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节
裴潜虽然不太愿意作战消极的王凌成为河东太守,但他也无可奈何。事实证明,河东军的兵力虽然不少,战斗力却不怎么样,之所以张辽来去自如,就是因为王凌不肯出力。要想击败鲁肃,除了靠刘备的中军,还要借助并州军,尤其是王凌所领的并州骑兵。
见军师和行军司马意见相同,刘备也没有再迟疑,随即下令撤军,并通知卫觊撤离盐池。刘备非常谨慎,让张飞、张郃各统五千骑兵断兵,掩护步卒主力撤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突袭鲁肃。
……
鲁肃没有追击。他和刘备保持距离,多派斥候,不给张飞、张郃突袭的机会,不紧不慢地跟到了安邑。
刘备无奈,只得撤了包围安邑的人马,退到安邑城北的山地,保持对安邑城的威胁,等待机会。
鲁肃与吕蒙见面,既没有夸吕蒙,也没有责备他,倒是对张辽赞不绝口,夸他任务完成得出色,堪当大任。吕蒙有些不爽,不过从孙策的安排来看,暂时也没有扩大战事规模的可能,而且此事又可能涉及到派系斗争,情况复杂,他只好息事宁人,咽了这口窝囊气。
吕小环与王异久别重逢,兴奋异常,拉着王异到一旁嘀嘀咕咕,有说有笑。她对王异的儿子也非常好奇,抱着小小的婴儿,她比上阵还紧张,一连问了王异好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再过九个月,她也要做母亲了,却对如何带孩子一无所知,恨不得王异告诉她一切答案。
得知吕小环有了身孕,王异也是哭笑不得。有了身孕还行军作战,这吕小环倒是比以前更放得开了。看来先帝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吕小环如果回到长安,绝不会有今天。
寒喧过后,吕蒙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这些天在安邑城中,他可没闲着,在赵昂的协助下整理了河东的地形,对接下来的战事做了一番推演,眼前这个局面便是其中之一。
刘备兵力多,但是战斗力相对较弱,选择有利地形以守代攻是顺理成章的选择。由安邑向北,至少有两片山地,如果强攻,伤亡必然不小,不如另寻他路。具体而言,就是两个办法:一是调水师参战,沿汾水上行,先取临汾,切断刘备退往并州的道路。一是招关中的凉州军参战,并联络白波军,弥补己方兵力不足的劣势。
在后路有可能被截断的情况下,刘备只能选择放弃安邑、闻喜,继续后撤,以固守临汾为目标。如此,河东大半入手,是战是守,都有足够的主动权。
鲁肃听完,不置可否,问辛毗及其他诸将的意见,包括赵昂在内。
辛毗抚着胡须,也没说话。他不赞同吕蒙的意见,但他知道吕蒙心里不舒服,如果当众反驳他的意见,很可能会激化矛盾。他打算私下里和吕蒙谈谈,希望他不要意气用事,耽误了大好前程。
张辽、高顺等人也不说话。身为降将,他们不想参与鲁肃和吕蒙之间的矛盾。赵昂也差不多,盯着地图,佯作沉思,不发表任何意见。
见气氛尴尬,鲁肃和吕蒙都有些后悔。这时,一旁的吕小环拉着王异走了出来,笑嘻嘻的说道:“鲁都督,诸位将军,能不能让我的军师说两句?”
