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复长啸,三
杜若三两步迈过正院,推门见杜蘅正对镜理妆,见了她笑骂。
“你又来做什么?”
杜若拍拍手进屋。
这房里床架也是三面围合,木料尚可,只上了漆,并未雕板。炉子里炭火烧的正旺,毕剥有声,倒也不显简陋。
杜若笑道,“我怕阿姐肚饿。”
杜蘅只不理会。
床上摊开一条秋香色织锦披帛,头上绷着棚子,刚用松花色丝线起了个头,当是要绣折枝花。这便是所谓‘锦上添花’了。
杜若大惊小怪地提起来看。
“这颜色却好,正配青色婚服,只何不绣了合欢?”
杜蘅再坐不住,回身将手指点在她的额头,咬牙道,“你这个捉狭鬼!”
杜若返身掩了房门,挨着杜蘅坐下。
“阿姐今日是专门去东市等人的?”
杜蘅心头一跳,音调也高了两分,“胡说什么?”
“今日下小定,照理说姐夫不用亲来,可他偏来了,叫你扑个空。”
“柳郎今日来过?”
杜蘅惊喜之下早乱了心神,含羞倚在小妹肩头讷讷道,“他倒心诚。”
“阿姐几时识得柳家郎君的,瞒的铁桶似,我竟丁点儿不知道。”
杜若不解地问。
提起柳绩,杜蘅神色旖旎,仿佛十分痴缠。
“他是金吾卫的兵曹参军,管着两府兵勇。城门坊角那些武候铺子里,守门巡街的卫士都是他的属下。那回有个贼子自朱雀大街逃到平康坊,十来个人在后面撵不上,我从坊门前过,见他从坊墙上跃下,与那贼子缠斗七八个回合,独个儿拿住了他。”
杜若眨眨眼,原来那人勇武非常,难怪阿姐神魂颠倒。
“金吾卫巡查宫城与京城,又掌管街鼓禁夜、治安司法,办的尽是打打杀杀的差事,打起仗来还有卫戍之职,刀头上舔血得些功劳,你倒是不怕。”
“清平世界,哪儿来犯上作乱之人。街市中宵小,我瞧柳郎都不放在眼里。”
杜若握嘴笑道,“我也是怕你见他生得好些,一时蒙了眼睛。”
杜蘅一双清水眼点点滴滴洒在披帛上,竟是千肯万肯模样,杜若微微蹙眉。
“阿娘也说,京中十六卫,前十二卫出自府兵,多有市井商贩、无赖子弟。后四卫是天子亲卫,家世好些。若愿嫁武人,不如选左右卫,或是左右骁卫。”
“是啊,阿姐青春年少,尽可以好好挑拣。”
杜蘅含笑不语,拿起披帛又扎了两针。
杜若随手翻绣架边一摞织物,捡了杜蘅做了三四个月的《骏马图》出来细看,忽然心中一动,侧过脸瞧着杜蘅,似笑非笑。
“哦,我竟是个傻的,阿姐一早绣的就是姐夫,难怪这般精工细作。”
杜蘅微微一窘,知道论牙尖嘴利,远不及她,只得瞥她一眼,抢过《骏马图》捧在心口,眼底丝丝情意化作如潮春水。
“是又如何?”
杜若看得羡慕,低声道,“原来阿姐早已终身有靠,妹子平白操了许多心。”
她想起那日柳郎行径,又唾弃他轻浮。
“这般年少英挺的郎君,日日在街市上行走办差,许是风流自赏,或者粗豪不文,待阿姐不好呢?”
“柳郎若无心于我,怎会上门提亲?况且,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待他好,他自然待我好。”
杜蘅眨了眨眼,满面红晕,喜滋滋的。
“你呢?这一向都没有媒人上门。”
杜若俯身趴在床架上,把头埋在胳膊底下,只露一双猫儿眼出来,语调缠绵委屈,低低念道,“阿姐——”
杜蘅收起笑意,微微抿了唇,一手抚着她的发髻。
“你素来心气儿便高,上回一听陈家便炸毛。其实若是没有柳郎,兴许我便从了阿耶。究竟四品呢,比咱们家强得多了。”
杜若“咦”了一声,诧异的看过来。
“女儿家颜色如流水,说去便去了。要是你十八二十仍未遇到心仪之人,还会这般骄傲吗?”
