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 最后一战(1)
  红-军不但听任他们退役,听任他们回老家,还根据级别的不同发给不同数量的路费,其数量还超过他们的想象。
  这些官兵原以为红-军是穷鬼没有钱,想不到他们拿出光洋时都是一封一封的,这让不少准备离开的军官感到一点不对头:“他们这么大方地发钱,是不是早就希望我们离开?是不是希望我们不在他们的部队里干?”
  这种人显然有点自卑的心态,以为红-军看不起他们,以为红-军像打发瘟神似的赶他们走。
  有一些人则在心里嘀咕:“会不会呆在红-军里更好,好过拿这些钱?现在拿了这么多钱走了,将来会不会后悔?”因为这么想,有的人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准备先看一看情况再说。
  等到他们到了部队,等到他们看了红-军的装备,等待他们看到了红-军官兵的待遇,才知道自己到部队来真是来对了:这么好的武器装备,这么好的待遇,怎么能离开呢?呆在这种部队要不打胜仗就没有天理了,在这里干上几年,就可以为家里赚一大笔钱,还能为子孙后代争取到一条出路,多好。
  同时他们也发现自己的级别降三级是应该的,因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根本比自己原来的部队强大得多,那些他们没有见过的武器装备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战法、新战术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如果贸然让他们带兵,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笑话。自己必须学。用功地学。这样才能在这样的部队立足。
  军官如此。那些士兵更如此。
  开始的时候,那些士兵都以政府军自居,以为战斗力虽然不如红军,但身份却是高高的。可是,等见了红军的武器装备,见了他们平时所吃的,身上所穿的,不由不感到惭愧。敢情自己才是叫花子部队,自己才是土老冒啊。
  没有几天,这些起义的将领和他们的士兵就平静下来,他们感觉自己真的来对了,幸亏起义了,要不还真会给红-军打得满地找牙,只能在他们手下当败兵,要不是被击毙就是被俘虏。
  ……
  郭拙诚将起义官兵处理好之后才向重-庆报告。
  对于他自作主张的行为,重-庆的伟人并没有责备他,反而认为他这么处理好。把恶人一个人当了,否则的话他们还真不好如何处理这些起义官兵。
  特别是郭拙诚提出的所有军级以及军级以上将领都视同为军级将领。这就为今后接纳其他势力的高官扫清了障碍,为将来接收其他高官铺平了道路。
  到时候如果觉得某一起义过来的人功劳真的很大,意义非常重大,将他平级安排或者少降一级安排,那都是恩泽,都是他们上级额外开恩,做出来的都是人情。
  在处理傅-作义起义部队的时候,郭拙诚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可没有休息,他们顺着起义官兵让出的地盘和道路朝东南方向猛插,于1936年10月25日兵临合-肥城下,而南-京政府方面依然没有平静下来,他们的慌乱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波及到更宽更广的地域。
  就在郭拙诚的第三军兵临合-肥城下的时候,林总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也迟后两天兵临武-汉。林总如本来历史上一样,其扩兵的能力无人能敌,在消灭了湖-南的湘军后,他的部队早就超过了三万,到达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十万大军的地步。
  加上陈-毅、粟-裕的数万大军,一共十三万精锐部队将武-汉三镇围得风雨不透,无数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了敌人的阵地。
  林总用明码通电武-汉的守军,这篇电文很短,算是世界上最短劝降电文之一了:“降?趁早!”
  连标点到文字,一共五个字。本来陈-毅说写两字就行“趁早”,但林总认为如果只写这两个字很容易让守军感到迷惑,会花时间去思考什么趁早,是逃跑趁早?是开战趁早?还是自杀趁早?
