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少帅
  但唐朝改成一个混成军就是一个战术单位,从过去起码一万六到两万人,降到现在几千人就可以独挡一面承担作战任务了。
  这种战术思维,其实跟二战后老美的已经很像了,老美也是在团以上,就开始多兵种合成,搞混成旅混成师,步车炮混成。
  大唐的这种思想很先进,也充分说明唐军实力很强,否则没这个底气几千人就可成军独挡一面。
  吕宋成为了朝廷的海外都督府,可拥兵马,秦琅现在是设军镇,以防御使统领,以封臣骑士的家兵为主。
  “我们出兵五千,按中军例,战兵两千八,其中骑兵一千,重步兵一千,轻步兵八百。另外工兵、砲兵以及辎重兵一千二,再加上水兵、船员一千,共计五千。”
  这样组成一支部队不称军而称旅,下辖骑兵营、水兵营和步兵营、辅兵营等,按四队二百人一团,骑兵一营辖五个团,步兵则分为轻步两营,重步兵五团,轻步兵四团。
  工兵、砲兵、辎重兵各两团。
  水兵这边,以秦俊的太平号战列舰、武安号护卫舰为主力,另外讲武堂的石龙号护卫舰,以及旧金山号驱逐舰也加入此次战斗序列,还将调来数艘运输舰和若干快艇等。
  “我们这次不仅仅是绕到敌后小打小闹,我们不仅得绕后攻击,还得在那里建立起我们的据点,要修建起一座要塞,以长期据守。”
  秦俊问,“可讲武堂才一千学兵?”
  “召骑士们前来作战!”
  讲武堂在吕宋属于一个军事单位,级别还挺高。秦琅把吕宋划分成若干个军镇,相当于是大军区,下面有军分区。
  讲武堂就相当于是一个大军区,石龙岛和周边地区,军事都归其统领。
  秦琅是兼任石龙岛的校长的,目前日常事务是由总教头秦存恩负责,他不仅负责岛上讲武堂的教学情况,也因此兼任石龙镇的防御副使。
  在石龙镇这个军区内的军事力量,受封骑士以及点选的武士,包括乡勇民兵,都在其统辖之内的。
  他可以根据秦琅的命令,下发征召命令。
  按战事规模需要,要求军镇内有服兵役义务的采邑骑士、武士、民兵等要求出动一定兵员。
  “我们这次一千学兵全拉出去,另外还差四千人,除去大郎你带来的两条船上的士兵和水手,剩下的三千多人,我们会优先征召骑士。”
  一级的骑士,也就是羽骑尉,要出一个骑兵,两个有甲步兵。大概的出兵比例就是按其田产,五百亩出一个骑兵两个步兵,按这样的比例征召。
  骑士们有服兵役的义务,而且有规定的数量,比如一个最低的羽骑尉,最高要出一个骑兵四个有甲步兵,甚至需要的时候,还得出若干民夫青壮。
  当然,秦琅也规定,这种兵役虽是义务免费的,但一年最高不超过三个月九十天,如果超过需要补偿,可减免税赋。而且尽量避免在农忙的时候征召出兵。
  存恩派出骑科的学兵出去送信传令的时候,让他们告诉军镇内的骑士们,“备好军械、干粮,限五日内到达石龙岛集结,谁若误期,军法处置。若是甲械不齐,兵员不足,都要处罚的。”
  “再告诉他们,这次出兵不会亏本的,咱们到了目的地,攻占的巴朗盖村寨、大家屋社,人口财货牲畜等所有战利品,到时三分之一上缴第下,三分之一留军镇,三分之一拿出来大家分赏。”
  “破一个村子,就能掳得上百口人,拉到旧金山港,转手就能卖三五千贯钱,这么好的机会,可是难得。”
  秦存恩的学生骑兵四出,前往通知军镇下每一个骑士们。
  等待骑士集结的时间里,岛上也开始加紧把军用物资装船,船队汇集港口,将大量的军械、粮草等装上船。
  限期五天,但在第三天日落前,征召的骑士们已经都带着手下到了。
  本来只征召三千多人,结果却比征召的来的多,足来了近五千人。
  许多骑士接到征召令后,都多带了兵来。
  有最低级羽骑尉,本只需要自己来再带两个有甲步兵就好了,结果他们好些人都带了不止两个,甚至有些羽骑尉直接来了好几个骑兵。
  存恩见此场面,倒也没拒绝。
  他没再直接按中军两千八战兵编,而是改成左右两虞侯军,每军两千八百人,其中战兵各一千九,战队七十六队,各三十八队。
  每军骑兵十队五百人,编为重骑兵一团四队二百,轻骑兵二团六队三百。
  重步兵跳荡团两团,各二百人,为第一线列突击重步兵。