高顺、张辽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吕小环这个提议好,既能打破僵局,又不用自己出头,王异是女子,就算说得不对,鲁肃、吕蒙都不至于和一个女子计较。
果然,鲁肃笑道:“王夫人,不,王军师有什么高见,不妨直言,肃洗耳恭听。”
吕蒙也笑道:“都督有所不知,王军师虽是女子,却不让须眉。我听赵府君说,他之所以能守住安邑,就是拜王军师的奇计。”
王异连忙谦虚了几句。其实她是不想多嘴的,但吕小环却一心想她露两手,她推辞不掉,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况且吴国不禁女子出仕,她也不甘心相夫教子,一辈子不出家门。有机会在这样的场合表现一点能力,将来也许会有机会。
“诚如诸位将军所言,我军兵力不足,可是这并非不能多,而是吴王爱民,不想增加百姓负担,征兵很容易,养兵却难。关中士家虽然大多出自凉州,艰苦耐战,但他们的训练不足,尤其是和吴军相比,差距实在太远。以前还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些天看吕将军麾下将士作战,我等深有体会。”
吕蒙咧着嘴笑了,难得的谦虚了几句。“夫人过奖了。我大吴精锐皆是如此,不值一提。”
王异笑笑,接着又说道:“况且关中军中有不少将校都是宗室,由他们统兵征战,实在让人不能放心。安抚使杨君之所以迟迟没有命他们渡河进击,或许就是有这样的担心。”
吕蒙顿时面红耳赤,后悔莫及。
第2309章 大将气度
“子明啊,你太心急了。”
晚餐过后,辛毗与吕蒙走上了城墙,提起不久前的会议,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想起那一幕,吕蒙也很后悔。自己的确有些着急了,如此明显的道理,连王异都明白,他却忽略了。关中虽定,刘氏宗室的力量犹在,尤其是在军中,几乎可以与凉州人、关中人鼎足而立。仓促之间,杨修是无法将他们连根拔起的,需要时间来慢慢替换。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心服,谁也说不准,难保里面会有几个心不死,想恢复汉家天下的。若他们与刘备勾结,引他们入河东就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要算让关中的人马进入河东,也应该由杨修来主持,挑选合适的人选,而不是由他来建议。他这么做不仅是与鲁肃争锋,更是让杨修为难,还有催迫杨阜、赵昂的意思,一下子得罪了无数人。
“军师批评得对,我一定引以为戒。”
“子明,你还年轻,大王又欣赏你,你的前程毋须担心,不必急在一时。鲁督也是大王器重的大将,大王将你安排到他麾下,就是对你的爱护。今天若是换了其他人,能容忍你的放肆吗?你和他生隙,大王该如何处置?大王现在要操心的事很多,你不该再让他分心。”
吕蒙连连点头,汗流浃背。
辛毗没有再说,他转身扶着城垛,看着城北的那片台地,出神片刻。“子明,你刚才对河东的地形分析得很到位,只是看得还不够远,应该看得更远一点。”
“请军师指点。”
辛毗抬起手,指向北方连绵不绝的山峦。“河东不仅是并州门户,更是唐尧、虞舜的称帝之地,几千年来,这里发生了多少朝代兴迭,又发生了多少决定王朝命运的大战,你都清楚吗?”
吕蒙闭口不言,心里很不舒服。他敬重辛毗,但他不喜欢辛毗这副教训人的口吻。他是没读什么书,可这不是他的错,家境贫寒,少年从军,建功立业是他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他的全部心事都在兵法上,哪有时间去读那些真假难辨的古史?
没有听到吕蒙的回应,辛毗知道自己也太急了,碰到了这个少年的痛处,暗自叹了一口气。他想了想,说道:“子明,知道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吗?”
“略知一二。”
“知道鸣条在哪儿吗?”
吕蒙摇摇头。他只是听过这个故事,却没有认真研究过,哪里知道鸣条在哪儿。
辛毗笑了笑,轻轻跺跺脚。“就在这儿,安邑就曾经的夏都,鸣条之战就在安邑西的山地之间。你研究过附近的地形,不妨猜想一下,具体的战场会在哪里,双方又是如何交战的,商汤为何胜,夏桀为何负。”辛毗转身看看吕蒙。“你搞明白了这些,或许对你有所益处。须知吴王和商汤一般,亦是兴于吴楚之间,先得冀州,而后西进取河东。”
吕蒙惊讶不己。“当真如此?”
“当然,这都是书上记载的。”辛毗眼神闪烁,又笑道:“吴王与商汤相似之处甚多,这里面也有不少道理,值得深思。以史为鉴,这可是大王最推崇的事,你身为大王寄以厚望的将领,理当奉行。”
“喏。”提及吴王,吕蒙不敢再使性子,躬身受教。
……
辛毗下了城,来到鲁肃所住的公廨。
鲁肃还没睡,披着衣服,一手举着灯,一手在吕蒙绘制的大型地图上轻轻移动。听到辛毗的脚步声,鲁肃回头看看他,笑道:“军师出马,想必马到成功。”
“少年意气,哄两句就好了。”辛毗走了过来,看看地图。“都督还在考虑战事?”
“子明虽然意气,能力却是有的,这张幅地图做得很好。”鲁肃向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着地图,又道:“不逊你手下的那些参军,将来给他安排军师怕是困难,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
辛毗莞尔一笑。“那是大王要操心的事,我才不管呢。都督,关中军暂时不能调用,你打算如何解决河东的战事?”
