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杂项
25杂项
什么是杂项?
杂项的种类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从地方政府和士绅要钱,什么优免丁粮、抽扣工食、马夫祇候等,以及房地产交易税和当铺的税收。
除了留给西南评定奢安之乱的钱,共计收了180万两,差不多将辽响的窟窿给填了。
之后天启年的收入变化一直不大,沿用天启三年的旧例。
只是在五年的时候关税加派收到了二十万两,多了十几万两。
除了皇帝的內帑空了,基本上朝廷的收入和开支差不多,按理说,不发生大的变乱,应该勉强能维持下去。
但朱由检却深知,事情不是这样的。
辽饷其实加的根本不重,重的是中间官员的上下其手,中央说收九厘,地方能收九两上来,这种可怕的陋习,将问题放大了上百倍。
在这段时间处理政务的过程中,朱由检已经接到了陕西的奏报,农民起义的端倪已经出现,虽然不是他熟悉的高迎祥和李自成,而是什么王二,但加派辽响的弊端已经出现。
更不要说,历史上崇祯这个白痴,一上台就被东林党忽悠的找不着北,到了崇祯元年,杂项收入直接掉到六十万两,整整少了一百多万,如此巨大的窟窿,根本没办法填补。
于是,第二次加征开始了,辽饷从九厘收到十二厘,钱收上来了,可以打后金,但国内的农民军却无法遏制,农民起义爆发,要剿,但没钱,怎么办?
加征剿饷。
于是农民军更多了,军费要更多。
怎么办?
再加征练饷!
练饷没收上来,大明就轰然垮塌了!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税收和后金和农民军成了一个结,一个催着一个爆发。
而这一切,在朱由检登基时就已经出现了端倪,天启七年七月陕西爆发的王二起义,就是各种问题大规模爆发的开端。
“难办啊!”朱由检看着三个词,税后、后金、农民军三个词仿佛组成了个怪兽,朝着他扑来。
这三个环环相扣,一环套着一环,但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只要有钱,农民起义可以遏制,后金可以抵抗。
但是,搞钱的话,加税是不可能加税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税,士绅一体纳粮不敢干,只能从歪门邪道想想办法。
比如说,做生意。
以皇帝的身份,想要做生意还是很简单的,只要不怕骂。身为一个后世人,别的朱由检不敢说力压古人,但这脸皮和见识却可以。
骂就骂,钱到手就可以。
到时候老子手中有钱,朝廷没钱,谁当爷还说不定呢。
做生意,必须做生意。
杂项的加派必须维持下去,一个子都不能少,谁少就弄死谁。等老子做生意弄到了钱,再来改革税收,减免辽饷。
钱方面的思考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农民军和后金了。
农民军什么的,只是刚刚出现,规模还不大,下旨剿灭就是,而且政策要连贯,不能一会剿一会抚的。
驿政不能裁撤,不然会逼出个李自成什么的。
等赚到了钱,先免了陕西的辽饷和田税再说。
农民军还好说,真正麻烦的是后金。
就在去年的天启六年,奴儿哈赤去世,黄太吉登上汗位,这是一个比他老子还要厉害的任务,可以说是他奠定了满清入关的基础。
从他继位后的一系列行动就可以得知,他的第一站不是针对大明,而是朝鲜,虽然未能完全征服朝鲜,但至少结为兄弟之盟,不用再担心朝鲜的问题。
而后,朝鲜便慢慢屈服,从一开始的不情愿,慢慢到后来的口嫌体正直。
勉强算是征服朝鲜后,黄太吉没有闲着,立刻发兵攻打大明,于是有了宁锦之战。
在朝廷的奏报中,这场战争称之为宁锦大捷。
这场战场很有趣,很多人都得到了封赏,甚至就连魏忠贤尚在襁褓中的侄孙都被封爵,但唯独袁崇焕,只是加官一级。
而更有趣的是之前的朝鲜战场,黄太吉征伐朝鲜,击败毛文龙,袁崇焕竟然坐拥十几万兵马而不去救援。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宁锦之战中他只加官一级,甚至最后被罢官的原因。
袁崇焕也许是勇敢坚贞的,但他的才能不足以让他筹划辽东战事。更别说他擅杀毛文龙,致使辽东战事全面崩溃。
有这样的先例在,朱由检是绝对不会启用袁崇焕的。
就让圆嘟嘟在老家终老吧。
队友辽东战事,队友后金,朱由检暂时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但以史为鉴,历史上做了那么多错误的行动,自己只要反着来就行。
崇祯罢杂项,我乾圣接着收。
崇祯启用袁崇焕,我乾圣绝不启用。
崇祯加辽饷,我乾圣绝不加。
崇祯杀魏忠贤,我乾圣……
额,魏忠贤还是要拿下的。这老家伙太膨胀了,他凭什么修生祠,他尚在襁褓中的侄孙凭什么封侯?他凭什么叫九千岁?