“这与有没有心仪之人有何相干?我自骄傲我的。”
杜蘅怔了怔,低声劝说。
“以你的品貌性情,若肯为人妾侍,软语温存之下,必能博得郎主宠爱,再生下一儿半女,体面未见得不及主母。阿耶有意拿你做块敲门砖,想来议婚人家的门第都不低。四品文官家的二郎你瞧不上,若是,阿耶攀附上了三品文官家的二郎呢?或者武将家的大郎,往后能承袭爵位的,你也不愿意吗?”
杜若万没想到阿姐肚内竟有如此章程,侧头甩开她的抚弄,硬起脖子倔强地回答。
“阿姐得了好郎君便安心备嫁吧。千金难买我愿意,这桩事不用多说了。”
遭她硬邦邦撅回来,杜蘅脸上臊眉撘眼的,也觉得狼狈,然事关妹子的终身,身为长姐,断断不能由着她做些不着边际的打算。
“你怕是出入韦家时候长了,忘了自己姓杜。咱们家人口少,我这才刚定下,你要不服气,且瞧头几年族中姐妹做的什么亲?”
杜若呆了呆。
这二三年,杜陵陆陆续续有七八个堂姐出阁,许的人家听着鼎盛,姓氏不出李杨韦薛裴等世家。
然往细里探究,夫家皆与自家相类,是旁支的旁支,不光郎君忝为白身,有些甚至连父母兄弟之中也无出仕之人。间或有些做官的,也多是京外官员,一待完了婚,立时就要跟着夫君走马上任,不知几时能再见长安繁华。
柳家郎君姓氏不高贵,差事也拿不出手,可是好歹嫁了他不用跟着出京的。
杜若一口气直泄到脚后跟,原来这几年不过是做了一场春秋大梦。
什么韦家的表哥,杨家的小郎君,那都是汤面儿上浮着的油花,看着有,吃着却没。果真有心,自己今年七月就满十五岁了,为何竟无人上门提亲呢?
杜蘅察言观色,越发要把话说透,又加了一句。
“你可别打错了主意,那些人都是预备着尚主的,能有几分真心待你。”
这分明是说杨洄了。
杜若明白过来,心里已是凉透了,又羞又惭,呆呆的坐着,什么话都没说。
杜宅巴掌大的地方,两人笑谈,正房里听得清楚。
杜有邻皱眉道,“这丫头张嘴就不老实,方才还说去陪你。”
韦氏道,“我带了她去就是。”
她走出来拍杜蘅的门,笑声嘎然而止,片刻杜蘅开了门,韦氏见她脸上红粉菲菲,点头笑道。
“家里统共两个女儿,这时候很该咬着耳朵说悄悄话的。”
杜蘅回身推推杜若,“我去瞧思晦睡了没,过会儿来寻你。”
韦氏道,“今日二娘陪我,你们明日再说无妨。”
杜蘅的诧异一闪而过,仍旧换回温婉的笑脸,去了隔壁。
韦氏拉着杜若站在廊下,母女俩相对无言,各想各的心事。月初,金钩似的月牙挂在天上,傍边一颗小星闪烁。
韦氏忽道,“这风已不似昨夜凉了。”
杜若探手在风中一摇,嘴里嘶嘶有声,忙收回来笼在袖中,“阿娘骗人。”
韦氏笑,“我房里冷,你睡不惯,回自己屋里吧。”
“儿今夜偏想跟娘睡。”
韦氏只摇头,“你有择席之癖,惯会夜里折腾,倒扰了我。”
“阿娘不是有话教训儿。”
“明日再说。”
韦氏看看她,音调陡然低了几度。
“明日起再不必去学里,日间都跟着我。”
果然。
杜若悬了许久的心,听到此节反倒如释重负,垂下眼皮低声应了。
回了东跨院,见海桐抱着两匹布料,苦着脸站在门口发怔,一张瓜子脸拉得老长,看见她来,眼睛眨巴眨巴,活泛起来。
杜若问,“傻站在这儿干什么?不嫌冻得慌?”