“暂时还找不出比子明更好的方案,所以我想来想去,或许应该等一等。”
“哦?”
“你想想,是在河东与刘备决战好,还是在并州与刘备决战好?”
“当然是要河东。”辛毗脱口而出,随即又意识到了鲁肃的意思。“只是……都督,如此一来,这可便宜沈子正他们了。”
鲁肃放下灯,在案后坐好,提起茶壶,为辛毗倒了一杯茶,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端起到嘴边,却没喝。他垂着眉,看着茶汤中翻滚沉浮的茶叶,出了一会儿神。“如果能擒住刘备,让人占点便宜又何妨。这么大的功劳,本来也不是你我能独吞的。”
辛毗一愣,随即恍然,连连点头。“都督说得对,擒杀刘备,便是首功,并州不足论。”他歪着头,打量着墙上的地图,沉吟片刻,又道:“这么说,还得劳动一回白波军,让他们截住刘备后路才行。”
鲁肃点点头。“白波谷有地利可用,白波军也有一定的兵力,只是装备和训练太差,正面作战的能力不够。仅靠他们远远不够,最好能有人去协助他们,就像这次子明突入安邑,助赵昂守城一样。”
辛毗心中微动。“都督打算还让子明去?”
“你觉得呢?”
“子明只有两千多人,怕是不够。”
鲁肃呷了一口茶,微微颌首。“是的,所以我在考虑是为子明增兵,还是让士平(高顺)去。佐治,你的建议呢?”
辛毗迎着鲁肃的目光,无声地笑了笑。“士平是将才,守白波谷绰绰有余,只是有些可惜,他是折冲将军,手下又有陷阵营,自然应该折冲陷阵,攻坚克固,才能立足于我大吴朝廷。要不然的话,别人还以为他这折冲将军是都督举荐所得呢。”
鲁肃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就让子明去。你与白波谷联络一下,看看他们有多少可用之兵,还缺多少人,又需要哪些物资,届时让子明一起带去。”
辛毗大喜。吕蒙如果能带着物资去白波谷,在白波谷立足就容易多了。这一战下来,不说给他增的兵,仅是白波军中就能挑出一两营人马,吕蒙很快就要升任统领万人的大将了。最近建业传出消息,吴王有意调整将领,在战区督之上增设大都督,鲁肃如果升任大都督,腾出来的这个战区督自然是吕蒙的。
“都督胸襟,令人佩服。”
鲁肃笑笑,举起茶杯,向辛毗示意了一下。两人相视而笑。
……
鲁肃很快再次召开会议,商量河东形势。
辛毗讲解了最新方案,鲁肃移镇安邑,亲自与刘备对峙,高顺为别部,蒋钦为副,攻取涑水下游的诸县,然后沿黄河北上,进入汾水流域,再逆水而上,直抵临汾。
吕蒙增兵两千,连同本部共五千人,由张辽、庞德率骑兵配合,携带相应物资,间行赶往白波谷,与白波军联手,择机攻取平阳、襄陵,然后与高顺夹击临汾,切断刘备退往并州的道路。
赵昂留任河东太守,抓紧时间安排春耕,统计户口。按照吴制,太守不掌兵,另设郡尉掌兵,河东郡尉暂由蒋钦兼任,原由蒋钦负责的弘农防务转由此次守颠軨坂有功的邓当负责。
分配完任务,辛毗又重点讲解了各部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吕蒙与高顺之间的配合。高顺要打得激烈,声势越大越好,但进展不能太快,以便将刘备的注意力吸引到西部。吕蒙则要注意隐蔽,尽可能不要惊动刘备,安全到达白波谷,在刘备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任务。保密工作做得越好,时间维持得越长,攻击越有突然性,成功的希望越大。
听完安排,众人都有些意外。
高顺不敢相信自己这么快就有独立作战的机会,还以蒋钦为副将。蒋钦和吕蒙一样,是吴王亲自调教出来的年轻将领。他提出了异议,希望鲁肃以蒋钦为将,他为副将,却被鲁肃坚决的拒绝了。蒋钦也适时的表示,坚决执行都督的命令,全力配合高顺作战。
吕蒙则不是相信自己能得到如此重用。他看向辛毗,辛毗却摇摇头,又瞟了一眼鲁肃,以示这是鲁肃的决定,并非他的影响。吕蒙很惭愧,慷慨激昂的表示,一定遵照都督的指示,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
唯一失落的是吕小环。计划中的大战无疾而终,她只是跟着张辽转了一圈,没经历几场战斗就结束了,实在不过瘾。她本想向鲁肃请战,却被王异劝阻了。王异说,鲁督能如此重用高将军,又怎么可能让你闲着?之所以不安排,必然是别有重任。
果然,鲁肃说,毌丘兴、张绣率领两千多骑兵即将赶到,按照吴王的命令,他们将成为本督直属的骑兵。有了独立的骑兵营,本督还需要一个亲卫骑督,随本督迎战刘备,不知道吕夫人愿不愿暂时屈就?
