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妙计
一个人如果没有在朝堂上沉浮三十年以上,是很难一眼就看出官场的各种小动作的。
李龟年这辈子还没上过朝,能够根据一些凤毛麟角的东西,有所推测,已经算是不错了。
裴伷先在今天在长辈分最高的,但也不能总是由他一个人和李龟年说话,于是,他也不多绕了,开口道,“你要记住,进入了官场后,保持你现在这种分析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姚相提的建议很简单,加大与吐蕃的互市规模,给予他们一些粮食采购方面的补助,由姚异亲自出去临洮与吐蕃人谈判,尽量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化解双方矛盾,至少,保证在朝廷平灭康愿子之前,吐蕃不对大唐用兵。”
“加大互市规模?”李龟年愣了一下之后,很快就想通了,又开口道,“姚相果然是真国士也,此计甚妙。”
听到‘此计甚妙’四个字,裴伷先转头与坐在他旁边一席的裴敦复相视一笑,指着李龟年道,“你且说说,此计妙在何处?”
李龟年刚才不过是根据后世的一些习惯,电光火石的想了一下,现在被细问,他理了理思维之后开口道,“孙婿虽然才刚刚出仕半月不到,但对我大唐的国情,还是有些了解的,保守估计,我大唐现在也有田四五千万倾,即便是耕一半,休一半,每年产出的粮食,也足够我大唐所有百姓吃两年的。”
李龟年说的倾,是后世的公顷,折合后世的田亩面积,大约是十五亩,在这个时代,则是有十七八亩,全国在册耕地算一下,大概六亿多亩,即便全部都算成了需要耕一年休一年的中下田,每年也有三亿多亩田地可实现收入,其中九成以上种的是粮食,将大多数地区每年两季折合成年产量算,每亩产出大约三石多一点,那么,一年也就是八九亿石左右的粮食。
以目前全国七千万左右人口算,平均每人每年可食用的粮食,在十二三石左右的样子。
当然,由于把所有田地都当中下田的产出算,这个平均可食用粮食,只会多,不会少。
因为,除了上田是年年都种,且年产量较大之外,还有好几百万羁縻州,和少数民族部落人口,是靠放牧,渔猎过日子的。
而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年是吃不到十几石粮食的,那可是一千五百斤以上,平均到每人每天得有四斤米以上,能煮十几斤饭出来,即便是减半,大多数人也吃不了。
而这些粮食,可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老百姓手中,它是集中在官仓,或者各地的大户手上,连续好几年的风调雨顺,让他们手上囤积的粮食,达到了一个很恐怖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长安的粮食价格低到了斗米十五钱的地步,地方上,更是斗米十钱。
要知道,贞观朝之所以有这么低的粮价,那是因为当时全国的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户,一千多万人而已。
当然,即便是现在的这个粮价,也是因为朝廷怕谷贱伤农,故意建官仓收储,给抬起来的,不然,还能往下跌一两倍。
所以,现在每一个大户,都需要向外出售粮食,姚异能帮他们把粮食高价的卖给吐蕃人,全国的大户,都会承他的情,这样,能够大大的缓解大唐内部产能过剩的情况。
“所以呢?”裴敦复追问道。
他现在还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升任刑部尚书,在户部做着侍郎,所以,比较关心钱粮方面的事情。
李龟年答道,“所以他将西北各州县的长官弄下来,是要推自己的人上去,架设一个源源不断的向吐蕃输出粮食的渠道。
毕竟,粮食虽然价格低,但它是战略物资,大量向吐蕃人出售粮食,很可能壮大他们的族群,使得他们的战争能力提升,让我大唐今后在武力上,更加奈何他们不得。
所以,陛下只会因为想要拖延时间先解决康愿子,而暂时性向吐蕃出售一阵子的粮食,而不会长久的向吐蕃出售粮食。
姚异,则是想今后继续向吐蕃走私粮食,获得巨利,同时,获得天下所有士族地主的支持,让陛下奈何他不得。”
他这番话,说的裴伷先等人是连连点头,很是满意,待得他说完,又开口道,“那你刚才是站在姚异的角度,说这个计划‘妙’?”
李龟年摇了摇头道,“孙婿的意思是说,朝廷用扩大互市化解战争的手段非常妙,您先想想,吐蕃人有什么东西可以跟我们交换粮食?