海桐将布料挪到一边胳膊圈住,腾出手从怀里掏出个深青色荷包,别别扭扭往外翻。
“郎主给了奴婢好大一个银锭。”
金银市面上难得一见,银锭只怕府库里才有,阿耶出手恁的大方。
杜若气的笑起来,“还说了什么?”
海桐叹了又叹,“叫奴婢时时刻刻跟紧了小娘子。”
阿耶是怕人自裁还是剪发啊,杜若抬腿进屋,顺手接过荷包。
“这个是给我的。那两匹细绢我是替你收着,还是裁了衣裳你穿?”
烫手山芋有人接手,海桐大大松了口气,将细绢放在案几上轻轻抚摸。
这细绢果然织得精细,经纬密实,光泽柔润,摸着都润滑就手。一匹碧色,一匹秋香色,都是做春衫的好料子,她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呢。
“奴婢做了裙子,在雨浓姐姐跟前也不矮她一头了。”
杜若听了心中一动,开妆盒翻出一把银梳,另又取出一盒绒花。
“是我不周到,往后再去那些地方也当替你打扮起来。只是咱们家门户低微,在王妃跟前切不可逾越。你好好记着,宫里的宫女、女官,按例是不能插戴银器的。王府较之宫里还要再低一头。”
海桐喜滋滋收了,转念一想,又问。
“那雨浓姐姐岂不是大大逾制?”
杜若正色道,“王妃喜爱雨浓,惯的她走了样儿了。我却不能如此待你。这个梳子你只收着,往后去她府上便戴绒花吧。”
海桐听得明白,用力点了点头。
绒花虽然不是金银珠玉的,却也造的十分精细。譬如当中最大的一朵紫牡丹,雍容华贵,惟妙惟肖,她还不知道自己戴不戴的出那股子贵气呢。
“郎主到底要送小娘子去什么下处?这样日防夜防。”
杜若在肚内揣度再三,长叹一声,瘪嘴道,“眼下却不好说。不过阿耶已打完长拳,接下来该换阿娘炮制我了。”
她语气沮丧,却并未失了跃跃欲试的活力,咬牙道,“你且瞧着罢。我呀,就是颗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他们只管放马过来,哼,我才不会上当呢。”
跟着几日,韦氏拘着杜蘅交了家里账簿并钱粮钥匙,打发她回房赶绣嫁妆,转手便通通甩给杜若。
“蘅儿展眼嫁了,我是个不管事的,往后只有你当家,一应功夫也当学起来。”
阿娘闭口不提待选之事,杜若也不多问,只得先应下,带着海桐从早到晚在后罩房清点物资,又将了管菜园的寿喜、外面跑腿的福喜、采办上的禄喜、门上的荣喜、厨下的房妈妈进来问话。
几个仆役进了正院,在廊下站成一排,看堂上坐的不是杜蘅而是杜若,齐齐拧了脖子瞧西厢。
杜若沉得住气,只埋头饮茶。
片刻功夫,还是荣喜灵光,见海桐提着大串铜匙立在一旁,又自谓受过二娘子恩恤,紧了紧身上簇新的茧袄,亮嗓子嚷道,“还请二娘子吩咐。”
寿喜几个回过味来,眼风打了个转,也齐声道,“听二娘子吩咐。”
杜若撇了茶碗,先发落近十日采买的账目。
杜宅自有祖田,又有职田,一应米面粮草、鸡鸭猪羊都由田庄供应,后院菜园另种着瓜果蔬菜,所需采买者无非盐酱布匹,脂粉玩意,零嘴小鲜。杜若的开销除外,一月也要四五百个大钱。
杜若见禄喜年纪最轻却占了好活计,心下留意,将流水账细细翻过,捡金额大的问问,如此忙碌数日,方才理出个大概。
杜宅这块地皮幸亏置办的早,十多年前杜有邻搬进城时便买了下来,当时只有正房厢房,两个跨院都是后头银钱凑手时加建的。
这些年国泰民安,人口孳生迅捷,关中的田亩原是不够吃的。幸亏朝廷有远见,逐年开凿多条运河,自洛阳乃至江南征调粮米。因此长安城里米价日低,田亩的出产便越发不足观,而城内地价却节节高攀。
进项少,出项多,杜家再想扩充宅门是万万不能了。
且不说难以积累财资,自杜若入学读书以来,单靠杜有邻微薄俸禄,维持日常运转已有困难,如再添上思晦延师读书,小半年内便会捉襟见肘。
“你又来做什么?”
