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春日正午的光, 将城市晒得暖洋洋又亮堂堂。
  苟玳坐在窗边的沙发上,阳光像抖落的碎金,钻过半开合的纱帘, 轻轻覆盖在他脸上。
  如同最完美的艺术品镀上了金子。
  傅巧明推门而入, 看到的就是这般场景。
  ‘世间奇景!人间绝色啊!’傅巧明在心底第一百零一次感叹。
  傅巧明本以为,美丑的存在, 会随着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而消殆。久了便不觉惊艳, 也没有初见时的冲击。
  比如她学生时代一路暗恋过的各款男神。心底暗自欢喜一阵, 再过一阵一看,也就这样罢了。
  越是好看的存在, 兴奋感的减弱度越强,也就是传说中的审美疲劳。
  然而他们朝夕相处的老板,越看越觉美得不可方物。
  傅巧明第一次发现,原来小说里“看到一个人,引以为傲的理智都消失殆尽”这种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苟玳没有注意到傅巧明, 他正为上官静娴提交的新财报头疼不已。
  ==
  在苟玳看来,【不饿吗】会引起巨大舆论效应,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毕竟,这app若不是他自己搞出来的,他看到了, 恐怕也会难得留个app评价——奇葩!
  然而热度不代表赚钱,口碑不代表能变现。
  否则当年盛极一时的小黄车也不会破产。
  所有企业存在的前提——是盈利。
  当年火热的资本市场, 太多人被“创意”迷花了眼。
  一堆创业者以为是自己是兔云, 手上的项目就是未来的“阿里趴趴”。一堆投资者以为自己是伯乐, 看上的初创期企业未来必将飞黄腾达。
  然而他们违背了企业生存的前提, 在烧尽投资人的钱,没有下一个傻子接手后,只能草草落幕,留下一滩烂泥。
  在苟玳看来,【不饿吗】无论引起多大的舆论争议,多众人皆知,多耳熟能详,它也没有任何盈利的可能——因为最初创造【不饿吗】时,苟玳就未曾赋予其盈利功能。
  然而财报没骗人。
  它确确实实有了净利润,并且逐日增长。
  在扣去了没有门槛的体检支出,平台日常运营费用,几乎全额倒贴的配送费后,其还是盈利了!
  苟玳怀疑自己可能被某种奇怪力量诅咒了。
  作为一位信奉科学人士,苟玳决定好好研究下【不饿吗】为何能够盈利的原因。
  大多数外卖软件的收益渠道,并非来自于用户,而是来自商家。
  前期商家可以免费入驻,等到平台站稳脚跟,就要向你收取管理费和流水抽成。不交无所谓,只要你不担心客户流失。当平台力量强大时,个人力量是难以与其对抗的。
  平台通过压榨商家,把压榨来的钱以优惠券方式返还给用户,从而在软件市场竞争中抢占优势。
  商家需要向平台购买排名,购买广告,购买宣传,这是外卖软件最大的一块收益。
  然而以上种种,都需要在平台站稳脚跟后才有意义,所有020软件,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前期只有烧钱的份,即便有收入也是杯水车薪,比起费用不值一提。
  可【不饿吗】确实做到了收入大于费用。
  钻研之后,苟玳发现,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傅巧明。
  ==
  因为【不饿吗】诞生的意义,纯粹在于拉胯【不怠学习】,因而苟玳并未多关注,将一切交付给傅巧明来的运营。
  傅巧明并不知晓老板“不求盈利,但求破产”的心思,虽觉这款软件奇葩至极,却坚信一定是自己不够聪明,才看不透其中的奥秘。
  傅巧明苦思冥想数日,眼看着一堆老人前来体检,一人1680的费用,白花花的银子大把大把流出,进账却忽略不计,愁得茶饭不思。
  就在其一筹莫展之时,傅巧明想到了当初【不怠学习】举步维艰之时,苟玳是如何在困境中逆转劣势,化危为安的——
  转换思路,发现需求;
  转换角度,寻求目标;
  创新思维,打破条框。
  理论说着容易,要实践绝非易事。
  就在傅巧明找不到突破口时,【不饿吗】在网络上走红,许多人开始尝试分析其创立的初衷和目的,可以盈利的方式等等。
  傅巧明灵机一动,既然自己找不到“如何逆转劣势”,那就让别人找啊!
