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轻重
灯点了起来。
几百根牛油蜡烛,将大殿照得一片通明。
朝臣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太元宫的消息,不停地传过来。
“陛下还是没有清醒。”
“已经睡了八个时辰了,这可怎么办?”
“会不会就不醒了?”
“说不好啊!”
“咱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你瞧张相的样子,敢走吗?怕是不决出来,就不会散了。”
也有关系亲近的,小声交流消息。
“李大人,你觉得立谁为好啊?”
“自然是以圣意为准。”
“都这个时候了,你就别藏着了,四皇子那里,是不是打过交道了?”
“呵呵……”
更有人真心诚意地商讨。
“立安王确实不像回事啊!这腿能不能好,现在还不能肯定呢。”
“可四皇子……也不大合适,国赖长君,南楚那边有个现成的例子啊!”
“不错!楚室现在已经完全失势,唐家篡位是早晚的事。”
“不能走这条路,绝对不行。”
“可不立四皇子,就只有安王一个人选了。”
“唉,要是天上掉下一个合适的人,就好了……”
“你就做梦吧!”
外头有人匆匆过来。
“醒了醒了,陛下醒了!”
朝臣们欣喜非常,便要跟随张倓前去探视。
可没等他们集合完,那边又传了消息过来:“陛下只喝了几口水,又睡下了。”
众臣刚聚起来的这口气,又散了。
“这到底能不能醒?不醒的话,我们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就是啊!再说圣上这样子,便是真醒了,还能做出决策吗?”
“没错!圣上已经无法真正清醒过来,我们这样等下去没有意义。”
众臣各怀心思,除了支持张倓的,意见出奇一致。
最后,终于有人发声了:“张相,咱们总不能这样无止境等下去。何况,圣旨本就要政事堂盖印,才可生效。要立四皇子,就算真是圣意,不合适我们也得打回去。您说是吧?”
“正是如此。”有人附和,“下官自是相信张相,但立四皇子实在不合适。南楚殷鉴不远,张相定然不想白白担了代国公的名声,对吧?”
此言一出,简直诛心。
大殿为之一静,所有人都看向张倓。
张倓黑了脸,说他支持四皇子,是想把持朝政,架空皇权?
即便真是如此,这样把话扔出来,不是打他的脸么?
不必他发话,门下官员已经还击。
“立四皇子,乃是按照礼法,梁大人这样胡搅蛮缠,故意往歪处带,是什么居心?”
“本官哪里胡搅蛮缠了?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南楚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还用本官说吗?”
“你——”
“怎样?说不过就要动手?”
双方脸红脖子粗,仿佛要立刻捋袖子打上一架。
好嘛,事情又绕回来了。
安王也好,四皇子也罢,都有不足之处,谁也说服不了谁。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
想不到决胜的理由,大家都不想随意开口了。
这时,一个声音悠悠响起:“既然安王与四皇子,都不能让诸位满意,为何不提一个叫大家都满意的人选呢?”
这话马上招来嘲讽:“想说大皇子的就不要开口!废太子复立,没有这么个立法!”
“谁说大皇子了?”
“那你说谁?”
“我说的是……越王殿下!”
这四个字一说出来,大殿顿时一静。
与突然降临的安静相反的是,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发言者投了过去。
说话的人是——
“郭相?”
气氛更加诡异了。
在场这么多人,谁不知道郭栩这个老小子,极会投机?他能年纪轻轻进入政事堂,靠的就是见机快。
照理说,要没有八九成的把握,他是不会随便站队的。
所以,越王那边……
“郭相这个提议好啊!”出乎众人意料,居然很快有人接话了,“仔细一想,越王殿下确实十分合适。论年纪,他比安王还大上两岁,足够稳当。论能力,早在几年前就在西北立下了大功。安王与四皇子的不足之处,越王殿下全都没有,再合适不过了。”
“这么讲……确实有几分道理,可以一议。”
几声附和,令众臣露出惊疑的表情来。
什么情况?越王竟然已经打通了这么多关节吗?
