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困境(续)
鄱阳,某私第后院,李笠借助各种工具,模拟铜镜制作的流程,向杜氏分析铜镜的制作成本,并介绍自己的改进意见。
关于降低成本的意见。
这是李笠花了数月琢磨出来的成果,为此还做了不少试验。
对此,杜氏不以为然:这制镜的工艺,是她娘家祖传的,而且其他店家也是如此制镜,李笠凭什么说能够降低成本?
“杜东主莫非觉得我在糊弄人?”李笠看出杜氏的心思,杜氏赶紧掩饰:“不,我只是想不明白,自古以来,制镜的工艺就只如此,还能怎么改进?”
“所以说,各家镜店陷入了‘吃不饱,饿不死’的困境。”
李笠说完,继续讲解。
这个时代铜镜的制作,是为范铸法,李笠仔细了解过后,觉得不算复杂。
第一步是制模、制范,先在陶车(转盘)上制作镜体的形状,阴干后在泥质镜体上设计纹饰,加工制作成镜模。
然后在镜模上夯制泥范,泥范分为上下两半,合在一起时,内部空腔就是镜子的形状。
第二步是泥范的焙烧。
泥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阴干,可入窑进行焙烧,经过特定温度及时长的焙烧后,泥范烧结成为陶范,放置在较干燥的地方自然冷却。
待陶范彻底放凉后,就可以合范准备浇铸。
第三步是镜料熔化和浇铸。
把一定比例的铜和锡熔化后,直接浇入陶范之中,一次成型。
第四步是精加工。
陶范冷却后,可取出成型的铜镜,但这只是毛坯,需要磨削及平整镜面,使其具备映照能力。
又要进行纹路的精修,使其变得精致。
其中涉及的成本,一是镜料,镜料以铜为主,但锡的成本占大头,因为锡很贵,比铜贵多了。
二是焙烧泥范、熔化镜料所需的燃料,即木材或木炭;三是制范。
其中,制范的成本最高。
确定铜镜质量好坏的关键是陶范,陶范做得好,浇铸出来的铜镜,其正面平整、背面花纹精美,后续加工方便,成品的卖相才好。
背面无花纹的铜镜称为“素镜”,各地售价大概是一千到两千文之间波动,若有花纹(主要是阳纹),售价至少比同样尺寸的素镜贵数百文。
花纹越复杂,售价就越高,原因就是花纹越复杂,制作铜镜陶范的成本会越高。
而陶范的使用寿命不长,有时浇铸过一两次后就会报废,得重新制作。
只有用料上好的泥范,才能烧出上好的陶范,这样的陶范才能浇铸出没有气泡、纹路细腻的铜镜。
所以,铜镜的制作成本之中,制范的成本占比很大,而且这是工艺特点,根本就无法有效改进。
由此,各地镜店的铜镜,其实成本上没有太大差别,而镜料基本都是铜锡‘合金’,镜面的光亮度也没有明显差别。
加上寻常百姓买不起铜镜,于是销售市场的‘容量’不是很大,以鄱阳城为例,许多镜店都是世代传下来的老店,靠口碑吸引顾客,基本上没有‘新人’进入这个行业。
杜氏经营的镜店,完全是靠杜氏娘家的口碑打开局面,因为杜家几代一直都以制镜闻名。
杜氏制镜,镜料配方的秘密其实不复杂,那就是铜将近七成五、锡二成五,以及铅些许,也就是含锡量为25%的铜锡合金。
铜镜制作要加锡,才能保持研磨、‘开镜’后镜面光亮,这是如今的业内常识,各家的区别,无非是锡的含量有多有少。
李笠这几个月来,仔细比对过其他几家的铜镜,从光亮度来说,没有明显差别,那就意味着,别家镜料的锡比例,其实都差不多。
锡少了,铜镜的光亮度就降低,锡多了,铜镜就变脆。
所以锡的含量大多在二到三成,既能保证镜面光亮能够持久,也能确保铜镜不那么脆,但铜镜依旧容易摔烂。
这是常识,杜氏特地向李笠强调这点。
所以,经过千年的发展,铜镜用料确定为铜和锡,锡的比例,就稳定在二成到三成之间,没有人可以创新。
“锡很贵,比铜贵,我也试过改用其他物料取代锡,譬如用铅,可是做出来的铜镜虽然不容易摔坏,但镜面光亮保持不久,需要经常擦拭,且很麻烦。”
“是么?”李笠拿起一枚铜镜,仔细端详着,“那,杜东主可知道,这是为何?”
