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后
东山县庄子上,这几天,李承乾在庄子上也没有什么事了,因此,就一直侍奉在李二陛下的身边儿,但是在闲暇的时候,也在想朝中的事儿。
不能去做归不能去做,总是可以思索的,而且,在这里,他比较闲散,甚至比在宫中的时候,思绪还要清楚。
“临安。”李承乾唤了一声。
“奴婢在。”临安上前一步。
“你亲自回长安,去大理寺,交代狄仁杰办件事。”李承乾说道:“现在看看日子也差不多了,大理寺牢房里的那两个,可以处置了,关于前段时间在牢房里发生的任何事,朕不想再外头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是,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将此事办好。”临安说道。
临安知道要处置的那两个人是谁,那就是来俊臣和索元礼,至于在牢房之中发生的事情,应该就是晋阳公主将玄公给带走的事了吧,陛下要隐瞒那件事,不想让晋阳公主假传圣旨的事儿传出去,既然陛下已经放下这件事了,而且还有太上皇开口,那即便是晋阳公主殿下的那张圣旨是假的,陛下也要给他坐实成真的。
临安领了旨意之后,带了两个护卫,离开了庄子上,直接奔着长安大理寺去了。
大理寺之中,狄仁杰倒是也想着牢房里的那两位要该处置了,但是没有朝廷的旨意,他不敢妄动。
只有来俊臣和索元礼死了,他才能放心下来。
“大人,陛下身边儿的临安相公来大理寺了,就在前厅等着要见您呢。”书房外头,大理寺的官吏站在门口禀报道。
“好,本官马上过去。”狄仁杰回应道。
临安到大理寺来?做什么?难不成是要将来俊臣给带走询问关于晋阳公主殿下的事儿?
心里怀揣着忐忑,狄仁杰来到了前厅。
“临安相公。”狄仁杰见到了临安之后,拱手打招呼。
“狄大人。”临安也拱手回礼:“这回来,咱家是替陛下来给狄大人带个消息的。”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狄仁杰询问道。
临安给狄仁杰使了个眼色,狄仁杰心领神会,将厅中所有的人都禀退了下去。
临安见到屋子里没有旁人了,这才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让狄大人,处理了牢房里的两个人,现在也已经到秋后了,时间也差不多了,牢房里那两位,是死罪,活不成了,但是有一点,前一段时间牢房里的事情,就仅仅限于牢房里了,莫要从牢房里带出来。”
狄仁杰闻言,想了想,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不想让人过多的知道知道晋阳公主的消息?
那晋阳公主的那道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
因为仅仅三天的时间,公主殿下根本就没有到庄子上去啊。
那道圣旨,是真是假,狄仁杰也分辨不出来,因为自从李二陛下到了庄子上之后,狄仁杰就再也没有见过李二陛下的笔迹了,若是按照李二陛下先前在皇宫里的时候,那时候的笔记来看,那那道圣旨上的字迹,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至于上面加盖的印章,狄仁杰也没有分辨出来。
不过,若是狄仁杰找了**的行家来看的话,可能就知道,那章,是个什么材料了,但是狄仁杰哪儿会去研究的这么仔细?
所以,那道圣旨在旁人眼中,就是真假难辨了。
“好,本官知道了。”狄仁杰说道:“有劳相公特意跑这一趟了。”
临安笑了笑,说道:“为陛下办事,不辛苦,不过这一趟,咱家跑的也值得,狄大人应当懂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的确如此,牢房之中的两个人一死,这件事,陛下说圆就圆过去了。
至于两人的死法,原本是判了斩首的,但是人进到牢房之中,是个什么样的死法,就不是原本的判决说的算了。
原先狄仁杰是不屑于弄这种手段的,但是现在不同了。
狄仁杰也不完全是个迂腐之人。
“如此的话,咱家也就没什么事儿了,剩下的,就交给狄大人处理了,咱家就先回庄子上去伺候陛下了,等狄大人这边事情做完之后,还请狄大人写道折子,上奏到朝廷,顺便派人到庄子上,给咱家送个信儿,咱家也好给陛下回复。”临安说道。
狄仁杰拱了拱手:“临安相公放心,本官送送临安相公。”
“狄大人公务繁忙,还是留步吧,对了,因为朝廷的旨意,最近若是长安城有书生闹事的话,还请狄大人在大理寺这边,多多注意了。”
“好,此乃分内之事,临安相公放心就是。”狄仁杰说道。
“嗯,如此的话,咱家也能放心回庄子上,跟陛下交差了。”临安说道:“狄大人留步,咱家就先告辞了。”
“临安相公慢走。”狄仁杰站在厅中,拱手相送。
等到临安离开之后,狄仁杰收拾了一番,去了大理寺的牢房。
这一趟过后,估计有段时间,自己就不用到这边来了。
到了牢房,进了牢房里头,狄仁杰站在了来俊臣的牢房门口。
“狄大人是来看在下的?”来俊臣问道。
狄仁杰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看狄大人的这般模样,应该是来送在下和索元礼一同上路了。”来俊臣说道。
“你很聪明。”狄仁杰说道。
来俊臣闻言一笑,这算是夸奖呢?还算是对他如今这般下场的讽刺呢?
