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一花谢了一花开(三)
尽管都瞧见了太宗明显有些不对,可跪在地上的诸般人等却是都不敢上前探个虚实,无奈之下,李恪也只能是壮着胆子给赵如海使了个眼神,示意其去试探上一回。
“陛下,陛下。”
这一见李恪有所暗示,赵如海也自有些心慌意乱,可自忖自家乃是太宗贴身之人,于此时上前唤上几声似乎也不算违逆,一念及此,赵如海也就没再多犹豫,小心翼翼地凑到了榻边,低低地轻唤了两声,待得见太宗根本没半点反应,顿时便有些慌了神,赶忙伸手探了下太宗的鼻息,立马便察觉到太宗赫然已是去了,当即便乱了方寸,扯着嗓子便哀嚎了起来:“啊,陛下薨了啊,陛下……”
“啊,父皇啊,父皇,您……”
赵如海这么一嚎啕,李恪也自心慌不已,连想都不曾细想,紧着便也要跟着嚎哭上一番。
“快,快传太医!”
尽管赵如海说太宗薨了,可到底是不是真薨了却尚难说得很,万一要是太宗只是昏迷,似李恪这等身份,若是乱嚎啕,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陈子明自然不能让李恪犯下这等低级错误,这便紧着跳了起来,厉声便断喝了一嗓子,声浪之大,顿时便将李恪的哭声强行掩盖了下来。
“刘医正,父皇他……”
太宗近来病重,随时都有太医在寝宫外候着,陈子明这么一声断喝之下,立马便见十数名太医一拥而进,七手八脚地围着太宗进行急救,而李恪也趁此机会赶紧收了声,踱到一旁,紧张地等待着,直到见太医院医正刘坤远满面沉痛地行了过来,他方才紧着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殿下节哀,陛下已龙归大海了。”
见得李恪有问,刘坤远自不敢稍有怠慢,但见其满脸沉痛之色地摇了摇头,语调艰涩地道出了太宗已逝去之事实。
“父皇,父皇啊,您怎么就这么去了啊,这叫儿臣如何活啊,父皇……”
一听太宗已去,李恪心中的伤感顿时便狂涌了起来,也没再理会刘坤远,疾步抢到了榻前,哭天抢地地便嚎啕了起来,一见及此,寝宫中的诸般人等自是都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是真悲痛还是假悲痛,嚎啕大哭都是必不可少之事。
“止哀!”
众人皆哭,陈子明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是真的在哭罢了,身为女婿与臣下,陈子明这些年来可是没少受太宗的恩宠,对这位雄才大略的明君之逝,陈子明自是悲痛得很,然则他到底是实际上的首辅大臣,此时此刻却是不敢让悲痛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哭啼了一番之后,便即端出了宰辅的架势,中气十足地断喝了一嗓子。
“子明,小王,小王心疼啊,父皇他走了啊,小王……”
陈子明方才刚征战归来,身上的甲胄依旧染着血,他这么一声断喝中煞气自是浓烈得惊人,诸般人等自是都不敢违逆,齐齐收了声,唯有李恪一人还在哀哀切切地哭啼个不休,只是声音却明显小了不老少。
“殿下,请恕下官失礼了,如今陛下既去,遗诏也自该宣了,还请殿下节哀,随下官等前往两仪殿议事。”
尽管大局已定,可在遗诏宣布之前,一切都还存着变数,此时此刻还不到彻底松懈下来之时分,对此,陈子明自是心中有数得很,也没管李恪是何等表情,面色凝重地便提议了一句道。
“唉,小王心已乱,就请子明安排了去便好,父皇啊,父皇……”
宣遗诏乃是眼下最要紧之事,此一条,李恪也自清楚得很,只是身为人子,这会儿他却是不能亲自出面谈及此事的,也就只能是将事情全都推给了陈子明,至于他自己么,则是依旧哀切地恸哭个不休。
“下官遵命,诸公对此可有甚异议么?”
李恪既是发了话,陈子明自是不会有甚含糊,先是恭谨地领了令,而后方才环视了一下其余三位宰辅,面色冷峻地发问了一句道。
“请陈大人主持其事,我等皆无异议。”
主持遗诏宣布大典乃是极高之荣耀,众宰辅们自不会不为之眼热,问题是大家伙都知道断难争得过陈子明,自也就只能是齐齐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赵公公,陛下遗诏可在?”