杜若拍拍手进屋。
这房里床架也是三面围合,木料尚可,只上了漆,并未雕板。炉子里炭火烧的正旺,毕剥有声,倒也不显简陋。
杜若笑道,“我怕阿姐肚饿。”
杜蘅只不理会。
床上摊开一条秋香色织锦披帛,头上绷着棚子,刚用松花色丝线起了个头,当是要绣折枝花。这便是所谓‘锦上添花’了。
杜若大惊小怪地提起来看。
“这颜色却好,正配青色婚服,只何不绣了合欢?”
杜蘅再坐不住,回身将手指点在她的额头,咬牙道,“你这个捉狭鬼!”
杜若返身掩了房门,挨着杜蘅坐下。
“阿姐今日是专门去东市等人的?”
杜蘅心头一跳,音调也高了两分,“胡说什么?”
“今日下小定,照理说姐夫不用亲来,可他偏来了,叫你扑个空。”
“柳郎今日来过?”
杜蘅惊喜之下早乱了心神,含羞倚在小妹肩头讷讷道,“他倒心诚。”
“阿姐几时识得柳家郎君的,瞒的铁桶似,我竟丁点儿不知道。”
杜若不解地问。
提起柳绩,杜蘅神色旖旎,仿佛十分痴缠。
“他是金吾卫的兵曹参军,管着两府兵勇。城门坊角那些武候铺子里,守门巡街的卫士都是他的属下。那回有个贼子自朱雀大街逃到平康坊,十来个人在后面撵不上,我从坊门前过,见他从坊墙上跃下,与那贼子缠斗七八个回合,独个儿拿住了他。”
杜若眨眨眼,原来那人勇武非常,难怪阿姐神魂颠倒。
“金吾卫巡查宫城与京城,又掌管街鼓禁夜、治安司法,办的尽是打打杀杀的差事,打起仗来还有卫戍之职,刀头上舔血得些功劳,你倒是不怕。”
“清平世界,哪儿来犯上作乱之人。街市中宵小,我瞧柳郎都不放在眼里。”
杜若握嘴笑道,“我也是怕你见他生得好些,一时蒙了眼睛。”
杜蘅一双清水眼点点滴滴洒在披帛上,竟是千肯万肯模样,杜若微微蹙眉。
“阿娘也说,京中十六卫,前十二卫出自府兵,多有市井商贩、无赖子弟。后四卫是天子亲卫,家世好些。若愿嫁武人,不如选左右卫,或是左右骁卫。”
“是啊,阿姐青春年少,尽可以好好挑拣。”
杜蘅含笑不语,拿起披帛又扎了两针。
杜若随手翻绣架边一摞织物,捡了杜蘅做了三四个月的《骏马图》出来细看,忽然心中一动,侧过脸瞧着杜蘅,似笑非笑。
“哦,我竟是个傻的,阿姐一早绣的就是姐夫,难怪这般精工细作。”
杜蘅微微一窘,知道论牙尖嘴利,远不及她,只得瞥她一眼,抢过《骏马图》捧在心口,眼底丝丝情意化作如潮春水。
“是又如何?”
杜若看得羡慕,低声道,“原来阿姐早已终身有靠,妹子平白操了许多心。”
她想起那日柳郎行径,又唾弃他轻浮。
“这般年少英挺的郎君,日日在街市上行走办差,许是风流自赏,或者粗豪不文,待阿姐不好呢?”
“柳郎若无心于我,怎会上门提亲?况且,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待他好,他自然待我好。”
杜蘅眨了眨眼,满面红晕,喜滋滋的。
“你呢?这一向都没有媒人上门。”
杜若俯身趴在床架上,把头埋在胳膊底下,只露一双猫儿眼出来,语调缠绵委屈,低低念道,“阿姐——”
杜蘅收起笑意,微微抿了唇,一手抚着她的发髻。
“你素来心气儿便高,上回一听陈家便炸毛。其实若是没有柳郎,兴许我便从了阿耶。究竟四品呢,比咱们家强得多了。”
杜若“咦”了一声,诧异的看过来。
“女儿家颜色如流水,说去便去了。要是你十八二十仍未遇到心仪之人,还会这般骄傲吗?”
