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节美食发明家
转眼间已经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西元185年(农历乙丑年、东汉中平二年)逐渐离去,接踵而来的是西元186年(农历丙寅年、东汉中平三年)。
华夏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便是春节,在此时,春节已经形成雏形。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原先因为各诸侯国各行其是所以混乱不堪的时历节气等都随着大一统国家的确立而像文字、度量、车轨宽度一样得以统一,历经两汉四百年的变动和巩固,一些陈旧的礼仪习俗被淘汰,同时形成了一批新的时令节日并且在稳定的社会中得以稳固下来,春节便是其中之一,只是,此时的春节还不叫春节,叫做“正旦”、“正日”、“三朝”等,从汉武帝时起,春节便被定为农历的每年第一天。
春节的到来让整个鲁国、整个大汉都陷入了欢庆中,只不过,动荡的时局让这种“欢庆”带有一种别样的味道,达官贵人们自然是借机穷奢极欲、酒池肉林,穷人们则是“苦中作乐”,同时祈祷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变得更好一点——孔明心知肚明,接下来不会更好,只会更坏。
此时的华夏人庆祝春节的方式跟后世的华夏人是大不相同的,最普遍的庆祝活动是举办傩戏,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傩戏,除此之外,民间还会祭门神(门神肯定不是秦叔宝和尉迟恭,而是神荼和郁垒),人们把刻有神荼和郁垒形象的桃木符放置在门上,再悬挂上苇索以供二神抓鬼所用,“桃木克鬼”是此时华夏人的传统和普遍信仰,除此之外,还有放爆竹。
火药在此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此时的“爆竹”肯定不是后世的鞭炮,所谓的“放爆竹”,顾名思义,就是把竹节放在火里烤,让竹节受热膨胀爆裂,从而发出噼啪的清脆响声,可谓名副其实的“爆竹”。
这一年的除夕晚上,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和外面街上举办傩戏的锣鼓喧嚣、鼎沸人声中,孔明特地邀请父亲孔融、母亲陈氏、准岳父甄逸、准岳母张氏在家中齐聚一堂,一是为庆祝新年的到来,二是为展示他的“智慧”,主要是展示给甄逸、张氏看的。孔明自从当了甄家未来的五女婿,一直都在大花特花甄家的钱,还从来没有让甄家因为他而赚到钱,时间长了,难保甄逸和张氏不会在心里犯嘀咕。因此,孔明一来需要借助甄家的钱财资金实现“利滚利”,二来需要安抚甄逸和张氏,稳定甄家的人心,让甄家看到希望,从而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另外,甄逸自从搬到鲁国后,一直受到华佗的悉心医治,其所患的慢性疾病虽然没有被根治,但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调理,身体健康状态起色了很多。
“明儿啊,你这是搞什么呀?”孔融、陈氏、甄逸、张氏谈笑风生着进入正堂,却看见堂中已经摆下四方漆案,但案上只有碗筷,却没有饭菜——此时华夏人吃饭不像后世华夏人那样共聚一桌,而是采用“分食制”,各吃各的,并且用的不是桌,而是案。
孔明微笑着向孔融四人行礼:“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正逢佳节,就由孩儿给你们露一手厨艺吧!孩儿保证让你们在这个除夕晚上吃到前所未有的珍馐美食。”
孔融哈哈一笑:“好,好,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四人陆续就座。
孔明对堂外唤道:“兰儿姐!”
“来啦!”兰儿笑盈盈地端着一个托盘步入堂中,托盘上摆放着四小盘香气诱人的菜肴,给孔融四人一人上了一小盘。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岳父大人、岳母大人,请。”孔明风度翩翩地招呼道。
孔融四人一起惊奇地看着眼前的菜肴,纷纷举箸(筷子)夹了一点放入口中品尝。菜入口中后,四人一起连连称赞:“好!好吃!”
甄逸打量着眼前的菜肴,问孔明:“这是用猪肉和白菜做成的吧?但做法似乎与众不同,非烹非煮、非炙非煎,因此,味道也是前所未尝。”
孔明微微一笑:“岳父大人真是一语道破,这道菜是炒出来的,菜名就叫‘猪肉炒白菜’。”他在心里暗暗吐槽,要不是因为现在的食材实在不算丰富,否则,我起码可以做出回锅肉来。
“炒?”孔融四人一起吃惊不已,“这是何种厨艺做法?”