陈子明要的也就只是诸位同僚的表态而已,至于他们心中作何想法么,他却是根本不在乎,也懒得去理会,紧着便将问题砸向了兀自在抹泪不已的赵如海。
“回陈大人的话,遗诏副本就在那边的龙案上搁着,正本尚在两仪殿的牌匾后头。”
赵如海跟随了太宗大半辈子,从太宗还是秦王时起,便已是太宗身边的听用之人,对遗诏所在自是清楚得很,此际听得陈子明见问,又哪敢稍有迁延,赶忙抹了把泪,恭谨地应答了一番。
“扶好殿下,诸公且随陈某一道去两仪殿好了。”
赵如海话音方落,陈子明已是大步行到了榻边的龙案处,伸出双手,将遗诏捧了起来,而是环视了下诸般人等,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便下了令。
“陈大人,请!”
见得陈子明如此当仁不让地要主持遗诏宣布大典,崔仁师等人心中虽不免有些个犯嘀咕,可也没敢真跟陈子明争,彼此对视了几眼之后,也只能是齐齐摆手道了请……
“吴王殿下驾到!”
李恪以及几位宰辅们前去承庆殿面见太宗已是多时,却迟迟不见内里有消息传回,诸般朝臣们自不免便都有些犯猜疑,私下乱议也就是不免之事了的,于是乎,满大殿里的声音噪杂得有若开了锅的水一般,当真闹腾得个够呛,然则随着一声尖细的喝道声响了起来,所有人等立马齐刷刷地住了口,紧着便按品阶高下排好了队。
“陛下已龙归大海,举哀!”
群臣们这才刚站好队,就见几名小宦官已搀扶着流泪不止的李恪当先从后殿转了出来,众朝臣们见状,顿时便起了阵骚乱,嘤嘤嗡嗡声噪杂成了一片,然则随后行出的陈子明却并未理会,直到李恪在前墀旁站定,陈子明方才环视了下面色各异的诸般臣工们,面无表情地断喝了一嗓子。
“呜呜……”
“陛下啊,陛下!”
“陛下怎么就这么去了啊……”
……
陈子明这等言语一出,满殿朝臣们当即便全都慌了神,片刻的死寂之后,恸哭声便已是就此响了起来。
“止哀,取遗诏!”
陪着众人又好生恸哭了一番之后,陈子明这才将捧在胸前的遗诏副本往上一举,声线冷厉地断喝了一声,刹那间,原本正自哀嚎不已的朝臣们立马全都收了声,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死盯着陈子明手中的遗诏,很显然,相比于哀悼太宗的逝去来说,新君的册立方才是朝臣们真正关心之事。
“陈大人,遗诏正本在此,请大人主持对比。”
随着陈子明一声令下,赵如海紧着便指挥几名小宦官取来了梯子,靠上了两仪殿的牌匾,从后头取出了个木匣子,恭谨万分地递交到了陈子明的面前。
“殷大人,崔大人,请开锁。”
陈子明并未去接木匣子,也不曾对赵如海的请示有所表示,而是侧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殷元与崔仁师,语调淡然地提请了一句道。
照着遗诏宣布之章程,装着遗诏正本的密匣子有着三把锁匙,唯有这三把锁匙同时启用,方才能打开密匣子,缺一都不行,个中一把由太宗亲自掌握,另两把则交由中书省与门下省保管,至于正副本的对比则须得由所有宰辅一齐确认之后,方才可以生效,其中容不得半点的差错。
“对比完毕,正副本完全吻合一致,遗诏有效。”
一番紧急的比对之后,四名宰辅以及赵如海都一致认同了遗诏的内容无误,至此,身为大典主持人的陈子明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高声宣布了比对之结果。
“圣天子有诏曰:皇三子吴王李恪公勤俭让,深得朕心,着即承继大统,以安天下,钦此!”
遗诏很短,拢共也就只有一句话而已,随着赵如海的朗诵,满殿朝臣们尽皆听得个分明无比,至此,继承人之谜团已是彻底揭开。
“父皇啊,您这么一走,却将如此重担交托给儿臣,让儿臣如何承受得起啊,父皇,您怎么就这么走了啊……”
遗诏这么一宣,李恪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松了下来,只是这当口上,他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流露,更不敢就这么领旨谢了恩,而是紧着便又嚎啕了起来,做出了百般退让之状。
“恭请新君继位!”
“恭请新君继位!”
“恭请新君继位!”
