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作者:温一言
  文案: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
  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
  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
  祁王:给我做个荷包。
  湛允:好!
  祁王:给我做件袍子。
  湛允:好!
  祁王:给我做盘点心。
  湛允:好!
  祁王:给我生个孩子。
  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
  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
  本文甜宠文属性,不讲究,勿考据!
  ☆、第 1 章
  大周皇朝永宁九年,泰州城。
  虽然已经是秋天,但是泰州城还是可见很多绿色的树木,在这南边的州城并不稀奇。
  再往南一些的豫州,成州等州府甚至一年四季都是绿树长青,气候也远远没有北方都城的寒冷。
  湛家坐落在泰州城南边静安街,一座三进的宅子不算很大,但是湛家的人口简单,就算加上伺候的奴仆满打满算也不足五十人,是以并不觉得拥挤,甚至有些空旷,好在满府的格局颇为精致,有江南园林的特色又不失趣致。
  湛允着了一身浅紫色的束腰窄袖刺绣及地长裙坐在自己院子外的小亭内做女工。
  亭子不大四周都挂了淡青色的纱帐,只是此时都用络子系了起来并未放下。
  亭中放了一个案子,上面放着一套定窑出产的乳白色茶具,一个小杯子里盛着冒着丝丝热气的云雾茶,淡淡的清香随着一缕秋风飘散在亭子四周,亦飘进亭中之人的鼻中,令人精神都舒爽了几分。
  案子旁边的绣架上放着已经做好大半的绣活,看得出是一件男式的长袍,针脚浓密齐整,绣工出众,不像出自一个才十四岁的姑娘之手。
  “姑娘歇息一会吧,喝口茶润润喉,不然一会该凉了,夫人嘱咐别绣太久,对眼睛不好。”
  一个站在旁边伺候,面容清秀的丫鬟开声提醒。
  她看上去和湛允差不多年纪,是湛允的贴身丫鬟之一,从小便跟着了。
  她的名字叫飘雪,是进府时湛夫人起的,一般人听了这名字或许会觉得这不像是个丫鬟的名字,只是湛夫人和湛允都觉得好听就没有再改。
  听说她以前的名字叫阿余,看名字就知道她在家里是不受欢迎的一个,所以小小年纪就被亲人卖了。
  也算她好运辗转被湛夫人看中买了来,虽是奴婢但是贴身伺候姑娘的活都是轻松活儿,并不用干粗活,也不愁吃穿还可以领月例,生活也算是有滋有味。
  “嗯,歇息一会,不过今天还是要把这衣袍做完的,我已经耽搁了好些日子了。”
  这是湛允做给自家哥哥的外袍已经做了好些时日了,要是再耽搁下去,她怀疑都要过时了。
  “今日时候还不算晚呢,依姑娘的手艺肯定能完成的。”
  飘雪对自家主子的绣工还是很有信心的,自小就表现得很有天赋又肯下功夫,做起绣活来是又快又精,夫人每每提起这事都甚是自豪呢!