谁都知道他身份尴尬,敢在朝议提出来,这是豁出去站队了啊!
张倓此时却是长出一口气。
终于说出来了。
那只看不见的手,终于显露出了背后的真面目。
越王。
果然是他。
仔细一想,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除了他,皇族还有谁能收拢这么多人?
就连郭栩,都是他的人。
真是厉害啊!就在今天之前,他还以为郭栩给安王表忠心,原来是为越王铺路。
也有反应迟钝的人震惊了,发言道:“这是什么提议?真是糊涂透顶!圣上有亲子,岂有立侄孙不立亲儿的道理?”
郭栩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圣上确实有亲子,可不是没一个合适吗?除了几位皇子,血缘最近的,就是越王了吧?为何不能提?”
“这……”
“诸位别忘了,越王殿下论起来,可是太祖皇帝的嫡长一脉!论血缘,再亲近不过。”
“郭相此言差矣!什么叫嫡?只有传承的那一脉才叫嫡。帝位传到今上,那这一支就是嫡!越王便是为长,如今亦成庶支,岂可轻易称为嫡长?”
郭栩淡淡道:“论嫡长,不过是证明越王殿下在血缘上并不远。最重要的理由,还是那一条,圣上四位皇子,大皇子品德有瑕,万不能立,安王有残疾之虞,只能排除在外。剩下四、五两位皇子年幼,若是立了他们,难免皇权不稳。南楚帝室之危在前,万不能步其后尘。如此算来,谁人比越王殿下更合适?”
“但……”
“立侄孙不立亲儿,那又如何?诸位不妨想一想,太祖皇帝立朝之初,何等雄心?然而一统天下之伟业,一拖再拖。如今楚室势微,恐有大变,而我大齐物阜民丰,兵强马壮,百年之机,恐将到来。在这样的时刻,有什么比一位春秋鼎盛、英明果决的君王更重要?我想请问诸位,大齐的千秋伟业,与小小的血脉分支,孰轻孰重?!”
几百根牛油蜡烛,将大殿照得一片通明。
朝臣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太元宫的消息,不停地传过来。
“陛下还是没有清醒。”
“已经睡了八个时辰了,这可怎么办?”
“会不会就不醒了?”
“说不好啊!”
“咱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你瞧张相的样子,敢走吗?怕是不决出来,就不会散了。”
也有关系亲近的,小声交流消息。
“李大人,你觉得立谁为好啊?”
“自然是以圣意为准。”
“都这个时候了,你就别藏着了,四皇子那里,是不是打过交道了?”
“呵呵……”
更有人真心诚意地商讨。
“立安王确实不像回事啊!这腿能不能好,现在还不能肯定呢。”
“可四皇子……也不大合适,国赖长君,南楚那边有个现成的例子啊!”
“不错!楚室现在已经完全失势,唐家篡位是早晚的事。”
“不能走这条路,绝对不行。”
“可不立四皇子,就只有安王一个人选了。”
“唉,要是天上掉下一个合适的人,就好了……”
“你就做梦吧!”
外头有人匆匆过来。
“醒了醒了,陛下醒了!”
朝臣们欣喜非常,便要跟随张倓前去探视。
可没等他们集合完,那边又传了消息过来:“陛下只喝了几口水,又睡下了。”
众臣刚聚起来的这口气,又散了。
“这到底能不能醒?不醒的话,我们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就是啊!再说圣上这样子,便是真醒了,还能做出决策吗?”
“没错!圣上已经无法真正清醒过来,我们这样等下去没有意义。”
众臣各怀心思,除了支持张倓的,意见出奇一致。
最后,终于有人发声了:“张相,咱们总不能这样无止境等下去。何况,圣旨本就要政事堂盖印,才可生效。要立四皇子,就算真是圣意,不合适我们也得打回去。您说是吧?”
“正是如此。”有人附和,“下官自是相信张相,但立四皇子实在不合适。南楚殷鉴不远,张相定然不想白白担了代国公的名声,对吧?”