  傅巧明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看了无数个分析【不饿吗】的视频,而后根据别人找出的可能收益方式,套入苟玳的基本思路,终于想出了几个妙招。
  这种感觉棒极了!
  抛出【不饿吗】为条件,抛出【赚钱】为结果,所有的推演过程皆由别人帮忙完成。
  就好像你是被父皇指定的太子,仅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登基,却有无数人帮你脑补你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卧薪尝胆,在刀剑无影、腥风血雨的夺嫡大战中脱颖而出。
  不劳而获最快乐!
  ==
  傅巧明的第一招,就是“节流”。
  当前【不饿吗】平台的支出,除了运营费外,最大头的两块,就是老年人的体检费用,以及宣传费和补贴费。
  获得灵感的傅巧明,再次找上了合作的体检机构。
  之所以用再次,是因为傅巧明最初就和体检机构大战五百回合,拿到了极为优惠的价格,对外1680元的体检套餐,最终实际付款为400元/人。
  虽说打了个巨大折扣,但架不住人多无上限,积累起来也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傅巧明这回来体检机构,比上次还趾高气昂,底气十足的抛出“一分体检费也不支付”的协议。
  体检机构负责人:大姐,你有事吗?
  傅巧明也底气十足,表示自己这份协议并非信手拈来,而是有理有据。
  傅巧明的理由很简单:她有客户、她有宣传、她能引流。
  400元/人的体检费,实际成本恐怕就十分之三四,也就是一两百元。
  体检机构只需要承担一两百元的成本,就能获得稳定的宣传、固定的客源和无限的商机。
  原本合作的体检机构负责人未能理解傅巧明的思路,认为傅巧明纯属天方夜谭,果断拒绝了这份免费体检协议。
  不过很快,就有另一家规模更大的体检机构主动找上门,表示愿意为所有应聘【不饿吗】骑士的老年人免费体检。
  双方一拍即合。
  多年后,该家机构成为了华国最大的老年人体检中心,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都有其身影。
  其创始人在一次电视演讲中,回忆了这段历史。
  他表示,他当初之所以主动找上【不饿吗】,是因为他非常欣赏苟玳的商业理念,在追逐金钱的浮躁社会里,依然保持着难得的本心,还是人心中最真善美的一面。
  【不饿吗】这款app从诞生之初,他便高度关注。伴随着其社会争议扩大,他也发现商机。若能成为【不饿吗】的体检机构,他就自动获得了大批量相当可观“对口用户”。
  要知道,当今社会,获得用户是相当大一笔支出,且经常你花费颇多,获得用户的转化率却不高。
  他作为一家体检机构,平日没少打广告、发传单、入户宣传、买搜索网站竞价排名等等。
  假设你宣传到位了一百人,有六十个是属于过目即不搭理类型,剩下的四十个会稍作了解。而这四十人里,会有大约三十五个人,因为目标不匹配,比如年轻人,对自己身体有自信;比如讳疾忌医,认为不体检就没问题的人群;比如单位早有定点体检,不愿意再额外花费之人。
  最后剩下的五个有意向且对标人群,也会因为对价格犹豫、不信任私人机构、只相信三甲医院等原因而放弃。
  最终,一百人的转化率若能有两名,就是非常可观的数据。
  可和【不饿吗】合作后,一切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目标人群非常准确,老年人。
  老年人,所有现代化宣传方式最难接触到的人群。
  老年人,你要找出群体中一项指标都没有问题的个体,难于上青田。
  通过【不饿吗】免费体检的老年人,大约只有五分之一能达到骑士标准,剩下的五分之四,问题相对严重,达不到骑手门槛。
  这时候,机构就能目标非常明确的向其推荐定期体检套餐,以及部分保健用品,健康理疗套餐等,用户转化率大到惊人。基本上,每十个人里有一人能成为长期顾客后,十个人的体检费成本便能摊销。