  让对方如此纠结废脑子实在不是君子之道,于是电文上的文字就长了三分之一。
  实际上武-汉三镇的守军并不多,虽然这个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其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阎-锡山也好,张-学良也罢,他们都被红-军凌厉的攻势吓怕了,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南-京这个首都城市,如果将兵力分散在外围,等到外围失败后,南-京也就成了一个空壳壳,红-军随时可以攻进来将他们抓走。
  南-京是他们权力的象征,只要守住南-京,他们的权力就具有正当性,就能拥有大义上的名分,如果南-京丢失,就是再有实力也不过是地方政府,不过是地方军阀,根本没有权力指挥全国,没有能力向全国各地收税收钱。
  无论是朝代,大义都是很重要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如此,阎-锡山、张-学良自然要死守南-京,确保南-京的稳固了。
  因此等到林总下令炮兵万炮齐轰的时候,武-汉三镇的守军就开始土崩瓦解了,开始有部队争先恐后地投降,不少东北军、西北军干脆当起了带路党,主动要求充当先锋部队进攻武-汉内层阵地。
  林总、陈-毅、粟-裕领导的部队不得不提前原计划向前移动阵地,不断将炮兵阵地向前、向前移动。
  虽然林总不喜欢喜形于色,但他的动作还是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他的内心,以前很多行动都是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现在却随意多了,对部下的意见也实时采纳,现在常常听到的就是:“好!好!再上去一点!再靠近一点!俘虏?投降的官兵?你们处理就是,有用的你们就编入你们的部队,没有用的就遣散吧,他们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不管他们。”
  对于有人担心那些遣散的俘虏再次加入东北军、西北军或者晋军,林总大度的挥挥手,说道:“好,更好,他们已经没有胆气跟我们斗了,加入他们的老部队也就是让我们多了几个民夫,多了几个帮我们运送武器弹药的人而已。或许他们还是我们的宣传队呢,在他们那里多说几次我们厉害,他们的军心就更加不稳了,这难道不是好事?”
  在林总的眼里,阎-锡山也好,张-学良也好,都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随时可以切片刮鳞,或者清蒸或者红烧,随意都可以做出来吃。
  林总是这么轻松,郭拙诚却没有这么随意。他比林总先一步兵临合-肥城下,可他的第三军受到的阻力却比林总的第一军大得多。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合-肥已经是南-京的西边、北边大门,一旦合-肥失守,南-京就已经失去了两个方面的屏障,南-京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等人自然不甘心自己就此失败,为了保住这座城市,他们做出了死守合-肥的决定,并由冯-玉祥亲自坐镇指挥,为此他们还专门组建了拥有射杀一切胆敢拒绝执行命令、延误战机、宣传畏敌情绪、怠慢执行任务的所有官兵的权力。
  为了守住合-肥,南-京政府方面将其他地方的部队源源不断地调往这里,其总兵力高达二十万,还有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飞机三十五架,以及有十八辆坦克,上百门火炮。
  除了合-肥是南-京西面、北面的门户这个原因导致南-京政府向这里结集重兵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种部队是郭拙诚率领的,他们只能用最大的力量来阻挡。
  郭拙诚自出道以来就一直是用摧枯拉朽的动作横扫一切敌人。在湘江战役的时候,仅仅一个营的兵力就占领了桂军的炮兵阵地,然后就地扩军,竟然率领一群乌合之众干掉了桂军的一个主力师,之后突袭江华县城,干掉蒋芥石中央-军的两个师,再长途奔袭轻易夺取赣州,几个小时就灭掉了宋希濂的主力师占领蒋芥经营多年的赣州城。
  更不必说郭拙诚率领的部队占衡-阳、灭薛岳,然后偷夺重-庆、面对面歼灭税警总团,将蒋芥石最后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给吞入腹中,导致蒋芥石轻易就被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赶下台,交出总统宝座。
  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都不想重滔覆辙,都不想被郭拙诚给灭了,因此将他当作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他们的主力部队主要用来对付他。在他们看来,对付郭拙诚就应该尽可能调集最多的军队,尽可能集中最多最好的武器,尽可能将郭拙诚消灭或者至少将郭拙诚阻挡在合-肥城之外。
  可以说,面对郭拙诚杀气腾腾而来,阎张冯三人难得的一次达成了统一意见:增兵!
  对于合-肥敌人大量增加的情况,郭拙诚是知道的,他认为这次攻占合-肥基本就是攻占南-京的预演,或许打下了合-肥后,南-京的争夺就手到擒来,轻松了许多。
  (感谢各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