孔明拿过一个东西:“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岳父大人、岳母大人,你们看,这是何物?”
孔融端详一下,说道:“明儿,这不是你让工匠给军士打造的铁盔么?”
孔明笑道:“这东西跟铁盔很像,但不是铁盔,而是铁锅。孩儿也是意外地发现,铁盔还能做菜,并且在做法上可以推陈出新、独树一帜,于是,孩儿吩咐工匠以铁盔图案为基准,打造得扁平一点,便成了铁锅,用于炒菜,至于炒出的菜肴味道……你们刚才不是尝到了吗?”铁锅是在宋朝时才被发明出来的,另外,铁锅分为生铁锅、熟铁锅,生铁锅是把熔化的铁水用模型浇铸出来的,熟铁锅是用铁皮进行锻压或手工捶打而成,孔明手里的铁锅属于熟铁锅。孔明“发明”铁锅是因为他早就受够了没有炒菜吃的日子,并且铁锅的技术含量不大,只要指导铁匠按照设计图纸手工打造即可。
甄逸赞叹道:“明儿,真想不到,你在厨艺这方面竟有如此造诣,了不起啊!”
孔明微笑道:“岳父大人,您还是等等再夸我吧,区区一个铁锅、一道炒菜,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兰儿姐,继续上菜!”他对兰儿吩咐道。
“好咧!”兰儿立刻快速地奔向厨房。
一道又一道让孔融、陈氏、甄逸、张氏闻所未闻和见所未见的新式菜肴被不断地端上来:
馒头、包子、花卷——这本是诸葛亮在南征时发明的,如今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
油条、麻花、春卷——此时还没有,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
饺子、馄饨——此时还没有,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其实,饺子正是张机发明的,至于馄饨,跟饺子是“换汤不换药”的关系,两者十分相似,但又有着不同,饺子既可以煮,也可以蒸,并且饺子皮厚,是月牙形的,馄饨只能煮,并且馄饨皮薄,裹上馅就可以,形状随意,无需做成饺子的那种月牙形;
汤圆、元宵——此时还没有,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这两者十分相似,区别在于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面包——这东西此时已经存在,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埃及人发明出来的,孔明只不过将其照搬到华夏来,不算孔明的“发明”,只能算是“引进”;
寿司——这东西虽然在后世是日本的招牌食物,但却起源于华夏,孔明索性顺便将其“认祖归宗”;
方便面——这东西的技术含量也不大,在面粉中加入鸡蛋,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放入水中煮熟,然后立刻放入油中烹炸并且晾干,如此就成功了,十分便于长期保存,想食用时,只要将其放在沸水里泡软就行了,至于佐料,稍微配以一点精盐、一点干肉、一点干菜即可;……
在这半年内,孔明除了窝在家里,就只去四个地方:军营、鲁山兵工厂、鲁公堂、厨房,他整天在厨房里“捣鼓东西”便是为了“发明”这些在此时还不存在的食物。孔明早就发现,此时虽然已有麦子并且是此时华夏人的主食,但是,此时华夏人食用麦子的方式却十分单调,要么做成口味不佳的麦饭,要么做成烧饼(烧饼是在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华夏的),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众所周知,麦子可以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出花样百出的面食,因此,孔明从麦子下手,发挥他的“智慧”,源源不断地“发明”出了众多的面食。另外,跟麦子相比,大米的做法十分有限,除了煮饭、熬粥、做成寿司和烧麦(烧麦其实属于面食包子的一种),也没什么发挥空间了。
看着眼前这些琳琅满目、新颖无比的食物,孔融、陈氏、甄逸、张氏无不深感惊奇万分,他们既大快朵颐、大饱口福,也被孔明的“智慧”给深深地惊叹到了,不仅如此,孔明最后还给他们奉上了“压轴之物”。
“好酒!”孔融呷了一口孔明端上来的酒,立刻赞不绝口,“此酒真是淳厚非常!好酒啊!”区区一口下去,他的整张脸都红了,深感酣畅淋漓、陶醉不已。
陈氏、甄逸、张氏没有喝酒,陈氏和张氏是女子,甄逸需要静养身体,不能喝酒。孔融怡然长叹一声,他惊喜无比地看向孔明:“明儿,此酒为何如此淳厚?你是如何酿造出来的?”