吕小环乐得合不拢嘴,连声答应。“愿意,愿意。”
高顺、张辽见状,当即表示愿精选百余精锐骑士赠送给鲁肃,供鲁肃组建亲卫骑。这些人都是并州北部边疆的骑士,精通骑射,又敬佩吕布的勇武,肯定会听从吕小环的命令。
鲁肃欣然笑纳。
第2310章 欺软怕硬
为了掩人耳目,避开刘备的斥候,吕蒙收起战旗,随高顺一起出发,在白波谷派来的向导的带领下,绕过闻喜,经稷山,辗转赶往白波谷。
这一路并不轻松,不是在河谷里穿行,就是在山脊上前进,刚上完坡,转眼又要下坡,平坦的地方屈指可数。步卒还好一些,骑兵可是吃尽了苦头,接连摔死了几十匹战马,让不少骑士怨声载道,嘀咕着不如骑驴。相比于高大强壮的战马,征来驮货的驴倒是走得很平稳,几乎没有损失。
听着报怨,吕蒙的脸上发烧。在地图上看地形很轻松,真正走起来,才知道这地形有多麻烦。他明白了孙策的担忧,也明白了鲁肃的用意。河东已然如此,并州的地形只会更险,即使吴军善战,遇到这种地形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必遭覆败。
半路上,他也没闲着,留心收集相关的消息,即使对方是目不识丁的普通一卒,他也很客气的请教。经询问得知,安邑城北的这片高地就叫鸣条山,又叫鸣条岗,本地人称为陇,据说古代打过仗。不过具体哪个古代就不好说的了,有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是黄帝那时候,有人说是大禹开龙门那时候,也有人说是商汤——他们称之为汤王,在安邑东有一座山,就叫汤王山。
吕蒙按照辛毗的指点,在脑子里一点点的勾画当地的地形,猜想历史上战事的过程。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可是行军途中却找不到人问,那些将士还不如他呢。张辽也不怎么懂,反倒是庞德略知一二。他是吴王的义从骑督,经常在吴王左右,零星听过一些。
虽然不成系统,吕蒙还是求之若渴,多次向庞德请教,直到把庞德肚子里那点货掏得干干净净。庞德对吕蒙说,你真要想知道这些,不如直接写信给大王。大王会告诉你该读哪些书,甚至可能直接把相关的书籍送给你。他身边的那些侍从平时有什么问题,都是直接向大王请教,大王从来不觉得烦。
吕蒙觉得有理,又觉得很有压力。他算是吴王最早的侍从,如今独立领兵了,却疏忽了学习,再过几年,等那些年轻人出仕了,自己怎么和他们竞争?