当然,看在天启的情分上,朱由检没有杀魏忠贤,只是把他赶去给哥哥守墓,但他的家人,却全都剥夺了恩赏,发配去了德陵。
他们何德何能,恩萌朝廷官爵?
这一点,乾圣和崇祯是一致。
“既然要反着来,那么崇祯一直坚守宁锦,或许朕可以……”看着辽东军事地图,朱由检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万岁爷,锦衣卫佥事许显纯,驸马巩永固求见。”正当他入神的想着时,刘若愚忽然过来汇报。
“他们回来了?”朱由检一愣,随即大喜。
光从题本上无法了解辽东的情报,如今锦衣卫的主心骨回来正好,可以加强在辽东的力量,只有耳清目明,不被人蒙蔽,朱由检做出的决定才会正确,才不会纸上谈兵。
而且,他也需要看看,辽东那些诡异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真当朕的辽饷时候那么好拿的吗?
“微臣许显纯(巩永固)参见陛下!”不一会,两人就被太监领进来,一进来就跪拜在地。
“两位爱卿请起!”朱由检虚扶一下。
见礼完毕后,许显纯就开始汇报工作,而巩永固则在旁边补充。
朱由检慢慢的听着,其实他对这些庶务并不感兴趣,只要人抓了就行,他真正感兴趣的,是锦衣卫这次抄家,抄了多少钱。
什么是杂项?
杂项的种类很多,但大部分都是从地方政府和士绅要钱,什么优免丁粮、抽扣工食、马夫祇候等,以及房地产交易税和当铺的税收。
除了留给西南评定奢安之乱的钱,共计收了180万两,差不多将辽响的窟窿给填了。
之后天启年的收入变化一直不大,沿用天启三年的旧例。
只是在五年的时候关税加派收到了二十万两,多了十几万两。
除了皇帝的內帑空了,基本上朝廷的收入和开支差不多,按理说,不发生大的变乱,应该勉强能维持下去。
但朱由检却深知,事情不是这样的。
辽饷其实加的根本不重,重的是中间官员的上下其手,中央说收九厘,地方能收九两上来,这种可怕的陋习,将问题放大了上百倍。
在这段时间处理政务的过程中,朱由检已经接到了陕西的奏报,农民起义的端倪已经出现,虽然不是他熟悉的高迎祥和李自成,而是什么王二,但加派辽响的弊端已经出现。
更不要说,历史上崇祯这个白痴,一上台就被东林党忽悠的找不着北,到了崇祯元年,杂项收入直接掉到六十万两,整整少了一百多万,如此巨大的窟窿,根本没办法填补。
于是,第二次加征开始了,辽饷从九厘收到十二厘,钱收上来了,可以打后金,但国内的农民军却无法遏制,农民起义爆发,要剿,但没钱,怎么办?
加征剿饷。
于是农民军更多了,军费要更多。
怎么办?
再加征练饷!