孔明笑道:“就是普通的酒,但我进行了蒸馏。”
“蒸馏?什么是蒸馏?”孔融、陈氏、甄逸、张氏都再度惊奇不已。
“我摸索出的一个可以让酒更加精纯的办法。”孔明说道,他确实捣鼓出了原始的酒精蒸馏术和酒精蒸馏器——在后世只要上过初中化学课,就会知道蒸馏原理,只不过此时没有玻璃器皿,用陶瓷代替即可。有了蒸馏术和蒸馏器,就有了度数更高、纯度更精的蒸馏酒了,一来可以抢占市场,畅销卖钱,二来可以用于医疗消毒和杀菌。孔融之所以喝下一口就面红耳赤,因为他以前跟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喝的都是低度的黄酒,此时喝的是近乎白酒的烧酒。
“明儿真乃天人也!”孔融长长地感慨道。
陈氏、甄逸、张氏的面前没有酒,但有汤,三人抿了一口汤后齐齐又一次惊奇不已:“此汤真是鲜美可口呀!明儿,这汤是怎么做出来的?”
孔明笑道:“没什么,我派人在海边找到一种海草,经过熬煮后制成一种料,加入汤菜,便可增加其鲜美味道。”他说的是海带,海带含有谷氨酸,而谷氨酸钠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岳父大人!”孔明开始转入正题,他看向甄逸,“太史公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您看,我搞出了这么多新颖的美食,如果只是自家享用,未免不够大气,应该惠及大众,让天下人都能尝到这些美食,我想,可否以甄家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饭店专门售卖这些美食?顺便售卖铁锅和烧酒?”
甄逸本来就是商人,自然一点就通,他立刻意识到孔明的这些“发明”和这个提议具有多大的意义和多大的利润,顿时,他眼前一亮、满脸红光:“好!好!明儿,你所言甚是啊……”他心头激动不已,已经在盘算着能赚多少钱了。
孔明微微一笑:“岳父大人,我另外发明了一样用于算账的东西,有了此物,算账将会变得方便无比,熟练掌握此物用法后更是可以做到算无遗策。”
“哦?是何物啊?”甄逸、孔融、张氏、陈氏一起激动期待无比,他们快被孔明的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发明”搞得脑子转不过弯了。
孔明不慌不忙地取出了他“发明”的算盘(珠算盘)。实际上,算盘早就被发明出来了,但只是“算筹”,孔明搞出来的是珠算盘,就是普遍意义上的算盘。
“此物名曰‘算盘’,如何用其运算数字呢?岳父大人,我给您演示一遍……”孔明开始十指如飞地拨弄算盘,同时嘴里念着口诀,“加减乘除都可以,先算加法,加法是‘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甄逸犹如看神物般看着孔明手里的算盘,两眼熠熠发光,等孔明演示完毕后,他长长地叹息一声:“此物真是神乎其神、精妙绝伦啊!明儿,我甄家能有你这个女婿,可真是祖上积德呀……”他毫不怀疑把甄家全部押在孔明身上是绝对正确的决定,也是甄家有史以来做的最大的、注定收获无穷的一笔买卖。
钱这个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的,虽然孔明打算用香烟、瓷器、纸张赚大钱,但为了锦上添花,他在闲暇之余捣鼓出了这些新式食物以及铁锅、烧酒、算盘,作为“先发点小财”的渠道。过了这个春节后,甄家立即按照孔明的“指导”,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饭店,顷刻间,甄家连锁饭店风靡全华夏,顺带出售铁锅、烧酒、算盘,更是赚得盆翻钵满。孔明没跟甄逸商谈利润分成,他是甄家认定了的“未来的五女婿”,甄家的钱就是他的钱,没必要分清楚。
至于甄家连锁饭店的招牌,孔明为之取了一个既大气又地气的名字:甄香饭店——孔明一开始打算取名为“鲁县小吃”或“甄好吃”,但想来想去,还是“甄香”最好,通俗易懂。
