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
五名相国已经坐,今天他们将讨论宗正寺卿赵初提出的一个议案,赵初建议恢复皇商制度或者准许宗室直接经商,实际,宗室经商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从隋唐时代开始是朝常常讨论的话题,时禁时松,朝廷财政紧张时,为了减轻朝廷负担,会默许宗室皇族以代理人的名义经商。
而当社会矛盾激化时,又会禁止宗室皇族经商,防止他们与民争利,而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却是在皇权日渐衰落情况下,朝廷为了进一步削减皇室开支。
五名相国都有一种默契,他们同属官集团,代表着大宋最强大的势力,在抑制皇权方面,他们和李延庆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场面,他们会赞颂明君,会追思先帝的宽和,但如果真让赵构再复活过来,他们却未必愿意了。
说到底,自身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维护相权,抑制皇权,这才是他们利益的保证,所以今天商讨准许宗室经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们心知肚明,给宗室一条出路,让宗室泯于世俗。
范致虚对众人道:“我个人并不反对宗室经商,现在皇室开支只是为了维持皇宫嫔妃生活,事实,年初放了一批宫女宦官出宫后,皇宫内宫人的数量已不到六百人,可算这样,宗室的开销每年还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这个开支虽然朝廷能承受,但有些开支其实并不需要,如宗室,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真正用在皇宫的支出只有五十万两,另外百万两都是补贴给各亲王帝姬的,目前一共有六十四名亲王和帝姬领取补贴,平均下来,每人每年七千两银子,但他们真是靠这七千两银子生活吗?其实不然,他们自己庄园每年的收入可远不止这个数,所以我认为,每年百万两银子的补贴其实流于形式了。”
范致虚的言外之意,是要取消这每年百万两银子的补贴。
郑望之道:“取消宗室的补贴,我原则是同意的,但也不能一刀切,对于未成年宗室,补贴还是应该保留,等他们成年后,给于一定的土地财产,补贴可以取消了。”
高深接口道:“这个未成年的范围太广,据我所知,几乎每个亲王家都有孩童,难道他们也要给补贴?宗室成年后给一笔财产,难道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一直拥有这个特权吗?”
“高相公误会我的意思了。”
郑望之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未成年皇室只限于先帝子女,王子给一笔财产,帝姬给一笔嫁妆,然后此结束,至于他们的子女,是今天我们商议的内容了。”
众人点点头,对未成年皇子帝姬继续补贴,这个大家都没有异议。
一旁李纲笑道:“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其实是把一些规矩定下来,未成年皇子帝姬继续补贴,可以!但每月补贴多少?将来他们成年或者出嫁,又一次性给多少?这些标准要定下来。”
曹俨也补充道:“事实,皇子经商早已是公开事实,大家可能不知道,西湖边景元大酒楼的东主,是景王赵杞,另外,景王在常州还拥有两座庄园,占地三千顷,每年获得佃租收入至少二十万贯,加他的酒楼和其他产业的收入,每年收入不低于五十万贯。
还有病逝在燕山府的郓王赵楷,他留给儿子的产业也十分可观,每年收入也不下数十万贯,其他我不一一列举了,但我可以肯定,几乎每一个皇子都有可观的产业,或者商业,或者田庄,更多是两者皆占。”
众人沉默了,大家都意识到一个问题,既然皇子经商已经事实存在,现在通过一个决议取消他们的补贴,这无疑会引起皇族的强烈不满。
这时,范致虚缓缓道:“摄政王的意思是以权换利,随着原及河北的收复,皇族想要拿回他们从前的土地房产,必须有先决条件,放弃爵位,可以把财产返还给他们。”
这才是范致虚召开这次议事的真正目的,削爵。
..........
五名相国商议了一个午,终于敲定出了一个方案框架,一些原则确定下来了,如取消特权,放名换利等等。
入夜,范致虚负手望着窗外的庭院久久沉思,他心里谁都清楚,今天这个议案虽然是宗正寺卿赵初提出,但其实是李延庆的意思。
议案名义是准许皇子经商,可实际是为了消除宗室对目前制度的威胁,李延庆的好手段啊!
在这个节点提出方案,原即将收复,宗室皇族必然会提出收回他们的田庄财产,这种情况下,宗室要做出选择了,要么放弃头的王爵,要么失去田庄土地。
这时,范致虚的儿子范麟低声道:“父亲,这是在变相削藩吗?”
范致虚摇摇头,“削藩谈不,宗室本身已经无权无势,只能说是李延庆为将来位做准备。”
范麟大吃一惊,“李延庆会位吗?”
范致虚笑了笑,“他不位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他儿子,再过几十年,天下人把赵氏皇族忘得差不多了,李延庆的儿子再接他的位子,大家也觉得顺理成章,相反,突然冒出一个赵氏皇帝来,大家反而会不习惯。”
“难道朝没有人反对吗?”