杜氏摇摇头:“不知,谁都不知道。”
李笠闻言把手一松,手中铜镜跌落地面,‘啪’的一声,裂成两半,化为破镜。
那年,隋军渡江,攻入陈国国都建康,持续了数百年的南北朝结束,天下,终于统一了。
那天,陈国驸马徐德言砸破一枚铜镜,自己拿一半,娇妻乐昌公主陈氏拿一半,夫妇俩含泪约定,将来如果有缘,便要以破镜为相认的信物。
陈国君臣及宗室、公主们,被隋军带往长安接受处置,按照惯例,亡国公主们是最优质的战利品,分发给功臣。
于是,漂亮的乐昌公主陈氏,成了隋国重臣杨素的宠妾。
虽得新主百般宠爱,但陈氏忘不了徐德言,将那一半残镜交给仆人,让仆人到长安市集售卖。
潦倒的徐德言也在长安,看到了那枚残镜,掏出自己手中另一半残镜,合二为一。
杨素得知此事,便成全了这对苦命的夫妇,让陈氏回到徐德言身边,并赠送钱财,小两口随后返回烟雨江南。
此即为“破镜重圆”的故事。
千年后,有学者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于是拿来自己收藏的古镜,往地上一砸,却砸不烂。
所以,“破镜重圆”故事果然是假的么?
并不是,因为这个学者用来试验的铜镜,为唐以后的铜镜,徐德言夫妇用的铜镜,是唐以前的铜镜。
铜镜有上千年历史,却以唐中晚期为界,有着不同的材质:汉唐铜镜,材质为铜锡合金,唐之后的铜镜,材质为铜铅合金。
铜锡合金所作铜镜,质地坚硬,镜面光亮度可以长期保持,却很脆,容易摔碎,价格贵。
铜铅合金所作铜镜,质地较软,镜面光亮度较难长期保持,却很韧,不容易摔碎,价格相对便宜。
于是,唐中晚期之后,一个广泛存在于各地的职业诞生了:磨镜人。
汉唐铜镜,制作完成后研磨、开光,镜面光亮,可以用很久,当镜面开始变模糊时,只需要拿一个皮子,沾上些许镜药,把镜面轻轻擦拭,就会光亮如新。
这种活做起来很简单,自己就能动手,不需要请人来做,当然,也有部分手艺人走街串户,为人磨镜。
因为日常使用中的各种意外,会让镜面受到物理损伤,譬如出现划痕,就需要用工具磨平镜面,所以这个时代也有磨镜人,却不是普遍存在的职业。
唐之后的铜镜,制作完成后研磨、开光,镜面光亮相对汉唐铜镜无法持久,很容易变模糊,但处理起来很麻烦。
需要专用工具,譬如极其平整的另一个平面来“磨”,小心、仔细地把镜面磨平,然后才能上镜药擦拭,让光亮重回。
这种活需要专业人士来做,所以,才广泛出现了“磨镜人”这个职业。
以唐中晚期为界限,铜镜的状态出现了变化,原因在于镜料材质变化,在于铜锡合金与铜铅合金的不同特性,以及价格。
铜锡所制铜镜贵,铜铅所制铜镜相对便宜,所以自北宋时起,铜镜的普及率增加,磨镜的需求也增加,所以催生了磨镜这个行业。
李笠不是什么制镜专家,这些知识,是后世他听一个收藏古镜的收藏家谈起的,所以记在心中。
但他无法向杜氏讲解,毕竟“破镜重圆”的典故是发生在数十年后,当然,前提是那时还有隋国和陈国。
杜氏看着李笠就这么摔坏一枚铜镜,不吭声,想听听李笠接下来要说什么。
李笠看着这枚破镜,对杜氏说:“镜料及工艺千年不变,业内所有人根本就无法突破技术瓶颈,相互间的竞争,不过是困境中的苦苦挣扎罢了。”
杜氏闻言觉得可笑,她觉得李笠一个门外汉,怎么就大言不惭的嘲笑起制镜这门手艺来。
她问:“既如此,你说怎办?”