华夏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便是春节,在此时,春节已经形成雏形。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原先因为各诸侯国各行其是所以混乱不堪的时历节气等都随着大一统国家的确立而像文字、度量、车轨宽度一样得以统一,历经两汉四百年的变动和巩固,一些陈旧的礼仪习俗被淘汰,同时形成了一批新的时令节日并且在稳定的社会中得以稳固下来,春节便是其中之一,只是,此时的春节还不叫春节,叫做“正旦”、“正日”、“三朝”等,从汉武帝时起,春节便被定为农历的每年第一天。
春节的到来让整个鲁国、整个大汉都陷入了欢庆中,只不过,动荡的时局让这种“欢庆”带有一种别样的味道,达官贵人们自然是借机穷奢极欲、酒池肉林,穷人们则是“苦中作乐”,同时祈祷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能变得更好一点——孔明心知肚明,接下来不会更好,只会更坏。
此时的华夏人庆祝春节的方式跟后世的华夏人是大不相同的,最普遍的庆祝活动是举办傩戏,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傩戏,除此之外,民间还会祭门神(门神肯定不是秦叔宝和尉迟恭,而是神荼和郁垒),人们把刻有神荼和郁垒形象的桃木符放置在门上,再悬挂上苇索以供二神抓鬼所用,“桃木克鬼”是此时华夏人的传统和普遍信仰,除此之外,还有放爆竹。
火药在此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此时的“爆竹”肯定不是后世的鞭炮,所谓的“放爆竹”,顾名思义,就是把竹节放在火里烤,让竹节受热膨胀爆裂,从而发出噼啪的清脆响声,可谓名副其实的“爆竹”。
这一年的除夕晚上,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和外面街上举办傩戏的锣鼓喧嚣、鼎沸人声中,孔明特地邀请父亲孔融、母亲陈氏、准岳父甄逸、准岳母张氏在家中齐聚一堂,一是为庆祝新年的到来,二是为展示他的“智慧”,主要是展示给甄逸、张氏看的。孔明自从当了甄家未来的五女婿,一直都在大花特花甄家的钱,还从来没有让甄家因为他而赚到钱,时间长了,难保甄逸和张氏不会在心里犯嘀咕。因此,孔明一来需要借助甄家的钱财资金实现“利滚利”,二来需要安抚甄逸和张氏,稳定甄家的人心,让甄家看到希望,从而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另外,甄逸自从搬到鲁国后,一直受到华佗的悉心医治,其所患的慢性疾病虽然没有被根治,但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调理,身体健康状态起色了很多。
“明儿啊,你这是搞什么呀?”孔融、陈氏、甄逸、张氏谈笑风生着进入正堂,却看见堂中已经摆下四方漆案,但案上只有碗筷,却没有饭菜——此时华夏人吃饭不像后世华夏人那样共聚一桌,而是采用“分食制”,各吃各的,并且用的不是桌,而是案。
孔明微笑着向孔融四人行礼:“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正逢佳节,就由孩儿给你们露一手厨艺吧!孩儿保证让你们在这个除夕晚上吃到前所未有的珍馐美食。”
孔融哈哈一笑:“好,好,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四人陆续就座。
孔明对堂外唤道:“兰儿姐!”
“来啦!”兰儿笑盈盈地端着一个托盘步入堂中,托盘上摆放着四小盘香气诱人的菜肴,给孔融四人一人上了一小盘。
“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岳父大人、岳母大人,请。”孔明风度翩翩地招呼道。
孔融四人一起惊奇地看着眼前的菜肴,纷纷举箸(筷子)夹了一点放入口中品尝。菜入口中后,四人一起连连称赞:“好!好吃!”
甄逸打量着眼前的菜肴,问孔明:“这是用猪肉和白菜做成的吧?但做法似乎与众不同,非烹非煮、非炙非煎,因此,味道也是前所未尝。”
孔明微微一笑:“岳父大人真是一语道破,这道菜是炒出来的,菜名就叫‘猪肉炒白菜’。”他在心里暗暗吐槽,要不是因为现在的食材实在不算丰富,否则,我起码可以做出回锅肉来。
“炒?”孔融四人一起吃惊不已,“这是何种厨艺做法?”