……
汾阴。
高顺在城外扎下大营,派人进城劝降。
汾阴令裴邯是闻喜人,按辈份算是裴潜的族兄,为人孔武有力,通晓武艺,原本在闻喜县做县尉。刘备入河东,裴家鸡犬升天,他也升任汾阴令。汾阴是汾水入河之外,地势之重要不言而喻。
早在鲁肃渡河的时候,裴邯就做好了准备。江东水师闻名天下,肯定会走汾水入河东,所以他集结了五千多人,储积了足够一年的粮草。张辽入境时,他紧闭城门,如今高顺来攻,他也没有投降的兴趣,直接砍下使者的首级,挂在城头上。
高顺大怒,下令攻城。
汾阴虽是县城,却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城防比一般的县城高大坚固,城上又有充足的准备,蚁附攀城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攻城器械。蒋钦带了工匠,但没有足够的材料,便命人上山伐树,打造攻城器械。因为有掩护吕蒙的任务,高顺不怕动静大,就怕动静不大,不仅征发了附近的百姓,连邻县的皮氏都接到了征伕、征粮的命令,一时间,方圆百里之外人心惶惶。
刘备很快收到了消息,与司马懿、裴潜商量,要不要分兵增援汾阴。
见军师和行军司马意见相同,刘备也没有再迟疑,随即下令撤军,并通知卫觊撤离盐池。刘备非常谨慎,让张飞、张郃各统五千骑兵断兵,掩护步卒主力撤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突袭鲁肃。
……
鲁肃没有追击。他和刘备保持距离,多派斥候,不给张飞、张郃突袭的机会,不紧不慢地跟到了安邑。
刘备无奈,只得撤了包围安邑的人马,退到安邑城北的山地,保持对安邑城的威胁,等待机会。
鲁肃与吕蒙见面,既没有夸吕蒙,也没有责备他,倒是对张辽赞不绝口,夸他任务完成得出色,堪当大任。吕蒙有些不爽,不过从孙策的安排来看,暂时也没有扩大战事规模的可能,而且此事又可能涉及到派系斗争,情况复杂,他只好息事宁人,咽了这口窝囊气。
吕小环与王异久别重逢,兴奋异常,拉着王异到一旁嘀嘀咕咕,有说有笑。她对王异的儿子也非常好奇,抱着小小的婴儿,她比上阵还紧张,一连问了王异好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再过九个月,她也要做母亲了,却对如何带孩子一无所知,恨不得王异告诉她一切答案。
得知吕小环有了身孕,王异也是哭笑不得。有了身孕还行军作战,这吕小环倒是比以前更放得开了。看来先帝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吕小环如果回到长安,绝不会有今天。
寒喧过后,吕蒙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这些天在安邑城中,他可没闲着,在赵昂的协助下整理了河东的地形,对接下来的战事做了一番推演,眼前这个局面便是其中之一。
刘备兵力多,但是战斗力相对较弱,选择有利地形以守代攻是顺理成章的选择。由安邑向北,至少有两片山地,如果强攻,伤亡必然不小,不如另寻他路。具体而言,就是两个办法:一是调水师参战,沿汾水上行,先取临汾,切断刘备退往并州的道路。一是招关中的凉州军参战,并联络白波军,弥补己方兵力不足的劣势。
在后路有可能被截断的情况下,刘备只能选择放弃安邑、闻喜,继续后撤,以固守临汾为目标。如此,河东大半入手,是战是守,都有足够的主动权。
鲁肃听完,不置可否,问辛毗及其他诸将的意见,包括赵昂在内。
辛毗抚着胡须,也没说话。他不赞同吕蒙的意见,但他知道吕蒙心里不舒服,如果当众反驳他的意见,很可能会激化矛盾。他打算私下里和吕蒙谈谈,希望他不要意气用事,耽误了大好前程。
张辽、高顺等人也不说话。身为降将,他们不想参与鲁肃和吕蒙之间的矛盾。赵昂也差不多,盯着地图,佯作沉思,不发表任何意见。
见气氛尴尬,鲁肃和吕蒙都有些后悔。这时,一旁的吕小环拉着王异走了出来,笑嘻嘻的说道:“鲁都督,诸位将军,能不能让我的军师说两句?”