无非是牛羊而已。
牛羊种群壮大,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数量提升,可是他们拿来给我们换粮食,却会一下子分很多到我们手中来。
而且,咱们的粮食储备量极大,按照市价,只需要百分之一,都能将吐蕃的牛羊全部换回来,完全可以不计较数量的跟他们换,等到了一年半载之后,当他们没有了牛羊跟我们换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解决掉了康愿子。
而没有了牛羊的他们,就没法从我们手上得到粮食,到时候,他们连原本用来维持生计的牛羊都没有,就全部变成了饿兵,必定会从高原上下来开战,而且,不耐久战。
届时我大唐只需要提前调集军队,做好防备,稍微抵御一下,让他们抢不到粮食,很快就会溃败,被我们俘虏。
等下一次他们的人口,牛羊族群壮大起来的时候,就不知道是几十年后了。”
在没有什么科技手段帮助克服高原反应之前,大唐根本无法有效的控制吐蕃,不然,以太宗李世民之能,又怎么会选择和亲来解决问题。
所以,想要重创他们,只能让他们下来打,并且不能给他们留退路。
用粮食做诱饵,大量换取他们手中的牛羊马匹,即解决了大唐内部的产能过剩,又能将吐蕃人引进死胡同。
毕竟,粮食是个消耗品,很快就会吃完,除非吐蕃人能在粮食吃完之前,解决自身产能的问题,否则,他们有家都不能回,因为回去会饿死。
裴伷先道,“陛下才登基九年时间,吐蕃就有七次发兵寇边的行动,想来他心中早就与之一战的想法,而选择同意姚异的建议,可能就是因为想到了你刚才说的这一点。
所以啊!你爹是被姚异利用了,一旦他在西北各州县布置了自己的人,那么,他就能交好吐蕃和我大唐内部那些家中有余粮的地主大户们。为自己留一条退路的同时,再给自己加一道护身符。”
李龟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但却是不知道自己猜的有些偏了。
姚异的整个计划,都是安禄山出的主意,这条线路架设起来,可不是对吐蕃人输出粮食,也不仅仅是让他从吐蕃走私的食盐进来,而是要对他准备在草原上建立的武装势力,输出所有他需要的东西。
李龟年这辈子还没上过朝,能够根据一些凤毛麟角的东西,有所推测,已经算是不错了。
裴伷先在今天在长辈分最高的,但也不能总是由他一个人和李龟年说话,于是,他也不多绕了,开口道,“你要记住,进入了官场后,保持你现在这种分析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姚相提的建议很简单,加大与吐蕃的互市规模,给予他们一些粮食采购方面的补助,由姚异亲自出去临洮与吐蕃人谈判,尽量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化解双方矛盾,至少,保证在朝廷平灭康愿子之前,吐蕃不对大唐用兵。”
“加大互市规模?”李龟年愣了一下之后,很快就想通了,又开口道,“姚相果然是真国士也,此计甚妙。”
听到‘此计甚妙’四个字,裴伷先转头与坐在他旁边一席的裴敦复相视一笑,指着李龟年道,“你且说说,此计妙在何处?”