……
李恪嚎啕大哭以及退让之言皆是题中应有之意,而陈子明再三催请也同样如此,到了末了,群臣们跟着齐声催请了起来。
“哎,小王本是愚鲁之辈,偏偏父皇却生生将这等社稷重担相托,朕虽忐忑,却也只能兢业而为了,望卿等能助朕一臂之力,以全朕之孝心。”
诸般臣工们催请再三之后,李恪终于是停止了哭泣,一压手,示意众朝臣们安静下来,而后么,作出一派不甚情愿状地便扯了一大通,只是说着说着,便已是悄然将“小王”的自称换成了“朕”字。
“陛下,陛下。”
这一见李恪有所暗示,赵如海也自有些心慌意乱,可自忖自家乃是太宗贴身之人,于此时上前唤上几声似乎也不算违逆,一念及此,赵如海也就没再多犹豫,小心翼翼地凑到了榻边,低低地轻唤了两声,待得见太宗根本没半点反应,顿时便有些慌了神,赶忙伸手探了下太宗的鼻息,立马便察觉到太宗赫然已是去了,当即便乱了方寸,扯着嗓子便哀嚎了起来:“啊,陛下薨了啊,陛下……”
“啊,父皇啊,父皇,您……”
赵如海这么一嚎啕,李恪也自心慌不已,连想都不曾细想,紧着便也要跟着嚎哭上一番。
“快,快传太医!”
尽管赵如海说太宗薨了,可到底是不是真薨了却尚难说得很,万一要是太宗只是昏迷,似李恪这等身份,若是乱嚎啕,那可是要出大问题的,陈子明自然不能让李恪犯下这等低级错误,这便紧着跳了起来,厉声便断喝了一嗓子,声浪之大,顿时便将李恪的哭声强行掩盖了下来。
“刘医正,父皇他……”
太宗近来病重,随时都有太医在寝宫外候着,陈子明这么一声断喝之下,立马便见十数名太医一拥而进,七手八脚地围着太宗进行急救,而李恪也趁此机会赶紧收了声,踱到一旁,紧张地等待着,直到见太医院医正刘坤远满面沉痛地行了过来,他方才紧着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殿下节哀,陛下已龙归大海了。”
见得李恪有问,刘坤远自不敢稍有怠慢,但见其满脸沉痛之色地摇了摇头,语调艰涩地道出了太宗已逝去之事实。
“父皇,父皇啊,您怎么就这么去了啊,这叫儿臣如何活啊,父皇……”
一听太宗已去,李恪心中的伤感顿时便狂涌了起来,也没再理会刘坤远,疾步抢到了榻前,哭天抢地地便嚎啕了起来,一见及此,寝宫中的诸般人等自是都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是真悲痛还是假悲痛,嚎啕大哭都是必不可少之事。
“止哀!”
众人皆哭,陈子明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是真的在哭罢了,身为女婿与臣下,陈子明这些年来可是没少受太宗的恩宠,对这位雄才大略的明君之逝,陈子明自是悲痛得很,然则他到底是实际上的首辅大臣,此时此刻却是不敢让悲痛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哭啼了一番之后,便即端出了宰辅的架势,中气十足地断喝了一嗓子。
“子明,小王,小王心疼啊,父皇他走了啊,小王……”
陈子明方才刚征战归来,身上的甲胄依旧染着血,他这么一声断喝中煞气自是浓烈得惊人,诸般人等自是都不敢违逆,齐齐收了声,唯有李恪一人还在哀哀切切地哭啼个不休,只是声音却明显小了不老少。
“殿下,请恕下官失礼了,如今陛下既去,遗诏也自该宣了,还请殿下节哀,随下官等前往两仪殿议事。”
尽管大局已定,可在遗诏宣布之前,一切都还存着变数,此时此刻还不到彻底松懈下来之时分,对此,陈子明自是心中有数得很,也没管李恪是何等表情,面色凝重地便提议了一句道。
“唉,小王心已乱,就请子明安排了去便好,父皇啊,父皇……”
宣遗诏乃是眼下最要紧之事,此一条,李恪也自清楚得很,只是身为人子,这会儿他却是不能亲自出面谈及此事的,也就只能是将事情全都推给了陈子明,至于他自己么,则是依旧哀切地恸哭个不休。
“下官遵命,诸公对此可有甚异议么?”
李恪既是发了话,陈子明自是不会有甚含糊,先是恭谨地领了令,而后方才环视了一下其余三位宰辅,面色冷峻地发问了一句道。
“请陈大人主持其事,我等皆无异议。”
主持遗诏宣布大典乃是极高之荣耀,众宰辅们自不会不为之眼热,问题是大家伙都知道断难争得过陈子明,自也就只能是齐齐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赵公公,陛下遗诏可在?”