高顺、张辽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吕小环这个提议好,既能打破僵局,又不用自己出头,王异是女子,就算说得不对,鲁肃、吕蒙都不至于和一个女子计较。
果然,鲁肃笑道:“王夫人,不,王军师有什么高见,不妨直言,肃洗耳恭听。”
吕蒙也笑道:“都督有所不知,王军师虽是女子,却不让须眉。我听赵府君说,他之所以能守住安邑,就是拜王军师的奇计。”
王异连忙谦虚了几句。其实她是不想多嘴的,但吕小环却一心想她露两手,她推辞不掉,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况且吴国不禁女子出仕,她也不甘心相夫教子,一辈子不出家门。有机会在这样的场合表现一点能力,将来也许会有机会。
“诚如诸位将军所言,我军兵力不足,可是这并非不能多,而是吴王爱民,不想增加百姓负担,征兵很容易,养兵却难。关中士家虽然大多出自凉州,艰苦耐战,但他们的训练不足,尤其是和吴军相比,差距实在太远。以前还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些天看吕将军麾下将士作战,我等深有体会。”
吕蒙咧着嘴笑了,难得的谦虚了几句。“夫人过奖了。我大吴精锐皆是如此,不值一提。”
王异笑笑,接着又说道:“况且关中军中有不少将校都是宗室,由他们统兵征战,实在让人不能放心。安抚使杨君之所以迟迟没有命他们渡河进击,或许就是有这样的担心。”
吕蒙顿时面红耳赤,后悔莫及。
第2309章 大将气度
“子明啊,你太心急了。”
晚餐过后,辛毗与吕蒙走上了城墙,提起不久前的会议,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想起那一幕,吕蒙也很后悔。自己的确有些着急了,如此明显的道理,连王异都明白,他却忽略了。关中虽定,刘氏宗室的力量犹在,尤其是在军中,几乎可以与凉州人、关中人鼎足而立。仓促之间,杨修是无法将他们连根拔起的,需要时间来慢慢替换。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心服,谁也说不准,难保里面会有几个心不死,想恢复汉家天下的。若他们与刘备勾结,引他们入河东就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要算让关中的人马进入河东,也应该由杨修来主持,挑选合适的人选,而不是由他来建议。他这么做不仅是与鲁肃争锋,更是让杨修为难,还有催迫杨阜、赵昂的意思,一下子得罪了无数人。
“军师批评得对,我一定引以为戒。”
“子明,你还年轻,大王又欣赏你,你的前程毋须担心,不必急在一时。鲁督也是大王器重的大将,大王将你安排到他麾下,就是对你的爱护。今天若是换了其他人,能容忍你的放肆吗?你和他生隙,大王该如何处置?大王现在要操心的事很多,你不该再让他分心。”
吕蒙连连点头,汗流浃背。
辛毗没有再说,他转身扶着城垛,看着城北的那片台地,出神片刻。“子明,你刚才对河东的地形分析得很到位,只是看得还不够远,应该看得更远一点。”
“请军师指点。”
辛毗抬起手,指向北方连绵不绝的山峦。“河东不仅是并州门户,更是唐尧、虞舜的称帝之地,几千年来,这里发生了多少朝代兴迭,又发生了多少决定王朝命运的大战,你都清楚吗?”
吕蒙闭口不言,心里很不舒服。他敬重辛毗,但他不喜欢辛毗这副教训人的口吻。他是没读什么书,可这不是他的错,家境贫寒,少年从军,建功立业是他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他的全部心事都在兵法上,哪有时间去读那些真假难辨的古史?
没有听到吕蒙的回应,辛毗知道自己也太急了,碰到了这个少年的痛处,暗自叹了一口气。他想了想,说道:“子明,知道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吗?”
“略知一二。”
“知道鸣条在哪儿吗?”
吕蒙摇摇头。他只是听过这个故事,却没有认真研究过,哪里知道鸣条在哪儿。
辛毗笑了笑,轻轻跺跺脚。“就在这儿,安邑就曾经的夏都,鸣条之战就在安邑西的山地之间。你研究过附近的地形,不妨猜想一下,具体的战场会在哪里,双方又是如何交战的,商汤为何胜,夏桀为何负。”辛毗转身看看吕蒙。“你搞明白了这些,或许对你有所益处。须知吴王和商汤一般,亦是兴于吴楚之间,先得冀州,而后西进取河东。”
吕蒙惊讶不己。“当真如此?”
“当然,这都是书上记载的。”辛毗眼神闪烁,又笑道:“吴王与商汤相似之处甚多,这里面也有不少道理,值得深思。以史为鉴,这可是大王最推崇的事,你身为大王寄以厚望的将领,理当奉行。”
“喏。”提及吴王,吕蒙不敢再使性子,躬身受教。
……
辛毗下了城,来到鲁肃所住的公廨。
鲁肃还没睡,披着衣服,一手举着灯,一手在吕蒙绘制的大型地图上轻轻移动。听到辛毗的脚步声,鲁肃回头看看他,笑道:“军师出马,想必马到成功。”
“少年意气,哄两句就好了。”辛毗走了过来,看看地图。“都督还在考虑战事?”
“子明虽然意气,能力却是有的,这张幅地图做得很好。”鲁肃向后退了几步,仔细端详着地图,又道:“不逊你手下的那些参军,将来给他安排军师怕是困难,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
辛毗莞尔一笑。“那是大王要操心的事,我才不管呢。都督,关中军暂时不能调用,你打算如何解决河东的战事?”
“暂时还找不出比子明更好的方案,所以我想来想去,或许应该等一等。”
“哦?”
