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由外界如何风吹草动, 郑婉始终不动如山,她不和贤妃争权, 但也没有以贤妃马首是瞻的意思, 既不拒绝后宫里其他妃嫔的逢迎讨好,却也不会任人吹嘘几句就飘飘然的去出风头,作些什么出格的蠢事。
  总之, 她自觉分寸把握的很好。
  宫里她的位份最高, 却依旧保持和贤妃淑妃以及德妃同样的姿态,毕竟, 若是非要争个高低, 她们其实都是同一位份的呢。
  如今贤妃代管宫务, 就连德妃也把持着一部分, 郑婉却是个彻彻底底的闲人, 她在宫务上不花费一分心思, 当然,这后宫诸人也没人敢小看她分毫。
  毕竟皇上也说了,她有帮助贤妃协理六宫之权, 只不过, 她压根不伸手就是了, 但如果真的有人敢来挑战她的权威, 郑婉向来也不是吃素的。
  如今后宫诸人也不用去谁的宫里请安了, 大家各自安好倒也舒适。郑婉和德妃还是走的近一些的, 似乎无关派别, 但也不单单那么纯粹就是了。
  庄王如今住在宫外,有自己的王府,朝堂上的事情虽有分忧, 但都不是重任, 皇上无意倚重庄王的意思任谁都能看的出来,但庄王毕竟是正儿八经的皇子王爷,身份放在那也是无人可以小觑的,宫里德妃之所以还把持着一部分宫务的原因大概也是为了庄王夫妻罢了,她的儿子可以不被重用,但不可以被轻视。
  四妃里说起来,如今倒是淑妃这个最年轻的看着最没有存在感些,皇上最宠的不是她,宫务她也是完全不沾边的,就连子嗣,她的儿子都是最小的那一个,如今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的。
  新的一年很快到了,今年因为有皇后的丧事在前,这个新年的喜庆氛围相对也就萧索了一些,不同与往年的张灯结彩,沸沸扬扬,今年稍显平淡了些。
  就连好些京城中的官宦人家,也都小心翼翼的低调了起来,生怕若是哪里做的招人眼了再被谁告上一状什么的,到时候万一惹了皇上不满可就不好了。
  遥想去年盛大的年节,当时还有很多附属小国前来朝贺,当时七皇子还出了把小小的风头,不过一年时间,庄王大婚,皇后从怀孕再到逝去……世事变幻,郑婉看着自己出落的越发聪明伶俐的两个孩子,只觉得欣慰。
  昌盛二十一年的新年整体上显得毫无乐趣可言,但对郑婉来说,却也是最舒服的一个新年,除了年节当天的宴席,其他时间她都能安安静静的待在自己的锦华宫里,不用迎来送往,也不用操心诸事杂物,宫门一关,也不需要去谁的宫里拜访,同样谢绝了别人的打扰,这样安静的新年简直不要太舒服。
  过了一个新年,仿佛诸事都翻了篇一样,一晃之间,皇后逝世之事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多的时间了,昌盛二十一年的4月份,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朝堂上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紧急的大事,以致于朝臣们的心思再一次聚集在了立太子一事上。
  最先上书立太子的是一位颇有分量的老臣子,和皇家也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不过倒是和如今的诸位皇子都非亲非故的,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个人倾向,整体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忠君爱国的纯臣的淳淳责任之心,无可指诋的那种。
  昌盛帝已经在位20多年了,按照历来的皇帝在位年限来说,昌盛帝确实早就已经到了确立太子的时候,尤其是之前出现昌盛帝不小心砸伤了腿的这场意外,虽然当时昌盛帝人没受多大的伤,但毕竟是意外,若是当时的意外是场大意外,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大昌承平日久,最近的几代帝王传承上都没出现过什么太大的争位风波,朝臣们都希望昌盛帝早日安排确立太子人选,无可厚非。
  其实自从皇后逝世,后宫有子妃嫔身后的各个世家早已不免暗潮涌动了,毕竟皇后一去,皇子无嫡,庄王这个长子又是眼见着不会登上大位的,似乎每个皇子都还有很大的机会。
  其实就连庄王身后,也未尝没有支持者,尽管皇上表现出一副不予庄王大任的样子,可庄王确确实实占了个长子之位,哪怕德妃和庄王本人都表现出一副自避锋芒的样子,其实背地里依旧有不少自认眼光不凡想跟着押宝的人。
  亦或是沾亲带故很是希望庄王上位的人。
  郑婉伴君日久,心里对昌盛帝的身体健康状况自认还是有数的,昌盛帝如今依旧年富力强,朝政内外处理的还是井井有条的,不得不说,昌盛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盛世好皇帝,而且昌盛帝虽然在位多年,但如今头脑依旧还保持的很是清楚,积威甚重之外并不自满狂妄。