“这与有没有心仪之人有何相干?我自骄傲我的。”
杜蘅怔了怔,低声劝说。
“以你的品貌性情,若肯为人妾侍,软语温存之下,必能博得郎主宠爱,再生下一儿半女,体面未见得不及主母。阿耶有意拿你做块敲门砖,想来议婚人家的门第都不低。四品文官家的二郎你瞧不上,若是,阿耶攀附上了三品文官家的二郎呢?或者武将家的大郎,往后能承袭爵位的,你也不愿意吗?”
杜若万没想到阿姐肚内竟有如此章程,侧头甩开她的抚弄,硬起脖子倔强地回答。
“阿姐得了好郎君便安心备嫁吧。千金难买我愿意,这桩事不用多说了。”
遭她硬邦邦撅回来,杜蘅脸上臊眉撘眼的,也觉得狼狈,然事关妹子的终身,身为长姐,断断不能由着她做些不着边际的打算。
“你怕是出入韦家时候长了,忘了自己姓杜。咱们家人口少,我这才刚定下,你要不服气,且瞧头几年族中姐妹做的什么亲?”
杜若呆了呆。
这二三年,杜陵陆陆续续有七八个堂姐出阁,许的人家听着鼎盛,姓氏不出李杨韦薛裴等世家。
然往细里探究,夫家皆与自家相类,是旁支的旁支,不光郎君忝为白身,有些甚至连父母兄弟之中也无出仕之人。间或有些做官的,也多是京外官员,一待完了婚,立时就要跟着夫君走马上任,不知几时能再见长安繁华。
柳家郎君姓氏不高贵,差事也拿不出手,可是好歹嫁了他不用跟着出京的。
杜若一口气直泄到脚后跟,原来这几年不过是做了一场春秋大梦。
什么韦家的表哥,杨家的小郎君,那都是汤面儿上浮着的油花,看着有,吃着却没。果真有心,自己今年七月就满十五岁了,为何竟无人上门提亲呢?
杜蘅察言观色,越发要把话说透,又加了一句。
“你可别打错了主意,那些人都是预备着尚主的,能有几分真心待你。”
这分明是说杨洄了。
杜若明白过来,心里已是凉透了,又羞又惭,呆呆的坐着,什么话都没说。
杜宅巴掌大的地方,两人笑谈,正房里听得清楚。
杜有邻皱眉道,“这丫头张嘴就不老实,方才还说去陪你。”
韦氏道,“我带了她去就是。”
她走出来拍杜蘅的门,笑声嘎然而止,片刻杜蘅开了门,韦氏见她脸上红粉菲菲,点头笑道。
“家里统共两个女儿,这时候很该咬着耳朵说悄悄话的。”
杜蘅回身推推杜若,“我去瞧思晦睡了没,过会儿来寻你。”
韦氏道,“今日二娘陪我,你们明日再说无妨。”
杜蘅的诧异一闪而过,仍旧换回温婉的笑脸,去了隔壁。
韦氏拉着杜若站在廊下,母女俩相对无言,各想各的心事。月初,金钩似的月牙挂在天上,傍边一颗小星闪烁。
韦氏忽道,“这风已不似昨夜凉了。”
杜若探手在风中一摇,嘴里嘶嘶有声,忙收回来笼在袖中,“阿娘骗人。”
韦氏笑,“我房里冷,你睡不惯,回自己屋里吧。”
“儿今夜偏想跟娘睡。”
韦氏只摇头,“你有择席之癖,惯会夜里折腾,倒扰了我。”
“阿娘不是有话教训儿。”
“明日再说。”
韦氏看看她,音调陡然低了几度。
“明日起再不必去学里,日间都跟着我。”
果然。
杜若悬了许久的心,听到此节反倒如释重负,垂下眼皮低声应了。
回了东跨院,见海桐抱着两匹布料,苦着脸站在门口发怔,一张瓜子脸拉得老长,看见她来,眼睛眨巴眨巴,活泛起来。
杜若问,“傻站在这儿干什么?不嫌冻得慌?”
海桐将布料挪到一边胳膊圈住,腾出手从怀里掏出个深青色荷包,别别扭扭往外翻。
“郎主给了奴婢好大一个银锭。”
金银市面上难得一见,银锭只怕府库里才有,阿耶出手恁的大方。
杜若气的笑起来,“还说了什么?”