“你想想,是在河东与刘备决战好,还是在并州与刘备决战好?”
“当然是要河东。”辛毗脱口而出,随即又意识到了鲁肃的意思。“只是……都督,如此一来,这可便宜沈子正他们了。”
鲁肃放下灯,在案后坐好,提起茶壶,为辛毗倒了一杯茶,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端起到嘴边,却没喝。他垂着眉,看着茶汤中翻滚沉浮的茶叶,出了一会儿神。“如果能擒住刘备,让人占点便宜又何妨。这么大的功劳,本来也不是你我能独吞的。”
辛毗一愣,随即恍然,连连点头。“都督说得对,擒杀刘备,便是首功,并州不足论。”他歪着头,打量着墙上的地图,沉吟片刻,又道:“这么说,还得劳动一回白波军,让他们截住刘备后路才行。”
鲁肃点点头。“白波谷有地利可用,白波军也有一定的兵力,只是装备和训练太差,正面作战的能力不够。仅靠他们远远不够,最好能有人去协助他们,就像这次子明突入安邑,助赵昂守城一样。”
辛毗心中微动。“都督打算还让子明去?”
“你觉得呢?”
“子明只有两千多人,怕是不够。”
鲁肃呷了一口茶,微微颌首。“是的,所以我在考虑是为子明增兵,还是让士平(高顺)去。佐治,你的建议呢?”
辛毗迎着鲁肃的目光,无声地笑了笑。“士平是将才,守白波谷绰绰有余,只是有些可惜,他是折冲将军,手下又有陷阵营,自然应该折冲陷阵,攻坚克固,才能立足于我大吴朝廷。要不然的话,别人还以为他这折冲将军是都督举荐所得呢。”
鲁肃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就让子明去。你与白波谷联络一下,看看他们有多少可用之兵,还缺多少人,又需要哪些物资,届时让子明一起带去。”
辛毗大喜。吕蒙如果能带着物资去白波谷,在白波谷立足就容易多了。这一战下来,不说给他增的兵,仅是白波军中就能挑出一两营人马,吕蒙很快就要升任统领万人的大将了。最近建业传出消息,吴王有意调整将领,在战区督之上增设大都督,鲁肃如果升任大都督,腾出来的这个战区督自然是吕蒙的。
“都督胸襟,令人佩服。”
鲁肃笑笑,举起茶杯,向辛毗示意了一下。两人相视而笑。
……
鲁肃很快再次召开会议,商量河东形势。
辛毗讲解了最新方案,鲁肃移镇安邑,亲自与刘备对峙,高顺为别部,蒋钦为副,攻取涑水下游的诸县,然后沿黄河北上,进入汾水流域,再逆水而上,直抵临汾。
吕蒙增兵两千,连同本部共五千人,由张辽、庞德率骑兵配合,携带相应物资,间行赶往白波谷,与白波军联手,择机攻取平阳、襄陵,然后与高顺夹击临汾,切断刘备退往并州的道路。
赵昂留任河东太守,抓紧时间安排春耕,统计户口。按照吴制,太守不掌兵,另设郡尉掌兵,河东郡尉暂由蒋钦兼任,原由蒋钦负责的弘农防务转由此次守颠軨坂有功的邓当负责。
分配完任务,辛毗又重点讲解了各部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吕蒙与高顺之间的配合。高顺要打得激烈,声势越大越好,但进展不能太快,以便将刘备的注意力吸引到西部。吕蒙则要注意隐蔽,尽可能不要惊动刘备,安全到达白波谷,在刘备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任务。保密工作做得越好,时间维持得越长,攻击越有突然性,成功的希望越大。
听完安排,众人都有些意外。
高顺不敢相信自己这么快就有独立作战的机会,还以蒋钦为副将。蒋钦和吕蒙一样,是吴王亲自调教出来的年轻将领。他提出了异议,希望鲁肃以蒋钦为将,他为副将,却被鲁肃坚决的拒绝了。蒋钦也适时的表示,坚决执行都督的命令,全力配合高顺作战。
吕蒙则不是相信自己能得到如此重用。他看向辛毗,辛毗却摇摇头,又瞟了一眼鲁肃,以示这是鲁肃的决定,并非他的影响。吕蒙很惭愧,慷慨激昂的表示,一定遵照都督的指示,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
唯一失落的是吕小环。计划中的大战无疾而终,她只是跟着张辽转了一圈,没经历几场战斗就结束了,实在不过瘾。她本想向鲁肃请战,却被王异劝阻了。王异说,鲁督能如此重用高将军,又怎么可能让你闲着?之所以不安排,必然是别有重任。
果然,鲁肃说,毌丘兴、张绣率领两千多骑兵即将赶到,按照吴王的命令,他们将成为本督直属的骑兵。有了独立的骑兵营,本督还需要一个亲卫骑督,随本督迎战刘备,不知道吕夫人愿不愿暂时屈就?