  很多中老年帝王身上常有的一些坏毛病昌盛帝如今倒还没有什么显露的迹象,那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嚣张跋扈昌盛帝的身上完全没有,就连他的仁爱之心也依旧犹如当初,其实这些也是郑婉如今越来越欣赏昌盛帝的地方。
  当然,人的年纪大了,脾气总是会变的越发古怪自私一些,近些年来很多不大不小的事情上昌盛帝更加的随心所欲了,但这些在郑婉眼里尚且都算可爱的地方,别的妃嫔如何郑婉是不知道的,但至少就她自己而言,和昌盛帝相处的年头越多,她自觉两人的感情是越发深厚的,她在昌盛帝面前变现出的任性和小脾气是越来越随意的,关于这些,昌盛帝都是年纪越大反而包容的越多的。
  至少如今在看昌盛帝,郑婉已经很少有什么敬畏和惧怕的情绪了,日渐相处的岁月里,那些经意不经意所展露出来的,如今在她面前的昌盛帝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有血有肉有喜怒有烦恼的普通中年男人罢了。
  比如如今这个时候,郑婉心里很清楚,昌盛帝其实对自己的身体和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同时对自己的几个儿子也都是不满意的,他的心中根本不想这么早的确立太子。
  同样,昌盛帝也为这事忧虑着,也不确定自己到底对不对,关于太子,他自己可能也是思绪纷乱的,没有数的。
  事实上,昌盛帝的心思确如郑婉猜的那样八九不离十,昌盛帝自觉年富力强,儿子们又都资质平平,太子这事,他的心里也是没什么计划的。
  其实他的本心里,最喜欢的儿子就是郑婉所出的小七了,资质才干都有,就连那孩子的性子都是昌盛帝打心眼里喜欢的,不过如今小七还小,昌盛帝也不是看不到朝中官员的那些暗潮涌动,他总觉得若是如今就把哪个皇子立为太子的话,长远来说并非一件明智之事。
  也是因此,昌盛帝最后还是对此事没有表态,且作风强硬的压下去了好多喊着立太子的声音。
  眼见着昌盛帝如此态度,那些叫嚣着的官员们却也不好继续坚持发声。
  昌盛帝也并非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昌盛帝表示诸位皇子尚且年幼,还需观察两年,如果众卿家看好了哪个皇子,觉得哪位皇子是可塑之才,当得起大昌的太子,一两年之后,直接举荐就好。
  这样明明白白的把话说了出来,相当于公然给大家各自站队的机会,一时之间,倒是把诸位大臣都唬住了,反而不敢随意的发声了,毕竟,谁知道皇上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要知道这从龙之功,自古以来就是最不好得的,当着如今昌盛帝这个皇上的面前,就明晃晃的站队下一任帝王,这里面的收益和风险那都是相当大的。
  何况昌盛帝已经摆明了不想马上确立太子的明确态度,诸位大臣们也都看的很明白,一时之间,倒也都消停了下来,只有少数几个无欲则刚自认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民的臣子还坚持自己让皇上尽早确立太子的念头。
  不过这少数的几人显然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立太子一事就这样的再一次被搁置了下来,但这次不同以往,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其实动静都闹得挺大的,而且皇上明确表示诸位皇子资质不显,过两年在看的意思更是被传的人尽皆知。
  对于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毕竟,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确切的说来都已经年岁不小了,尤其是三皇子,如今已经是15岁的少年了,抛开成亲出府封王的庄王不谈,三皇子这么大的年纪,皇上却说诸位皇子资质不显,这话是不能细琢磨的。
  若是细细思量那就是再说三皇子资质平平了……
  可分明在立太子一事之前,皇上还曾亲口夸过三皇子诸多优点的。
  此时回头在看,难免让人心底唏嘘,尤其是已经长大成人的三皇子如今早已不复当初的单纯稚嫩,或许因着生母并非养母的原因,三皇子心底本就有着些许自卑敏感,如今在想父皇往常夸自己的那些什么刻苦勤勉,举止有度之类的话。
  不免暗自失落,父皇夸他似乎从未夸过他聪慧机敏有灵气之类的……而偏偏这些词语在其他的弟弟们身上却是时有出现的……
  只要一想到这些,三皇子的心里滋味莫名,另有几分抑郁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