孔明拿过一个东西:“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岳父大人、岳母大人,你们看,这是何物?”
孔融端详一下,说道:“明儿,这不是你让工匠给军士打造的铁盔么?”
孔明笑道:“这东西跟铁盔很像,但不是铁盔,而是铁锅。孩儿也是意外地发现,铁盔还能做菜,并且在做法上可以推陈出新、独树一帜,于是,孩儿吩咐工匠以铁盔图案为基准,打造得扁平一点,便成了铁锅,用于炒菜,至于炒出的菜肴味道……你们刚才不是尝到了吗?”铁锅是在宋朝时才被发明出来的,另外,铁锅分为生铁锅、熟铁锅,生铁锅是把熔化的铁水用模型浇铸出来的,熟铁锅是用铁皮进行锻压或手工捶打而成,孔明手里的铁锅属于熟铁锅。孔明“发明”铁锅是因为他早就受够了没有炒菜吃的日子,并且铁锅的技术含量不大,只要指导铁匠按照设计图纸手工打造即可。
甄逸赞叹道:“明儿,真想不到,你在厨艺这方面竟有如此造诣,了不起啊!”
孔明微笑道:“岳父大人,您还是等等再夸我吧,区区一个铁锅、一道炒菜,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兰儿姐,继续上菜!”他对兰儿吩咐道。
“好咧!”兰儿立刻快速地奔向厨房。
一道又一道让孔融、陈氏、甄逸、张氏闻所未闻和见所未见的新式菜肴被不断地端上来:
馒头、包子、花卷——这本是诸葛亮在南征时发明的,如今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
油条、麻花、春卷——此时还没有,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
饺子、馄饨——此时还没有,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其实,饺子正是张机发明的,至于馄饨,跟饺子是“换汤不换药”的关系,两者十分相似,但又有着不同,饺子既可以煮,也可以蒸,并且饺子皮厚,是月牙形的,馄饨只能煮,并且馄饨皮薄,裹上馅就可以,形状随意,无需做成饺子的那种月牙形;
汤圆、元宵——此时还没有,被孔明提前“发明”出来了,这两者十分相似,区别在于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面包——这东西此时已经存在,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埃及人发明出来的,孔明只不过将其照搬到华夏来,不算孔明的“发明”,只能算是“引进”;
寿司——这东西虽然在后世是日本的招牌食物,但却起源于华夏,孔明索性顺便将其“认祖归宗”;
方便面——这东西的技术含量也不大,在面粉中加入鸡蛋,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放入水中煮熟,然后立刻放入油中烹炸并且晾干,如此就成功了,十分便于长期保存,想食用时,只要将其放在沸水里泡软就行了,至于佐料,稍微配以一点精盐、一点干肉、一点干菜即可;……
在这半年内,孔明除了窝在家里,就只去四个地方:军营、鲁山兵工厂、鲁公堂、厨房,他整天在厨房里“捣鼓东西”便是为了“发明”这些在此时还不存在的食物。孔明早就发现,此时虽然已有麦子并且是此时华夏人的主食,但是,此时华夏人食用麦子的方式却十分单调,要么做成口味不佳的麦饭,要么做成烧饼(烧饼是在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华夏的),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众所周知,麦子可以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出花样百出的面食,因此,孔明从麦子下手,发挥他的“智慧”,源源不断地“发明”出了众多的面食。另外,跟麦子相比,大米的做法十分有限,除了煮饭、熬粥、做成寿司和烧麦(烧麦其实属于面食包子的一种),也没什么发挥空间了。
看着眼前这些琳琅满目、新颖无比的食物,孔融、陈氏、甄逸、张氏无不深感惊奇万分,他们既大快朵颐、大饱口福,也被孔明的“智慧”给深深地惊叹到了,不仅如此,孔明最后还给他们奉上了“压轴之物”。
“好酒!”孔融呷了一口孔明端上来的酒,立刻赞不绝口,“此酒真是淳厚非常!好酒啊!”区区一口下去,他的整张脸都红了,深感酣畅淋漓、陶醉不已。
陈氏、甄逸、张氏没有喝酒,陈氏和张氏是女子,甄逸需要静养身体,不能喝酒。孔融怡然长叹一声,他惊喜无比地看向孔明:“明儿,此酒为何如此淳厚?你是如何酿造出来的?”