  而在实际运用中,转化率远远超过了10%。
  除了想获得对口用户,负责人也是在赌,赌【不饿吗】能够飞黄腾达。
  当其成为【不饿吗】的指定体检机构后,双方的命运就绑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次,他赌赢了。
  对于“给所有应聘骑手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哪怕体检不通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举措,即便是在前期【不饿吗】口碑多级分化之时,也备受褒奖。
  不少没有体检习惯,也舍不得花钱的老人,通过这次无门槛体检,检测出不少疾病前兆,其家人都对平台感恩戴德。
  而当政府出面,高度赞扬【不饿吗】后,这项举措更是好评如潮,【不饿吗】成为了良心app的代表,和其捆绑的体检机构与有荣焉,随着【不饿吗】版图的扩大飞速发展。
  曾经错过【不饿吗】的体检机构悔不当初。
  ==
  解决完体检费用,其次就是宣传费和补贴费。
  成熟的o2o软件,这块费用是能从商户身上薅下来的。
  然而【不饿吗】只是刚起步的app,要不是国家如今禁止了外卖平台的垄断政策,恐怕都没有商家能够入住。
  傅巧明自知拼不过大型外卖软件,于是借鉴了苟玳“免费上老年人兴趣班”的方式。
  她推出了“晒出外卖和骑手合影,达到一定的数据,三十元内的支付餐费由平台全额补贴的活动。”
  活动门槛不高,比如朋友圈 39个赞,微博99个赞,抖音2000浏览量,北城论坛20个不同用户的回复等等。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该宣传方式发酵极快,薅羊毛的方式不复杂,因而人传人,很快,北城的各社交媒体被【不饿吗】刷屏。
  【免费吃外卖】的方式听起来和【免费上课】一样,都是亏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不然。
  第一、这种自发的刷屏宣传方式非常有效,远比大量投放广告来得节约和效果真实。和老年骑手的合影照片也博得巨大关注,以至于后期,许多人参加活动,压根不想兑换免费外卖,纯粹是想秀“和骑手合影”。朋友圈没张“和老人骑手合照”,那都不叫跟上时代。
  第二、有关注、有流量、自然就有无限可能。就像【不怠学习】有了大量生源后,会有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机构寻求合作。
  【不饿吗】也一样,在其讨论度刚起来时,便有商家找上门,想要购买【不饿吗】的开屏广告和内版广告。
  商户也愿意配合活动,提供免费产品和骑手运费。
  宣传费和补贴费成功从平台转嫁至商户。
  ==
  “节流”完成,第二招就要“开源”了。
  传统外卖软件的盈利渠道,是通过挤压商家和骑手的所得来获利。
  苟玳在创办【不饿吗】之初,就曾明确表示,平台绝对不克扣老年骑手的钱,也尽量平等对待所有商户。
  不从其身上赚钱,就只能另辟蹊径。
  傅巧明采用了苟玳所说的“创新思维、打破条框”方式,打算从其他方面入手。
  傅巧明看上的第一个目标,是骑手装备,比如统一的自行车、服装、保温箱等。
  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广告位。就像商场外的大屏,出租上的座套软广,城市公交站的电子海报等。
  而且因为其使用者是老人群体,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傅巧明刚写出方案,还没具体找商家洽谈,就有一家北城大工厂找上门。
  这家大工厂平日专门帮国外某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做代工。这两年,董事长的儿子从国外留学回来,逐步接手企业。
  新老板有能力也有野心,不甘于做代工,认为自己有技术、有材料、有渠道甚至有人脉,想打造一个自主新品牌。