吕小环乐得合不拢嘴,连声答应。“愿意,愿意。”
高顺、张辽见状,当即表示愿精选百余精锐骑士赠送给鲁肃,供鲁肃组建亲卫骑。这些人都是并州北部边疆的骑士,精通骑射,又敬佩吕布的勇武,肯定会听从吕小环的命令。
鲁肃欣然笑纳。
第2310章 欺软怕硬
为了掩人耳目,避开刘备的斥候,吕蒙收起战旗,随高顺一起出发,在白波谷派来的向导的带领下,绕过闻喜,经稷山,辗转赶往白波谷。
这一路并不轻松,不是在河谷里穿行,就是在山脊上前进,刚上完坡,转眼又要下坡,平坦的地方屈指可数。步卒还好一些,骑兵可是吃尽了苦头,接连摔死了几十匹战马,让不少骑士怨声载道,嘀咕着不如骑驴。相比于高大强壮的战马,征来驮货的驴倒是走得很平稳,几乎没有损失。
听着报怨,吕蒙的脸上发烧。在地图上看地形很轻松,真正走起来,才知道这地形有多麻烦。他明白了孙策的担忧,也明白了鲁肃的用意。河东已然如此,并州的地形只会更险,即使吴军善战,遇到这种地形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必遭覆败。
半路上,他也没闲着,留心收集相关的消息,即使对方是目不识丁的普通一卒,他也很客气的请教。经询问得知,安邑城北的这片高地就叫鸣条山,又叫鸣条岗,本地人称为陇,据说古代打过仗。不过具体哪个古代就不好说的了,有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是黄帝那时候,有人说是大禹开龙门那时候,也有人说是商汤——他们称之为汤王,在安邑东有一座山,就叫汤王山。
吕蒙按照辛毗的指点,在脑子里一点点的勾画当地的地形,猜想历史上战事的过程。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可是行军途中却找不到人问,那些将士还不如他呢。张辽也不怎么懂,反倒是庞德略知一二。他是吴王的义从骑督,经常在吴王左右,零星听过一些。
虽然不成系统,吕蒙还是求之若渴,多次向庞德请教,直到把庞德肚子里那点货掏得干干净净。庞德对吕蒙说,你真要想知道这些,不如直接写信给大王。大王会告诉你该读哪些书,甚至可能直接把相关的书籍送给你。他身边的那些侍从平时有什么问题,都是直接向大王请教,大王从来不觉得烦。
吕蒙觉得有理,又觉得很有压力。他算是吴王最早的侍从,如今独立领兵了,却疏忽了学习,再过几年,等那些年轻人出仕了,自己怎么和他们竞争?
……
汾阴。
高顺在城外扎下大营,派人进城劝降。
汾阴令裴邯是闻喜人,按辈份算是裴潜的族兄,为人孔武有力,通晓武艺,原本在闻喜县做县尉。刘备入河东,裴家鸡犬升天,他也升任汾阴令。汾阴是汾水入河之外,地势之重要不言而喻。
早在鲁肃渡河的时候,裴邯就做好了准备。江东水师闻名天下,肯定会走汾水入河东,所以他集结了五千多人,储积了足够一年的粮草。张辽入境时,他紧闭城门,如今高顺来攻,他也没有投降的兴趣,直接砍下使者的首级,挂在城头上。
高顺大怒,下令攻城。
汾阴虽是县城,却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城防比一般的县城高大坚固,城上又有充足的准备,蚁附攀城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攻城器械。蒋钦带了工匠,但没有足够的材料,便命人上山伐树,打造攻城器械。因为有掩护吕蒙的任务,高顺不怕动静大,就怕动静不大,不仅征发了附近的百姓,连邻县的皮氏都接到了征伕、征粮的命令,一时间,方圆百里之外人心惶惶。
刘备很快收到了消息,与司马懿、裴潜商量,要不要分兵增援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