此言一出,简直诛心。
大殿为之一静,所有人都看向张倓。
张倓黑了脸,说他支持四皇子,是想把持朝政,架空皇权?
即便真是如此,这样把话扔出来,不是打他的脸么?
不必他发话,门下官员已经还击。
“立四皇子,乃是按照礼法,梁大人这样胡搅蛮缠,故意往歪处带,是什么居心?”
“本官哪里胡搅蛮缠了?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南楚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还用本官说吗?”
“你——”
“怎样?说不过就要动手?”
双方脸红脖子粗,仿佛要立刻捋袖子打上一架。
好嘛,事情又绕回来了。
安王也好,四皇子也罢,都有不足之处,谁也说服不了谁。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
想不到决胜的理由,大家都不想随意开口了。
这时,一个声音悠悠响起:“既然安王与四皇子,都不能让诸位满意,为何不提一个叫大家都满意的人选呢?”
这话马上招来嘲讽:“想说大皇子的就不要开口!废太子复立,没有这么个立法!”
“谁说大皇子了?”
“那你说谁?”
“我说的是……越王殿下!”
这四个字一说出来,大殿顿时一静。
与突然降临的安静相反的是,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发言者投了过去。
说话的人是——
“郭相?”
气氛更加诡异了。
在场这么多人,谁不知道郭栩这个老小子,极会投机?他能年纪轻轻进入政事堂,靠的就是见机快。
照理说,要没有八九成的把握,他是不会随便站队的。
所以,越王那边……
“郭相这个提议好啊!”出乎众人意料,居然很快有人接话了,“仔细一想,越王殿下确实十分合适。论年纪,他比安王还大上两岁,足够稳当。论能力,早在几年前就在西北立下了大功。安王与四皇子的不足之处,越王殿下全都没有,再合适不过了。”
“这么讲……确实有几分道理,可以一议。”
几声附和,令众臣露出惊疑的表情来。
什么情况?越王竟然已经打通了这么多关节吗?
谁都知道他身份尴尬,敢在朝议提出来,这是豁出去站队了啊!
张倓此时却是长出一口气。
终于说出来了。
那只看不见的手,终于显露出了背后的真面目。
越王。
果然是他。
仔细一想,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除了他,皇族还有谁能收拢这么多人?
就连郭栩,都是他的人。
真是厉害啊!就在今天之前,他还以为郭栩给安王表忠心,原来是为越王铺路。
也有反应迟钝的人震惊了,发言道:“这是什么提议?真是糊涂透顶!圣上有亲子,岂有立侄孙不立亲儿的道理?”
郭栩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圣上确实有亲子,可不是没一个合适吗?除了几位皇子,血缘最近的,就是越王了吧?为何不能提?”
“这……”
“诸位别忘了,越王殿下论起来,可是太祖皇帝的嫡长一脉!论血缘,再亲近不过。”
“郭相此言差矣!什么叫嫡?只有传承的那一脉才叫嫡。帝位传到今上,那这一支就是嫡!越王便是为长,如今亦成庶支,岂可轻易称为嫡长?”
郭栩淡淡道:“论嫡长,不过是证明越王殿下在血缘上并不远。最重要的理由,还是那一条,圣上四位皇子,大皇子品德有瑕,万不能立,安王有残疾之虞,只能排除在外。剩下四、五两位皇子年幼,若是立了他们,难免皇权不稳。南楚帝室之危在前,万不能步其后尘。如此算来,谁人比越王殿下更合适?”
“但……”
“立侄孙不立亲儿,那又如何?诸位不妨想一想,太祖皇帝立朝之初,何等雄心?然而一统天下之伟业,一拖再拖。如今楚室势微,恐有大变,而我大齐物阜民丰,兵强马壮,百年之机,恐将到来。在这样的时刻,有什么比一位春秋鼎盛、英明果决的君王更重要?我想请问诸位,大齐的千秋伟业,与小小的血脉分支,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