范致虚在自己位子坐下,淡淡笑道:“如果是五十年前,李延庆这样干,那肯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没人会支持他,光唾沫都会把他淹死,但靖康之耻,大宋半壁江山沦落,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读书人,数千万人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在大家心,赵家已经灭亡了。
所以李延庆做了摄政王,除了宗室外,朝廷和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为什么?这是主要原因,大家都对赵家失望透顶。当然,这和李延庆手握军权有关。”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父亲没说吧!”范麟小声道。
范致虚沉默片刻道:“有些话不能说,只能藏在心,算你是我儿子,我也不能说出来,你明白吗?”
范麟点点头,“孩儿明白了!”
“去吧!我还要考虑一些事情。”
“孩儿告辞!”范麟行一礼退下去了。
范致虚目光变得复杂起来,没有说出来的真正原因是李延庆和官集团达成了妥协,这才是李延庆能够执政的根基。
.........
夜色,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修街的一座府宅前,这里是景王赵杞的府宅,占地约十亩,属于官宅,赵杞被金兵释放后,一直隐居在这里,十分低调。
赵佶的儿子被金兵掳走后,都被送去了黄龙府的苦寒之地,让他们自己修屋造房,缺衣少食,受尽了折磨,几个冬天让不少人都病死在那里,像郓王赵楷、肃王赵枢、祁王赵模、徐王赵棣等等,活着回来的都性格大变,变得异常低调。
从车里出来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此人也是宗室,是神宗皇帝的十四子赵偲,被封为越王,今天午,知政堂决定的草案交给宗正寺,让宗正寺给各家亲王看一看,征求意见,然后会正式通过实施。
赵偲是为此事来找景王赵杞,这个草案涉及到他的切身利益,他怎么能不着急。
片刻,一名家人把他领到书房内坐下,外面响起脚步声,赵杞笑着走了进来,“皇叔来了,稀客啊!”
“我现在没有心思和你开玩笑,你快坐下吧!”
赵杞进来坐下,一名侍女给了他们了茶,赵偲挥挥手,让侍女退下,他压低声音道:“宗室寺的那份决议,你看了吗?”
“小侄已经看过了!”
“你不觉得他们做得太过分吗?你父皇尸骨未寒,他们对宗室动手了,居然要削掉宗室补贴,几千两银子也算了,但他们居然还要除爵,这天下还是赵宋江山吗?”
赵杞喝了口茶笑道:“那皇叔打算怎么办?拉一支军队造反?”
“你不要说这种没意义的话,我们当然不可能造反,但我们的利益要靠自己来争取,我们是宗室,怎么能把王爵交出去,我们应该联合起来,集体抵制朝廷这种无理决定。”
从隋唐时代开始是朝常常讨论的话题,时禁时松,朝廷财政紧张时,为了减轻朝廷负担,会默许宗室皇族以代理人的名义经商。
而当社会矛盾激化时,又会禁止宗室皇族经商,防止他们与民争利,而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却是在皇权日渐衰落情况下,朝廷为了进一步削减皇室开支。
五名相国都有一种默契,他们同属官集团,代表着大宋最强大的势力,在抑制皇权方面,他们和李延庆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场面,他们会赞颂明君,会追思先帝的宽和,但如果真让赵构再复活过来,他们却未必愿意了。
说到底,自身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维护相权,抑制皇权,这才是他们利益的保证,所以今天商讨准许宗室经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们心知肚明,给宗室一条出路,让宗室泯于世俗。
范致虚对众人道:“我个人并不反对宗室经商,现在皇室开支只是为了维持皇宫嫔妃生活,事实,年初放了一批宫女宦官出宫后,皇宫内宫人的数量已不到六百人,可算这样,宗室的开销每年还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这个开支虽然朝廷能承受,但有些开支其实并不需要,如宗室,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真正用在皇宫的支出只有五十万两,另外百万两都是补贴给各亲王帝姬的,目前一共有六十四名亲王和帝姬领取补贴,平均下来,每人每年七千两银子,但他们真是靠这七千两银子生活吗?其实不然,他们自己庄园每年的收入可远不止这个数,所以我认为,每年百万两银子的补贴其实流于形式了。”
范致虚的言外之意,是要取消这每年百万两银子的补贴。
郑望之道:“取消宗室的补贴,我原则是同意的,但也不能一刀切,对于未成年宗室,补贴还是应该保留,等他们成年后,给于一定的土地财产,补贴可以取消了。”
高深接口道:“这个未成年的范围太广,据我所知,几乎每个亲王家都有孩童,难道他们也要给补贴?宗室成年后给一笔财产,难道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要一直拥有这个特权吗?”