海桐叹了又叹,“叫奴婢时时刻刻跟紧了小娘子。”
阿耶是怕人自裁还是剪发啊,杜若抬腿进屋,顺手接过荷包。
“这个是给我的。那两匹细绢我是替你收着,还是裁了衣裳你穿?”
烫手山芋有人接手,海桐大大松了口气,将细绢放在案几上轻轻抚摸。
这细绢果然织得精细,经纬密实,光泽柔润,摸着都润滑就手。一匹碧色,一匹秋香色,都是做春衫的好料子,她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呢。
“奴婢做了裙子,在雨浓姐姐跟前也不矮她一头了。”
杜若听了心中一动,开妆盒翻出一把银梳,另又取出一盒绒花。
“是我不周到,往后再去那些地方也当替你打扮起来。只是咱们家门户低微,在王妃跟前切不可逾越。你好好记着,宫里的宫女、女官,按例是不能插戴银器的。王府较之宫里还要再低一头。”
海桐喜滋滋收了,转念一想,又问。
“那雨浓姐姐岂不是大大逾制?”
杜若正色道,“王妃喜爱雨浓,惯的她走了样儿了。我却不能如此待你。这个梳子你只收着,往后去她府上便戴绒花吧。”
海桐听得明白,用力点了点头。
绒花虽然不是金银珠玉的,却也造的十分精细。譬如当中最大的一朵紫牡丹,雍容华贵,惟妙惟肖,她还不知道自己戴不戴的出那股子贵气呢。
“郎主到底要送小娘子去什么下处?这样日防夜防。”
杜若在肚内揣度再三,长叹一声,瘪嘴道,“眼下却不好说。不过阿耶已打完长拳,接下来该换阿娘炮制我了。”
她语气沮丧,却并未失了跃跃欲试的活力,咬牙道,“你且瞧着罢。我呀,就是颗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他们只管放马过来,哼,我才不会上当呢。”
跟着几日,韦氏拘着杜蘅交了家里账簿并钱粮钥匙,打发她回房赶绣嫁妆,转手便通通甩给杜若。
“蘅儿展眼嫁了,我是个不管事的,往后只有你当家,一应功夫也当学起来。”
阿娘闭口不提待选之事,杜若也不多问,只得先应下,带着海桐从早到晚在后罩房清点物资,又将了管菜园的寿喜、外面跑腿的福喜、采办上的禄喜、门上的荣喜、厨下的房妈妈进来问话。
几个仆役进了正院,在廊下站成一排,看堂上坐的不是杜蘅而是杜若,齐齐拧了脖子瞧西厢。
杜若沉得住气,只埋头饮茶。
片刻功夫,还是荣喜灵光,见海桐提着大串铜匙立在一旁,又自谓受过二娘子恩恤,紧了紧身上簇新的茧袄,亮嗓子嚷道,“还请二娘子吩咐。”
寿喜几个回过味来,眼风打了个转,也齐声道,“听二娘子吩咐。”
杜若撇了茶碗,先发落近十日采买的账目。
杜宅自有祖田,又有职田,一应米面粮草、鸡鸭猪羊都由田庄供应,后院菜园另种着瓜果蔬菜,所需采买者无非盐酱布匹,脂粉玩意,零嘴小鲜。杜若的开销除外,一月也要四五百个大钱。
杜若见禄喜年纪最轻却占了好活计,心下留意,将流水账细细翻过,捡金额大的问问,如此忙碌数日,方才理出个大概。
杜宅这块地皮幸亏置办的早,十多年前杜有邻搬进城时便买了下来,当时只有正房厢房,两个跨院都是后头银钱凑手时加建的。
这些年国泰民安,人口孳生迅捷,关中的田亩原是不够吃的。幸亏朝廷有远见,逐年开凿多条运河,自洛阳乃至江南征调粮米。因此长安城里米价日低,田亩的出产便越发不足观,而城内地价却节节高攀。
进项少,出项多,杜家再想扩充宅门是万万不能了。
且不说难以积累财资,自杜若入学读书以来,单靠杜有邻微薄俸禄,维持日常运转已有困难,如再添上思晦延师读书,小半年内便会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