陈子明要的也就只是诸位同僚的表态而已,至于他们心中作何想法么,他却是根本不在乎,也懒得去理会,紧着便将问题砸向了兀自在抹泪不已的赵如海。
“回陈大人的话,遗诏副本就在那边的龙案上搁着,正本尚在两仪殿的牌匾后头。”
赵如海跟随了太宗大半辈子,从太宗还是秦王时起,便已是太宗身边的听用之人,对遗诏所在自是清楚得很,此际听得陈子明见问,又哪敢稍有迁延,赶忙抹了把泪,恭谨地应答了一番。
“扶好殿下,诸公且随陈某一道去两仪殿好了。”
赵如海话音方落,陈子明已是大步行到了榻边的龙案处,伸出双手,将遗诏捧了起来,而是环视了下诸般人等,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便下了令。
“陈大人,请!”
见得陈子明如此当仁不让地要主持遗诏宣布大典,崔仁师等人心中虽不免有些个犯嘀咕,可也没敢真跟陈子明争,彼此对视了几眼之后,也只能是齐齐摆手道了请……
“吴王殿下驾到!”
李恪以及几位宰辅们前去承庆殿面见太宗已是多时,却迟迟不见内里有消息传回,诸般朝臣们自不免便都有些犯猜疑,私下乱议也就是不免之事了的,于是乎,满大殿里的声音噪杂得有若开了锅的水一般,当真闹腾得个够呛,然则随着一声尖细的喝道声响了起来,所有人等立马齐刷刷地住了口,紧着便按品阶高下排好了队。
“陛下已龙归大海,举哀!”
群臣们这才刚站好队,就见几名小宦官已搀扶着流泪不止的李恪当先从后殿转了出来,众朝臣们见状,顿时便起了阵骚乱,嘤嘤嗡嗡声噪杂成了一片,然则随后行出的陈子明却并未理会,直到李恪在前墀旁站定,陈子明方才环视了下面色各异的诸般臣工们,面无表情地断喝了一嗓子。
“呜呜……”
“陛下啊,陛下!”
“陛下怎么就这么去了啊……”
……
陈子明这等言语一出,满殿朝臣们当即便全都慌了神,片刻的死寂之后,恸哭声便已是就此响了起来。
“止哀,取遗诏!”
陪着众人又好生恸哭了一番之后,陈子明这才将捧在胸前的遗诏副本往上一举,声线冷厉地断喝了一声,刹那间,原本正自哀嚎不已的朝臣们立马全都收了声,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死盯着陈子明手中的遗诏,很显然,相比于哀悼太宗的逝去来说,新君的册立方才是朝臣们真正关心之事。
“陈大人,遗诏正本在此,请大人主持对比。”
随着陈子明一声令下,赵如海紧着便指挥几名小宦官取来了梯子,靠上了两仪殿的牌匾,从后头取出了个木匣子,恭谨万分地递交到了陈子明的面前。
“殷大人,崔大人,请开锁。”
陈子明并未去接木匣子,也不曾对赵如海的请示有所表示,而是侧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殷元与崔仁师,语调淡然地提请了一句道。
照着遗诏宣布之章程,装着遗诏正本的密匣子有着三把锁匙,唯有这三把锁匙同时启用,方才能打开密匣子,缺一都不行,个中一把由太宗亲自掌握,另两把则交由中书省与门下省保管,至于正副本的对比则须得由所有宰辅一齐确认之后,方才可以生效,其中容不得半点的差错。
“对比完毕,正副本完全吻合一致,遗诏有效。”
一番紧急的比对之后,四名宰辅以及赵如海都一致认同了遗诏的内容无误,至此,身为大典主持人的陈子明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便高声宣布了比对之结果。
“圣天子有诏曰:皇三子吴王李恪公勤俭让,深得朕心,着即承继大统,以安天下,钦此!”
遗诏很短,拢共也就只有一句话而已,随着赵如海的朗诵,满殿朝臣们尽皆听得个分明无比,至此,继承人之谜团已是彻底揭开。
“父皇啊,您这么一走,却将如此重担交托给儿臣,让儿臣如何承受得起啊,父皇,您怎么就这么走了啊……”
遗诏这么一宣,李恪紧绷着的心弦当即便松了下来,只是这当口上,他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流露,更不敢就这么领旨谢了恩,而是紧着便又嚎啕了起来,做出了百般退让之状。
“恭请新君继位!”
“恭请新君继位!”
“恭请新君继位!”
……
李恪嚎啕大哭以及退让之言皆是题中应有之意,而陈子明再三催请也同样如此,到了末了,群臣们跟着齐声催请了起来。
“哎,小王本是愚鲁之辈,偏偏父皇却生生将这等社稷重担相托,朕虽忐忑,却也只能兢业而为了,望卿等能助朕一臂之力,以全朕之孝心。”
诸般臣工们催请再三之后,李恪终于是停止了哭泣,一压手,示意众朝臣们安静下来,而后么,作出一派不甚情愿状地便扯了一大通,只是说着说着,便已是悄然将“小王”的自称换成了“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