就倒霉了,二话不说,认作奸细,立即斩杀。
当然如果是当日即能往返的,“准入证”就免了,只在脸颊上盖一个图章,到傍晚出城时查验,倘若图章被汗水沾染或不小心磨擦,看不清楚了,也要砍头。
不仅如此,“老万岁”张献忠还大搞特务政治。
**皇帝利用锦衣卫、东厂、西厂刺探官民隐私,张献忠则直接使用“孩儿兵”。
每天夜里,几千名孩儿兵在夜幕掩护下游走在大街小巷,甚至飞檐走壁,藏身房梁,躲在屋檐下,**人们的言谈。
如有发现对大西朝不满的言论,立即用白灰在大门上做记号,天一亮就有人来砸门绑人。
结果闹得父子夫妻亲骨肉,也不敢随便闲谈,不知道哪句话会犯了忌讳。即便是至亲好友,在路途相遇也不敢打招呼,远远互相对望一眼就赶紧低头离去。
每天天一黑,人们就闭门卧床,不敢点灯私语,即使小夫妻想亲热亲热,也须屏息静气,不敢弄出稍大的声响。
遇上婚丧嫁娶,更不敢鼓乐用酒,同席而坐,都闷声不言,吃完饭抹嘴就走。
一天夜里,一个男子在被窝里絮絮叨叨跟老婆讲些邻里间的琐事,他老婆劝他说:“夜深了,还说这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干什么?”不料第二天清晨,夫妻二人就被抓进官府里。
“等到论功行赏时,凡是巧言如簧、奔走殷勤、暮夜投金者,就优先上报或特别推荐;至于舍生忘死、不避锋镝者,只因不善逢迎,无钱馈送,就只能老死沙场,岂能得到一个字的褒扬称荐。所以英雄好汉们见此光景,何苦拼了自己性命,替上司挣得功名,都开始甩手观望,不肯用命,把一个极精明的崇祯皇帝给白白断送了。
“咱老子贫贱之时,在洪承畴手下当兵,充当掌旗手,也曾亲冒矢石,勇探虎穴。在开赴辽东作战时,咱还不足二十岁,就砍下十几颗首级,论起来也能博得个一官半职。岂知对垒交锋处有我,叙功上报时无我,到得圣旨下来,当官的依然官上加官,到咱名下不过跟兄弟们分吃些牛肉米酒。”
“咱老子气愤不过,这才脱岗下海,独立打拼,带领大家纵横天下,以至今天拥有这样一片天地。这都是众将士谋臣戮力同心、竭尽忠诚的结果。现在我们就开始论功行赏,大家以为如何?”
汪兆麟等人听得群情激昂,赶紧齐呼万岁。
于是张献忠任命足智多谋的军师汪兆麟为左丞相,新招降的四川绵州进士严锡命做右丞相,几个养子为将军,同时封大将王尚礼、冯双礼、刘进忠、王自奇等人为都督。
相比历史上的李自成,张献忠没有那么多创新(他的兴趣不在这里),仍然照搬**政府六部的老体制,可安排六部尚书人选时却很费了一番脑筋。
工部尚书王应龙是延安府制造弓箭的工匠,跟随张献忠征战多年,是一位忠诚的老战士;吏部尚书胡默、刑部尚书李时英则是在湖北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共过患难;而另外三位尚书,兵部龚完敬、户部王国宁、礼部吴继善都是就地取材,任用的四川降官。
分析张献忠的任命决定,我们发现,大西国两位丞相中安排了一位四川人士;六位尚书中四川人也占一半,对于四川本地人,大西皇帝张献忠还是比较看重的,他希望争取当地官绅对大西政权的支持。
当然不少四川官员也很给张献忠面子,并不都像刘之渤、沈云祚那样顽固不化,坚贞不屈。
既然逃不了,张献忠又正在分官任事,按部就班的建设政权,四川的官僚们都“以为暴雨之后,云收雾散,将见太平;又闻献忠有勇有为,能任国事,于是一班官吏均出任事”。
进士出身的成都知县吴继善是最主动的一个,成都城墙刚刚崩塌,他就左手拿着官印,右手携着娇妾,拦在张献忠的马前请求投降了。张献忠高兴地将他收入军营。
还有个读书人,是**一位大学士的儿子,名叫刘裔盛,也投顺了大西军,被张献忠委以重任,并允许他回老家搬取家属。
他的妻子王氏倒有些骨气,指着刘裔盛的鼻子痛骂:“你想做贼官,我可不想做贼妻!”说完噔噔噔的跑进内室上吊自杀了。
从崇祯二年起兵造反,整整十五年了,张献忠从没像今天这样兵多粮足,占有这么大的地盘。但如何治理“大西国”,他很想听听群臣的意见。
左丞相汪兆麟的建议是:一、开科取士,网罗人才;二、假行仁义,以博民心。
对于第一条建议,张献忠点头认同,对第二条建议,他却直晃脑袋。张献忠认为:三分人情不如一分怕情,让人怕比让人爱强。
在“老万岁”这一可怕思想的指导下,大西国决定实行恐怖统治,首先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严户籍。“城中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入籍,不能遗漏一名”。一人犯罪,左邻右舍十家遭殃。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保甲法”。
第二,严门禁。成都四座城门,各派一千门军,由两名都督统领,盘查行人。
凡城内要出城的,必须到兵马司递交申请,申请上要写清家在何处、有无家口,保长是谁、左右邻居姓名、前往何地、何时回城,一项不全,不予审批。
如果至期不回,先拘左邻右舍及保长斩首,再抓出城之人的父母兄弟妻儿,不管老幼,一律砍头。
城外要进城的,经兵马司盘问明白,发给“准入证”(护照),办完事后出城,查验“准入证”,确系无误后方能放行。如果不慎丢失了“准入证”,那就倒霉了,二话不说,认作奸细,立即斩杀。
当然如果是当日即能往返的,“准入证”就免了,只在脸颊上盖一个图章,到傍晚出城时查验,倘若图章被汗水沾染或不小心磨擦,看不清楚了,也要砍头。
不仅如此,“老万岁”张献忠还大搞特务政治。
**皇帝利用锦衣卫、东厂、西厂刺探官民隐私,张献忠则直接使用“孩儿兵”。
每天夜里,几千名孩儿兵在夜幕掩护下游走在大街小巷,甚至飞檐走壁,藏身房梁,躲在屋檐下,**人们的言谈。
如有发现对大西朝不满的言论,立即用白灰在大门上做记号,天一亮就有人来砸门绑人。
结果闹得父子夫妻亲骨肉,也不敢随便闲谈,不知道哪句话会犯了忌讳。即便是至亲好友,在路途相遇也不敢打招呼,远远互相对望一眼就赶紧低头离去。
每天天一黑,人们就闭门卧床,不敢点灯私语,即使小夫妻想亲热亲热,也须屏息静气,不敢弄出稍大的声响。
遇上婚丧嫁娶,更不敢鼓乐用酒,同席而坐,都闷声不言,吃完饭抹嘴就走。
一天夜里,一个男子在被窝里絮絮叨叨跟老婆讲些邻里间的琐事,他老婆劝他说:“夜深了,还说这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干什么?”不料第二天清晨,夫妻二人就被抓进官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