孔明笑道:“就是普通的酒,但我进行了蒸馏。”
“蒸馏?什么是蒸馏?”孔融、陈氏、甄逸、张氏都再度惊奇不已。
“我摸索出的一个可以让酒更加精纯的办法。”孔明说道,他确实捣鼓出了原始的酒精蒸馏术和酒精蒸馏器——在后世只要上过初中化学课,就会知道蒸馏原理,只不过此时没有玻璃器皿,用陶瓷代替即可。有了蒸馏术和蒸馏器,就有了度数更高、纯度更精的蒸馏酒了,一来可以抢占市场,畅销卖钱,二来可以用于医疗消毒和杀菌。孔融之所以喝下一口就面红耳赤,因为他以前跟这个时代的人一样,喝的都是低度的黄酒,此时喝的是近乎白酒的烧酒。
“明儿真乃天人也!”孔融长长地感慨道。
陈氏、甄逸、张氏的面前没有酒,但有汤,三人抿了一口汤后齐齐又一次惊奇不已:“此汤真是鲜美可口呀!明儿,这汤是怎么做出来的?”
孔明笑道:“没什么,我派人在海边找到一种海草,经过熬煮后制成一种料,加入汤菜,便可增加其鲜美味道。”他说的是海带,海带含有谷氨酸,而谷氨酸钠正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岳父大人!”孔明开始转入正题,他看向甄逸,“太史公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您看,我搞出了这么多新颖的美食,如果只是自家享用,未免不够大气,应该惠及大众,让天下人都能尝到这些美食,我想,可否以甄家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饭店专门售卖这些美食?顺便售卖铁锅和烧酒?”
甄逸本来就是商人,自然一点就通,他立刻意识到孔明的这些“发明”和这个提议具有多大的意义和多大的利润,顿时,他眼前一亮、满脸红光:“好!好!明儿,你所言甚是啊……”他心头激动不已,已经在盘算着能赚多少钱了。
孔明微微一笑:“岳父大人,我另外发明了一样用于算账的东西,有了此物,算账将会变得方便无比,熟练掌握此物用法后更是可以做到算无遗策。”
“哦?是何物啊?”甄逸、孔融、张氏、陈氏一起激动期待无比,他们快被孔明的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发明”搞得脑子转不过弯了。
孔明不慌不忙地取出了他“发明”的算盘(珠算盘)。实际上,算盘早就被发明出来了,但只是“算筹”,孔明搞出来的是珠算盘,就是普遍意义上的算盘。
“此物名曰‘算盘’,如何用其运算数字呢?岳父大人,我给您演示一遍……”孔明开始十指如飞地拨弄算盘,同时嘴里念着口诀,“加减乘除都可以,先算加法,加法是‘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甄逸犹如看神物般看着孔明手里的算盘,两眼熠熠发光,等孔明演示完毕后,他长长地叹息一声:“此物真是神乎其神、精妙绝伦啊!明儿,我甄家能有你这个女婿,可真是祖上积德呀……”他毫不怀疑把甄家全部押在孔明身上是绝对正确的决定,也是甄家有史以来做的最大的、注定收获无穷的一笔买卖。
钱这个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的,虽然孔明打算用香烟、瓷器、纸张赚大钱,但为了锦上添花,他在闲暇之余捣鼓出了这些新式食物以及铁锅、烧酒、算盘,作为“先发点小财”的渠道。过了这个春节后,甄家立即按照孔明的“指导”,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饭店,顷刻间,甄家连锁饭店风靡全华夏,顺带出售铁锅、烧酒、算盘,更是赚得盆翻钵满。孔明没跟甄逸商谈利润分成,他是甄家认定了的“未来的五女婿”,甄家的钱就是他的钱,没必要分清楚。
至于甄家连锁饭店的招牌,孔明为之取了一个既大气又地气的名字:甄香饭店——孔明一开始打算取名为“鲁县小吃”或“甄好吃”,但想来想去,还是“甄香”最好,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