李龟年刚才不过是根据后世的一些习惯,电光火石的想了一下,现在被细问,他理了理思维之后开口道,“孙婿虽然才刚刚出仕半月不到,但对我大唐的国情,还是有些了解的,保守估计,我大唐现在也有田四五千万倾,即便是耕一半,休一半,每年产出的粮食,也足够我大唐所有百姓吃两年的。”
李龟年说的倾,是后世的公顷,折合后世的田亩面积,大约是十五亩,在这个时代,则是有十七八亩,全国在册耕地算一下,大概六亿多亩,即便全部都算成了需要耕一年休一年的中下田,每年也有三亿多亩田地可实现收入,其中九成以上种的是粮食,将大多数地区每年两季折合成年产量算,每亩产出大约三石多一点,那么,一年也就是八九亿石左右的粮食。
以目前全国七千万左右人口算,平均每人每年可食用的粮食,在十二三石左右的样子。
当然,由于把所有田地都当中下田的产出算,这个平均可食用粮食,只会多,不会少。
因为,除了上田是年年都种,且年产量较大之外,还有好几百万羁縻州,和少数民族部落人口,是靠放牧,渔猎过日子的。
而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年是吃不到十几石粮食的,那可是一千五百斤以上,平均到每人每天得有四斤米以上,能煮十几斤饭出来,即便是减半,大多数人也吃不了。
而这些粮食,可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老百姓手中,它是集中在官仓,或者各地的大户手上,连续好几年的风调雨顺,让他们手上囤积的粮食,达到了一个很恐怖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长安的粮食价格低到了斗米十五钱的地步,地方上,更是斗米十钱。
要知道,贞观朝之所以有这么低的粮价,那是因为当时全国的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户,一千多万人而已。
当然,即便是现在的这个粮价,也是因为朝廷怕谷贱伤农,故意建官仓收储,给抬起来的,不然,还能往下跌一两倍。
所以,现在每一个大户,都需要向外出售粮食,姚异能帮他们把粮食高价的卖给吐蕃人,全国的大户,都会承他的情,这样,能够大大的缓解大唐内部产能过剩的情况。
“所以呢?”裴敦复追问道。
他现在还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升任刑部尚书,在户部做着侍郎,所以,比较关心钱粮方面的事情。
李龟年答道,“所以他将西北各州县的长官弄下来,是要推自己的人上去,架设一个源源不断的向吐蕃输出粮食的渠道。
毕竟,粮食虽然价格低,但它是战略物资,大量向吐蕃人出售粮食,很可能壮大他们的族群,使得他们的战争能力提升,让我大唐今后在武力上,更加奈何他们不得。
所以,陛下只会因为想要拖延时间先解决康愿子,而暂时性向吐蕃出售一阵子的粮食,而不会长久的向吐蕃出售粮食。
姚异,则是想今后继续向吐蕃走私粮食,获得巨利,同时,获得天下所有士族地主的支持,让陛下奈何他不得。”
他这番话,说的裴伷先等人是连连点头,很是满意,待得他说完,又开口道,“那你刚才是站在姚异的角度,说这个计划‘妙’?”
李龟年摇了摇头道,“孙婿的意思是说,朝廷用扩大互市化解战争的手段非常妙,您先想想,吐蕃人有什么东西可以跟我们交换粮食?
无非是牛羊而已。
牛羊种群壮大,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很难有明显的数量提升,可是他们拿来给我们换粮食,却会一下子分很多到我们手中来。
而且,咱们的粮食储备量极大,按照市价,只需要百分之一,都能将吐蕃的牛羊全部换回来,完全可以不计较数量的跟他们换,等到了一年半载之后,当他们没有了牛羊跟我们换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解决掉了康愿子。
而没有了牛羊的他们,就没法从我们手上得到粮食,到时候,他们连原本用来维持生计的牛羊都没有,就全部变成了饿兵,必定会从高原上下来开战,而且,不耐久战。
届时我大唐只需要提前调集军队,做好防备,稍微抵御一下,让他们抢不到粮食,很快就会溃败,被我们俘虏。
等下一次他们的人口,牛羊族群壮大起来的时候,就不知道是几十年后了。”
在没有什么科技手段帮助克服高原反应之前,大唐根本无法有效的控制吐蕃,不然,以太宗李世民之能,又怎么会选择和亲来解决问题。
所以,想要重创他们,只能让他们下来打,并且不能给他们留退路。
用粮食做诱饵,大量换取他们手中的牛羊马匹,即解决了大唐内部的产能过剩,又能将吐蕃人引进死胡同。
毕竟,粮食是个消耗品,很快就会吃完,除非吐蕃人能在粮食吃完之前,解决自身产能的问题,否则,他们有家都不能回,因为回去会饿死。
裴伷先道,“陛下才登基九年时间,吐蕃就有七次发兵寇边的行动,想来他心中早就与之一战的想法,而选择同意姚异的建议,可能就是因为想到了你刚才说的这一点。
所以啊!你爹是被姚异利用了,一旦他在西北各州县布置了自己的人,那么,他就能交好吐蕃和我大唐内部那些家中有余粮的地主大户们。为自己留一条退路的同时,再给自己加一道护身符。”
李龟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但却是不知道自己猜的有些偏了。
姚异的整个计划,都是安禄山出的主意,这条线路架设起来,可不是对吐蕃人输出粮食,也不仅仅是让他从吐蕃走私的食盐进来,而是要对他准备在草原上建立的武装势力,输出所有他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