练饷没收上来,大明就轰然垮塌了!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税收和后金和农民军成了一个结,一个催着一个爆发。
而这一切,在朱由检登基时就已经出现了端倪,天启七年七月陕西爆发的王二起义,就是各种问题大规模爆发的开端。
“难办啊!”朱由检看着三个词,税后、后金、农民军三个词仿佛组成了个怪兽,朝着他扑来。
这三个环环相扣,一环套着一环,但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只要有钱,农民起义可以遏制,后金可以抵抗。
但是,搞钱的话,加税是不可能加税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加税,士绅一体纳粮不敢干,只能从歪门邪道想想办法。
比如说,做生意。
以皇帝的身份,想要做生意还是很简单的,只要不怕骂。身为一个后世人,别的朱由检不敢说力压古人,但这脸皮和见识却可以。
骂就骂,钱到手就可以。
到时候老子手中有钱,朝廷没钱,谁当爷还说不定呢。
做生意,必须做生意。
杂项的加派必须维持下去,一个子都不能少,谁少就弄死谁。等老子做生意弄到了钱,再来改革税收,减免辽饷。
钱方面的思考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农民军和后金了。
农民军什么的,只是刚刚出现,规模还不大,下旨剿灭就是,而且政策要连贯,不能一会剿一会抚的。
驿政不能裁撤,不然会逼出个李自成什么的。
等赚到了钱,先免了陕西的辽饷和田税再说。
农民军还好说,真正麻烦的是后金。
就在去年的天启六年,奴儿哈赤去世,黄太吉登上汗位,这是一个比他老子还要厉害的任务,可以说是他奠定了满清入关的基础。
从他继位后的一系列行动就可以得知,他的第一站不是针对大明,而是朝鲜,虽然未能完全征服朝鲜,但至少结为兄弟之盟,不用再担心朝鲜的问题。
而后,朝鲜便慢慢屈服,从一开始的不情愿,慢慢到后来的口嫌体正直。
勉强算是征服朝鲜后,黄太吉没有闲着,立刻发兵攻打大明,于是有了宁锦之战。
在朝廷的奏报中,这场战争称之为宁锦大捷。
这场战场很有趣,很多人都得到了封赏,甚至就连魏忠贤尚在襁褓中的侄孙都被封爵,但唯独袁崇焕,只是加官一级。
而更有趣的是之前的朝鲜战场,黄太吉征伐朝鲜,击败毛文龙,袁崇焕竟然坐拥十几万兵马而不去救援。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宁锦之战中他只加官一级,甚至最后被罢官的原因。
袁崇焕也许是勇敢坚贞的,但他的才能不足以让他筹划辽东战事。更别说他擅杀毛文龙,致使辽东战事全面崩溃。
有这样的先例在,朱由检是绝对不会启用袁崇焕的。
就让圆嘟嘟在老家终老吧。
队友辽东战事,队友后金,朱由检暂时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但以史为鉴,历史上做了那么多错误的行动,自己只要反着来就行。
崇祯罢杂项,我乾圣接着收。
崇祯启用袁崇焕,我乾圣绝不启用。
崇祯加辽饷,我乾圣绝不加。
崇祯杀魏忠贤,我乾圣……
额,魏忠贤还是要拿下的。这老家伙太膨胀了,他凭什么修生祠,他尚在襁褓中的侄孙凭什么封侯?他凭什么叫九千岁?
当然,看在天启的情分上,朱由检没有杀魏忠贤,只是把他赶去给哥哥守墓,但他的家人,却全都剥夺了恩赏,发配去了德陵。
他们何德何能,恩萌朝廷官爵?
这一点,乾圣和崇祯是一致。
“既然要反着来,那么崇祯一直坚守宁锦,或许朕可以……”看着辽东军事地图,朱由检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万岁爷,锦衣卫佥事许显纯,驸马巩永固求见。”正当他入神的想着时,刘若愚忽然过来汇报。
“他们回来了?”朱由检一愣,随即大喜。
光从题本上无法了解辽东的情报,如今锦衣卫的主心骨回来正好,可以加强在辽东的力量,只有耳清目明,不被人蒙蔽,朱由检做出的决定才会正确,才不会纸上谈兵。
而且,他也需要看看,辽东那些诡异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真当朕的辽饷时候那么好拿的吗?
“微臣许显纯(巩永固)参见陛下!”不一会,两人就被太监领进来,一进来就跪拜在地。
“两位爱卿请起!”朱由检虚扶一下。
见礼完毕后,许显纯就开始汇报工作,而巩永固则在旁边补充。
朱由检慢慢的听着,其实他对这些庶务并不感兴趣,只要人抓了就行,他真正感兴趣的,是锦衣卫这次抄家,抄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