“承蒙狄大人给句好话了。”来俊臣笑道:“在下不是聪明,在下是自作聪明了啊,在许多人严重,大概就是如此吧,这人啊,不怕他傻,也不怕他聪明,但是就怕他自作聪明啊,在下栽了,栽在了自己的手里。”
人之将死,感悟也就多了起来。
“奉陛下之命,来给你们两人一个了断,原本你们两人的判决是斩首,但是本官想,给两位留个全尸。”狄仁杰说道。
“狄大人会这般好心?”来俊臣笑问道:“当初在朝堂上,在下可是连带着狄大人一同给牵扯进去了啊,还害的狄大人受牢狱之灾。”
大唐第一少
不能去做归不能去做,总是可以思索的,而且,在这里,他比较闲散,甚至比在宫中的时候,思绪还要清楚。
“临安。”李承乾唤了一声。
“奴婢在。”临安上前一步。
“你亲自回长安,去大理寺,交代狄仁杰办件事。”李承乾说道:“现在看看日子也差不多了,大理寺牢房里的那两个,可以处置了,关于前段时间在牢房里发生的任何事,朕不想再外头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是,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将此事办好。”临安说道。
临安知道要处置的那两个人是谁,那就是来俊臣和索元礼,至于在牢房之中发生的事情,应该就是晋阳公主将玄公给带走的事了吧,陛下要隐瞒那件事,不想让晋阳公主假传圣旨的事儿传出去,既然陛下已经放下这件事了,而且还有太上皇开口,那即便是晋阳公主殿下的那张圣旨是假的,陛下也要给他坐实成真的。
临安领了旨意之后,带了两个护卫,离开了庄子上,直接奔着长安大理寺去了。
大理寺之中,狄仁杰倒是也想着牢房里的那两位要该处置了,但是没有朝廷的旨意,他不敢妄动。
只有来俊臣和索元礼死了,他才能放心下来。
“大人,陛下身边儿的临安相公来大理寺了,就在前厅等着要见您呢。”书房外头,大理寺的官吏站在门口禀报道。
“好,本官马上过去。”狄仁杰回应道。
临安到大理寺来?做什么?难不成是要将来俊臣给带走询问关于晋阳公主殿下的事儿?
心里怀揣着忐忑,狄仁杰来到了前厅。
“临安相公。”狄仁杰见到了临安之后,拱手打招呼。
“狄大人。”临安也拱手回礼:“这回来,咱家是替陛下来给狄大人带个消息的。”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狄仁杰询问道。
临安给狄仁杰使了个眼色,狄仁杰心领神会,将厅中所有的人都禀退了下去。
临安见到屋子里没有旁人了,这才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让狄大人,处理了牢房里的两个人,现在也已经到秋后了,时间也差不多了,牢房里那两位,是死罪,活不成了,但是有一点,前一段时间牢房里的事情,就仅仅限于牢房里了,莫要从牢房里带出来。”
狄仁杰闻言,想了想,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不想让人过多的知道知道晋阳公主的消息?
那晋阳公主的那道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
因为仅仅三天的时间,公主殿下根本就没有到庄子上去啊。
那道圣旨,是真是假,狄仁杰也分辨不出来,因为自从李二陛下到了庄子上之后,狄仁杰就再也没有见过李二陛下的笔迹了,若是按照李二陛下先前在皇宫里的时候,那时候的笔记来看,那那道圣旨上的字迹,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至于上面加盖的印章,狄仁杰也没有分辨出来。
不过,若是狄仁杰找了**的行家来看的话,可能就知道,那章,是个什么材料了,但是狄仁杰哪儿会去研究的这么仔细?
所以,那道圣旨在旁人眼中,就是真假难辨了。
“好,本官知道了。”狄仁杰说道:“有劳相公特意跑这一趟了。”
临安笑了笑,说道:“为陛下办事,不辛苦,不过这一趟,咱家跑的也值得,狄大人应当懂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的确如此,牢房之中的两个人一死,这件事,陛下说圆就圆过去了。
至于两人的死法,原本是判了斩首的,但是人进到牢房之中,是个什么样的死法,就不是原本的判决说的算了。
原先狄仁杰是不屑于弄这种手段的,但是现在不同了。
狄仁杰也不完全是个迂腐之人。
“如此的话,咱家也就没什么事儿了,剩下的,就交给狄大人处理了,咱家就先回庄子上去伺候陛下了,等狄大人这边事情做完之后,还请狄大人写道折子,上奏到朝廷,顺便派人到庄子上,给咱家送个信儿,咱家也好给陛下回复。”临安说道。
狄仁杰拱了拱手:“临安相公放心,本官送送临安相公。”
“狄大人公务繁忙,还是留步吧,对了,因为朝廷的旨意,最近若是长安城有书生闹事的话,还请狄大人在大理寺这边,多多注意了。”
“好,此乃分内之事,临安相公放心就是。”狄仁杰说道。
“嗯,如此的话,咱家也能放心回庄子上,跟陛下交差了。”临安说道:“狄大人留步,咱家就先告辞了。”
“临安相公慢走。”狄仁杰站在厅中,拱手相送。
等到临安离开之后,狄仁杰收拾了一番,去了大理寺的牢房。
这一趟过后,估计有段时间,自己就不用到这边来了。
到了牢房,进了牢房里头,狄仁杰站在了来俊臣的牢房门口。
“狄大人是来看在下的?”来俊臣问道。
狄仁杰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看狄大人的这般模样,应该是来送在下和索元礼一同上路了。”来俊臣说道。
“你很聪明。”狄仁杰说道。
来俊臣闻言一笑,这算是夸奖呢?还算是对他如今这般下场的讽刺呢?
“承蒙狄大人给句好话了。”来俊臣笑道:“在下不是聪明,在下是自作聪明了啊,在许多人严重,大概就是如此吧,这人啊,不怕他傻,也不怕他聪明,但是就怕他自作聪明啊,在下栽了,栽在了自己的手里。”
人之将死,感悟也就多了起来。
“奉陛下之命,来给你们两人一个了断,原本你们两人的判决是斩首,但是本官想,给两位留个全尸。”狄仁杰说道。
“狄大人会这般好心?”来俊臣笑问道:“当初在朝堂上,在下可是连带着狄大人一同给牵扯进去了啊,还害的狄大人受牢狱之灾。”
大唐第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