  新品牌想要立足,就需要好的宣传渠道,否则有可能百千万的宣传费砸下去,依旧悄无声息。
  喜欢随时关注热点的新老板,在【不饿吗】刚引起争议时,便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次机会。尤其在看到苟玳前两次的创业履历后,更为坚信,苟玳不仅有才华,还有气运。
  年轻老板有冲劲,说干就干、不管不顾,直接找上傅巧明,表示愿意为【不饿吗】量身定做全部骑手户外装备,甚至愿意支付不菲的合作费,唯一的需求,是成为【不饿吗】骑手唯一合作品牌,并在装备上印上足够显眼的logo。
  对于天降大喜,傅巧明欣然接受,并表示无法成为唯一合作品牌,毕竟保不齐哪天有饮料企业、保洁用品企业等想寻求合作。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其成为户外装备指定品牌。
  傅巧明看上的第二个目标,就是用户。
  傅巧明直接抄袭了苟玳在【不怠学习】免费班后续留人的方法,巧妙用在了【不饿吗】会员上。
  许多外卖软件的会员,无非就是每个月送你几张无门槛五六块钱的抵用券,不痛不痒,至于其他贵宾专属客服服务之类,形同虚设。
  其适用的也是经常点外卖的人群。对于不常点外卖的群体,基本没有任何吸引力。
  免费的优惠券领了都未必使用,更何况是花钱买优惠券。
  傅巧明认为,既然要搞会员,就要大气实诚一点,要有老板学费全退的魄力。
  于是,傅巧明推出了买会员188等于充188送188再返188的活动。
  也就是说,用户买一个188元的会员,等于在账户中充值了188元,同时平台返还了188元无门槛充值金额,再送188元的优惠券。
  简直和天上掉馅饼一般。
  活动放开当日,就有15%的app使用用户购买,当天新增app用户近两万人,这对于一款只在北城使用的城市服务app,是非常可怕的数字。
  至于这次活动,听起来似乎也是赔本赚吆喝,实则不然。
  傅巧明将苟玳的技巧运用得登峰造极。
  以个人188元会员费,一万个用户就有188万,依次类推。稍有点金融基础的人都知道,现金当然要越早获得越好,才有利滚利滚利的无限可能。一次活动,直接带来数量极为可观的现金流。
  返还的188元,并非一次返还,而是分成4个月,每个月47元。这项优惠,拖长了用户使用app的寿命,避免用户在188元的充值款用完后卸载 app的可能。在手机内留存四个月的生活类app,若非槽点太多,大概率能让用户养成消费习惯。
  与此同时,用户每个月恰好只消费47元外卖的可能性极少,大概率是溢出的。只要培养了在该app上消费的习惯,多点餐,多消费,成本就被摊得极低,甚至于抵消。
  至于所谓的188元优惠券,傅巧明就设想得更是巧妙。
  她倒没有搞出提价再折扣的糊弄把戏,而是将188优惠券分成10张,每个月可用一张,专门用于平台每月19元会员专享的【不饿吗】礼包。
  也就是说,会员用户每月只需要再支付两毛钱,便可获得一个价值19元 ,甚至远高于19元的礼袋。
  这项优惠从表面看,【不饿吗】好像大出血,实则不然。
  一来,用户周期大大延长,至少延伸了10个月。10个月,不但能让用户养成消费习惯,也能向用户推销各式新产品,促进消费。
  二来,19元绝对不糊弄人的礼包,并非外卖,而是商品。傅巧明向北城各家商铺,企业寻求合作,对方提供赠品,【不饿吗】则帮其引流和宣传。
  就像各厂家品牌做活动时,总会给些小恩小惠,比如印着品牌广告的纸巾、扇子、雨伞等,比如各种旅行装、小样等等。
  【不饿吗】将其整合成非常可观的大礼包。
  以至于【不饿吗】会员花费两毛钱买了礼包后,本并不抱多大希望,结果发现礼包内有一瓶沐浴液、一袋洗衣液、七八瓶不同牌子的饮料、以及各种小袋零食、试用装水乳套,以及大量优惠券和广告单。
  惊呆的会员立马上网发帖,广而告之,瞬间新用户又增长了一波。
  傅巧明把握“开源”“节流”两大招,辅以网友时不时提供的新思路,越做越顺,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