“好办,过几日,杜东主的店就能有新品上市了。”李笠胸有成竹的说,“我这几个月没白过,已经制作了许多铜镜,好与不好,销量说话!”
关于降低成本的意见。
这是李笠花了数月琢磨出来的成果,为此还做了不少试验。
对此,杜氏不以为然:这制镜的工艺,是她娘家祖传的,而且其他店家也是如此制镜,李笠凭什么说能够降低成本?
“杜东主莫非觉得我在糊弄人?”李笠看出杜氏的心思,杜氏赶紧掩饰:“不,我只是想不明白,自古以来,制镜的工艺就只如此,还能怎么改进?”
“所以说,各家镜店陷入了‘吃不饱,饿不死’的困境。”
李笠说完,继续讲解。
这个时代铜镜的制作,是为范铸法,李笠仔细了解过后,觉得不算复杂。
第一步是制模、制范,先在陶车(转盘)上制作镜体的形状,阴干后在泥质镜体上设计纹饰,加工制作成镜模。
然后在镜模上夯制泥范,泥范分为上下两半,合在一起时,内部空腔就是镜子的形状。
第二步是泥范的焙烧。
泥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阴干,可入窑进行焙烧,经过特定温度及时长的焙烧后,泥范烧结成为陶范,放置在较干燥的地方自然冷却。
待陶范彻底放凉后,就可以合范准备浇铸。
第三步是镜料熔化和浇铸。
把一定比例的铜和锡熔化后,直接浇入陶范之中,一次成型。
第四步是精加工。
陶范冷却后,可取出成型的铜镜,但这只是毛坯,需要磨削及平整镜面,使其具备映照能力。
又要进行纹路的精修,使其变得精致。
其中涉及的成本,一是镜料,镜料以铜为主,但锡的成本占大头,因为锡很贵,比铜贵多了。
二是焙烧泥范、熔化镜料所需的燃料,即木材或木炭;三是制范。
其中,制范的成本最高。
确定铜镜质量好坏的关键是陶范,陶范做得好,浇铸出来的铜镜,其正面平整、背面花纹精美,后续加工方便,成品的卖相才好。
背面无花纹的铜镜称为“素镜”,各地售价大概是一千到两千文之间波动,若有花纹(主要是阳纹),售价至少比同样尺寸的素镜贵数百文。
花纹越复杂,售价就越高,原因就是花纹越复杂,制作铜镜陶范的成本会越高。
而陶范的使用寿命不长,有时浇铸过一两次后就会报废,得重新制作。
只有用料上好的泥范,才能烧出上好的陶范,这样的陶范才能浇铸出没有气泡、纹路细腻的铜镜。
所以,铜镜的制作成本之中,制范的成本占比很大,而且这是工艺特点,根本就无法有效改进。
由此,各地镜店的铜镜,其实成本上没有太大差别,而镜料基本都是铜锡‘合金’,镜面的光亮度也没有明显差别。
加上寻常百姓买不起铜镜,于是销售市场的‘容量’不是很大,以鄱阳城为例,许多镜店都是世代传下来的老店,靠口碑吸引顾客,基本上没有‘新人’进入这个行业。
杜氏经营的镜店,完全是靠杜氏娘家的口碑打开局面,因为杜家几代一直都以制镜闻名。
杜氏制镜,镜料配方的秘密其实不复杂,那就是铜将近七成五、锡二成五,以及铅些许,也就是含锡量为25%的铜锡合金。
铜镜制作要加锡,才能保持研磨、‘开镜’后镜面光亮,这是如今的业内常识,各家的区别,无非是锡的含量有多有少。
李笠这几个月来,仔细比对过其他几家的铜镜,从光亮度来说,没有明显差别,那就意味着,别家镜料的锡比例,其实都差不多。
锡少了,铜镜的光亮度就降低,锡多了,铜镜就变脆。
所以锡的含量大多在二到三成,既能保证镜面光亮能够持久,也能确保铜镜不那么脆,但铜镜依旧容易摔烂。
这是常识,杜氏特地向李笠强调这点。
所以,经过千年的发展,铜镜用料确定为铜和锡,锡的比例,就稳定在二成到三成之间,没有人可以创新。
“锡很贵,比铜贵,我也试过改用其他物料取代锡,譬如用铅,可是做出来的铜镜虽然不容易摔坏,但镜面光亮保持不久,需要经常擦拭,且很麻烦。”
“是么?”李笠拿起一枚铜镜,仔细端详着,“那,杜东主可知道,这是为何?”