“高相公误会我的意思了。”
郑望之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未成年皇室只限于先帝子女,王子给一笔财产,帝姬给一笔嫁妆,然后此结束,至于他们的子女,是今天我们商议的内容了。”
众人点点头,对未成年皇子帝姬继续补贴,这个大家都没有异议。
一旁李纲笑道:“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其实是把一些规矩定下来,未成年皇子帝姬继续补贴,可以!但每月补贴多少?将来他们成年或者出嫁,又一次性给多少?这些标准要定下来。”
曹俨也补充道:“事实,皇子经商早已是公开事实,大家可能不知道,西湖边景元大酒楼的东主,是景王赵杞,另外,景王在常州还拥有两座庄园,占地三千顷,每年获得佃租收入至少二十万贯,加他的酒楼和其他产业的收入,每年收入不低于五十万贯。
还有病逝在燕山府的郓王赵楷,他留给儿子的产业也十分可观,每年收入也不下数十万贯,其他我不一一列举了,但我可以肯定,几乎每一个皇子都有可观的产业,或者商业,或者田庄,更多是两者皆占。”
众人沉默了,大家都意识到一个问题,既然皇子经商已经事实存在,现在通过一个决议取消他们的补贴,这无疑会引起皇族的强烈不满。
这时,范致虚缓缓道:“摄政王的意思是以权换利,随着原及河北的收复,皇族想要拿回他们从前的土地房产,必须有先决条件,放弃爵位,可以把财产返还给他们。”
这才是范致虚召开这次议事的真正目的,削爵。
..........
五名相国商议了一个午,终于敲定出了一个方案框架,一些原则确定下来了,如取消特权,放名换利等等。
入夜,范致虚负手望着窗外的庭院久久沉思,他心里谁都清楚,今天这个议案虽然是宗正寺卿赵初提出,但其实是李延庆的意思。
议案名义是准许皇子经商,可实际是为了消除宗室对目前制度的威胁,李延庆的好手段啊!
在这个节点提出方案,原即将收复,宗室皇族必然会提出收回他们的田庄财产,这种情况下,宗室要做出选择了,要么放弃头的王爵,要么失去田庄土地。
这时,范致虚的儿子范麟低声道:“父亲,这是在变相削藩吗?”
范致虚摇摇头,“削藩谈不,宗室本身已经无权无势,只能说是李延庆为将来位做准备。”
范麟大吃一惊,“李延庆会位吗?”
范致虚笑了笑,“他不位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他儿子,再过几十年,天下人把赵氏皇族忘得差不多了,李延庆的儿子再接他的位子,大家也觉得顺理成章,相反,突然冒出一个赵氏皇帝来,大家反而会不习惯。”
“难道朝没有人反对吗?”
范致虚在自己位子坐下,淡淡笑道:“如果是五十年前,李延庆这样干,那肯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没人会支持他,光唾沫都会把他淹死,但靖康之耻,大宋半壁江山沦落,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读书人,数千万人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在大家心,赵家已经灭亡了。
所以李延庆做了摄政王,除了宗室外,朝廷和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为什么?这是主要原因,大家都对赵家失望透顶。当然,这和李延庆手握军权有关。”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父亲没说吧!”范麟小声道。
范致虚沉默片刻道:“有些话不能说,只能藏在心,算你是我儿子,我也不能说出来,你明白吗?”
范麟点点头,“孩儿明白了!”
“去吧!我还要考虑一些事情。”
“孩儿告辞!”范麟行一礼退下去了。
范致虚目光变得复杂起来,没有说出来的真正原因是李延庆和官集团达成了妥协,这才是李延庆能够执政的根基。
.........
夜色,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修街的一座府宅前,这里是景王赵杞的府宅,占地约十亩,属于官宅,赵杞被金兵释放后,一直隐居在这里,十分低调。
赵佶的儿子被金兵掳走后,都被送去了黄龙府的苦寒之地,让他们自己修屋造房,缺衣少食,受尽了折磨,几个冬天让不少人都病死在那里,像郓王赵楷、肃王赵枢、祁王赵模、徐王赵棣等等,活着回来的都性格大变,变得异常低调。
从车里出来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此人也是宗室,是神宗皇帝的十四子赵偲,被封为越王,今天午,知政堂决定的草案交给宗正寺,让宗正寺给各家亲王看一看,征求意见,然后会正式通过实施。
赵偲是为此事来找景王赵杞,这个草案涉及到他的切身利益,他怎么能不着急。
片刻,一名家人把他领到书房内坐下,外面响起脚步声,赵杞笑着走了进来,“皇叔来了,稀客啊!”
“我现在没有心思和你开玩笑,你快坐下吧!”
赵杞进来坐下,一名侍女给了他们了茶,赵偲挥挥手,让侍女退下,他压低声音道:“宗室寺的那份决议,你看了吗?”
“小侄已经看过了!”
“你不觉得他们做得太过分吗?你父皇尸骨未寒,他们对宗室动手了,居然要削掉宗室补贴,几千两银子也算了,但他们居然还要除爵,这天下还是赵宋江山吗?”
赵杞喝了口茶笑道:“那皇叔打算怎么办?拉一支军队造反?”
“你不要说这种没意义的话,我们当然不可能造反,但我们的利益要靠自己来争取,我们是宗室,怎么能把王爵交出去,我们应该联合起来,集体抵制朝廷这种无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