  重步兵奇兵团两团,各二百人,为第二线列预备队重步兵。
  轻步兵弩兵团两团,各一百五十人,为前锋多用途步兵。
  轻步兵弓箭兵两团,各一百五十人,为前置轻步兵。
  另辅兵中有工兵一团二百,砲兵一团二百,辎重兵两团四百。
  两军总共五千六,战兵三千八,再配上船舰水师人员,最后超过了六千。
  秦存恩最后不得不留下了部份人,只带了六千六百人从石龙岛龙口港出发。
  这支军团,由秦俊出任行军总管。
  存恩任行军长史兼左虞侯总管,存贤任行军司马兼右虞侯总管,虽然秦俊婉拒数次,觉得自己不适合担任总管,但存恩却认为秦俊为秦琅长子,本身也是世封武安刺史,又有郡公爵位在身,既然他参与这次行动,就应当由他来当总管。
  当然,实际军事行动指挥上,可由存恩两人负责协助。
  说白也只是虚名挂帅。
  最后秦俊勉强同意挂这个帅,各团、队的校尉、队头之职,则由那些有军事经验的骑士或是讲武堂里的教官们担任。
  这支军队的装备都很不错。
  骑士们身上不仅有棉甲在身,还大多有铁索子甲,他们带来的扈从骑兵一般也都有棉甲,步兵也都配有棉甲或皮甲。
  武器方面,重步兵有长矛两杆,弓一把,箭三十支,弦两条,外加横刀一把,盾牌一面。
  轻步兵则除了自己的弓或弩外,还要配备长枪一支、横刀一把,还有盾牌一面。
  骑兵们也都有长矛、角弓以及鞭锏、盾牌等。
  装备这块,都完全不输于府兵,这些装备中,棉甲和锁甲都是秦家在林邑的武器厂制造,之前都主要是供给林邑女王的禁卫军以及秦家的海外佣兵的。
  在林邑打造武器,有女王的关系,没有限制,让秦家这些年培养了不少工匠工人,储备了不错的技术,其产能也不错。
  吕宋设立都督府后,没了限制,秦琅立马从林邑那边开始迁移部份工人到吕宋建厂。
  加上吕宋成立都督府后秦琅第一时间向朝廷申请采购武器装备,基本上还是不错的。
  装备都是秦家这里统一自己打造,或从朝廷那边采购地过来,然后再售卖给封地骑士们。
  装备价格还是比较贵重的,但相比于此时欧洲罗马波斯法兰克等国的军械制造水平的成本来说,还是便宜太多。
  在此时欧洲,一件链甲衫最起码价值六头大公牛,一套全身装备,至少得十二头牛的价格。
  当地一头大公牛价格约是一匹战马的一半。
  而大唐一匹战马的价格大约在二十贯左右,这是大唐贞观以来强盛的结果,本身就拥有了大量的产马地和优良牧场,并与周边不少产马的部落关系良马,通过茶马丝马等贸易,源源不断的获得价格便宜的好马。
  太仆寺去年的报告中就奏称,贞观十六年国家牧场里战马存栏百万匹,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反正历朝以来未有过的盛事。
  有句话叫做战马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大。
  在隋末战乱之时,一匹好的战马甚至能卖到八十贯到一百贯,而如今战马只要二十贯,可知道这个巨大变化。
  若按一套战士装备六匹战马来算,现在要一百二十贯钱,对于一位骑士来说,这个价格不算贵,哪怕骑士的装备翻一倍,也还负担的起,再加上几位披甲士兵,按一骑四步披甲算,约七百多贯钱。
  仅这五人的装备钱,确实就能值一座庄园的价格了。
  好在大唐这边,马只要二十贯,装备还更便宜,横刀一把甚至都只要几百钱,长矛、弓箭这些也不算贵。
  实际上,骑士们从秦琅这里购买铠甲装备,秦琅还给补贴,补贴后一套骑士的棉铁甲是五十贯钱,马甲一套四十贯钱,战马一匹二十贯,刀枪等一套装备十贯钱。
  一位重步兵的铠甲三十八贯钱,加上装备也不到五十贯,一个轻步兵的铁甲是三十五贯钱。
  强大的军工产业,造就了如今大唐军械精良且充足,生产成本很低。
  秦家的棉甲号称铁布衣,两片棉片包一层铁片,外面缝两层布,再用铜钉连接或用牛皮札紧,做好后如同一件衣服一样,直接穿上身,而不是一件件的零碎部件穿戴复杂麻烦。
  这种铁布衣不仅穿脱方便,而且更轻薄,本身也确实节省了很多铁料、牛皮等材料,再一个比传统铁甲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