杜氏摇摇头:“不知,谁都不知道。”
李笠闻言把手一松,手中铜镜跌落地面,‘啪’的一声,裂成两半,化为破镜。
那年,隋军渡江,攻入陈国国都建康,持续了数百年的南北朝结束,天下,终于统一了。
那天,陈国驸马徐德言砸破一枚铜镜,自己拿一半,娇妻乐昌公主陈氏拿一半,夫妇俩含泪约定,将来如果有缘,便要以破镜为相认的信物。
陈国君臣及宗室、公主们,被隋军带往长安接受处置,按照惯例,亡国公主们是最优质的战利品,分发给功臣。
于是,漂亮的乐昌公主陈氏,成了隋国重臣杨素的宠妾。
虽得新主百般宠爱,但陈氏忘不了徐德言,将那一半残镜交给仆人,让仆人到长安市集售卖。
潦倒的徐德言也在长安,看到了那枚残镜,掏出自己手中另一半残镜,合二为一。
杨素得知此事,便成全了这对苦命的夫妇,让陈氏回到徐德言身边,并赠送钱财,小两口随后返回烟雨江南。
此即为“破镜重圆”的故事。
千年后,有学者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于是拿来自己收藏的古镜,往地上一砸,却砸不烂。
所以,“破镜重圆”故事果然是假的么?
并不是,因为这个学者用来试验的铜镜,为唐以后的铜镜,徐德言夫妇用的铜镜,是唐以前的铜镜。
铜镜有上千年历史,却以唐中晚期为界,有着不同的材质:汉唐铜镜,材质为铜锡合金,唐之后的铜镜,材质为铜铅合金。
铜锡合金所作铜镜,质地坚硬,镜面光亮度可以长期保持,却很脆,容易摔碎,价格贵。
铜铅合金所作铜镜,质地较软,镜面光亮度较难长期保持,却很韧,不容易摔碎,价格相对便宜。
于是,唐中晚期之后,一个广泛存在于各地的职业诞生了:磨镜人。
汉唐铜镜,制作完成后研磨、开光,镜面光亮,可以用很久,当镜面开始变模糊时,只需要拿一个皮子,沾上些许镜药,把镜面轻轻擦拭,就会光亮如新。
这种活做起来很简单,自己就能动手,不需要请人来做,当然,也有部分手艺人走街串户,为人磨镜。
因为日常使用中的各种意外,会让镜面受到物理损伤,譬如出现划痕,就需要用工具磨平镜面,所以这个时代也有磨镜人,却不是普遍存在的职业。
唐之后的铜镜,制作完成后研磨、开光,镜面光亮相对汉唐铜镜无法持久,很容易变模糊,但处理起来很麻烦。
需要专用工具,譬如极其平整的另一个平面来“磨”,小心、仔细地把镜面磨平,然后才能上镜药擦拭,让光亮重回。
这种活需要专业人士来做,所以,才广泛出现了“磨镜人”这个职业。
以唐中晚期为界限,铜镜的状态出现了变化,原因在于镜料材质变化,在于铜锡合金与铜铅合金的不同特性,以及价格。
铜锡所制铜镜贵,铜铅所制铜镜相对便宜,所以自北宋时起,铜镜的普及率增加,磨镜的需求也增加,所以催生了磨镜这个行业。
李笠不是什么制镜专家,这些知识,是后世他听一个收藏古镜的收藏家谈起的,所以记在心中。
但他无法向杜氏讲解,毕竟“破镜重圆”的典故是发生在数十年后,当然,前提是那时还有隋国和陈国。
杜氏看着李笠就这么摔坏一枚铜镜,不吭声,想听听李笠接下来要说什么。
李笠看着这枚破镜,对杜氏说:“镜料及工艺千年不变,业内所有人根本就无法突破技术瓶颈,相互间的竞争,不过是困境中的苦苦挣扎罢了。”
杜氏闻言觉得可笑,她觉得李笠一个门外汉,怎么就大言不惭的嘲笑起制镜这门手艺来。
她问:“既如此,你说怎办?”
“好办,过几日,杜东主的店就能有新品上市了。”李笠胸有成竹的说,“我这几个月没白过,已经制作了许多铜镜,好与不好,销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