  湛允歇息一会之后又开始开工了,果然在日落之前就做好了,不用掌灯,还可以在用膳时就给哥哥送去。
  湛夫人身边的侍女飘香也准时过来传话,让湛允过去福安苑等湛大人回来就用膳了。
  湛允的父亲湛连城任泰州的知府,在任上还有三个月就满三年了,还不知道会调何职又调往何处。
  她们家是没有什么根基的,湛连城是独子,父亲是个秀才在家乡燕州城的私塾做先生,母亲有些生意头脑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铺子,生活还算好。
  但湛连城的父亲在他考进士之前便去世了,母亲倒是活的长一些,是在第一个孙辈出生之后不久去的,总算是看到儿子考取了功名也成亲生子了也了了心愿,走得很安详。
  湛连城头脑聪明读书也用功,年纪轻轻就考取了进士的功名,一步步从小小的官做到现在的泰州知府。
  虽然也算不得高官,但是对于他这种没有关系,从零开始的人来说算是很难得的了,没有一定的头脑和政治觉悟是做不到的。
  湛允命人收好绣架针线,自己把刚做好的衣袍小心折叠好放在一个托盘上,让人端着一起去了母亲的福安苑。
  还没进门口便听见屋内的阵阵笑声,湛允不自觉便轻扬了嘴角,跨进门槛人未至声先到,“阿续说什么了呀?逗得娘亲这么开心。”
  屋内坐着一个美貌夫人和一个六七岁左右的男孩。男孩长得很是俊秀,眉宇间与美貌夫人颇是相似,一看便知道是母子。
  湛夫人共育有二子二女,按大小排行取名湛绥,湛越,湛允和湛续。
  长女湛绥是三兄妹的长姐,已经十八岁了,生得聪慧又非常貌美,才华也出众。
  在这泰州城还没有见过比她优秀的姑娘,至少湛允是这样觉得的,正因为如此,两年前二十五岁的年轻帝王永康帝微服至泰州城时,一眼便看中了湛绥,待圣驾回銮时就留了圣旨纳为妃子,初封湛美人,入宫承宠不久之后晋位湛婕妤。
  刚刚得知湛绥被皇上看中时家里人心情很是复杂,既有愁又有喜。
  喜当然是在这个皇权至高的年代得了皇上青眼,以后荣华富贵不愁。
  愁的是怕她在皇宫出什么意外,家里人不在帮不了也安慰不了,此一去便要孤身一人独自在皇宫生活,虽然就算在京都凭自家的实力也帮不了,但至少同在京都能安心一些。
  最后还是湛绥苦苦劝解才堪堪开解了父亲母亲,又叮嘱弟弟妹妹好好照顾爹娘才随圣驾离开了泰州。
  大家都知道湛绥看上去还算平静,但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年轻姑娘,自小也没离开过家人虽然聪慧却也会彷徨迷茫,为了不让她太过难受也不敢流露过多的情绪。
  湛绥是知府之女初封只是美人,位份不高,但正因为这样湛家才放心些,自家没有庞大的实力支撑如果一开始就位份略高又不够高的话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样慢慢积累比较安全。
  只是进了宫位份不够,连跟家里人通信都不能够了,两年来思念越积越深,总盼着能早日有机会相见。
  湛夫人见女儿进来连忙招手让她到身边来坐着,看到飘雪捧着的托盘就知道女儿又给家里人做衣服了。
  自从她会做针线后便会时不时的做一两件绣品给家里人,湛夫人都已经习惯了,只是心疼她,时常叮嘱要注意休息,千万别熬坏了眼睛。
  “又给你哥哥做衣裳了,要注意眼睛。”
  “娘我省的,这件做了好一段时日才完成的,累不着。”
  说完伸手拿过衣裳展开来让湛夫人参详,“娘看看如何?”
  “嗯,很好,针脚剪裁都很好,样式也好看,阿越一定会喜欢的。”
  湛夫人笑着评价,女儿辛苦做的,儿子敢不喜欢。
  “我也觉得姐姐做的衣裳最好看了,你给我做的那件蓝色的衣裳我最喜欢了,爹爹也夸过的。”
  湛续在家里的年纪最小,衣裳的尺寸也小,给他做衣裳是最容易的,因此也做的最多,选择多了难免会有那么一两件是特别喜欢的。
  ☆、第 2 章
  母子三人一边聊天一边等湛连城和湛越回来用膳。
  不用多久父子二人便回来了,湛夫人连忙让人摆菜,待二人洗手后一家人就坐下吃饭了,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用餐礼仪也是不差的,一顿饭下来没有什么声响,连年岁最小的湛续礼仪都做的十足。
  用膳过后一家人围坐在矮榻上谈话,湛连城在外是个公正严明的官老爷,在家却是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和蔼可亲的慈父。
  湛夫人曾经还开玩笑说他为人父太过慈祥,就不怕孩子不怕他而调皮捣蛋吗?
  湛连城却不以为然,他直言不讳,“我的孩儿聪慧懂事又孝顺,不需要那些做出来的严明管束才乖巧听话,少不得磨掉了父子亲情得不偿失。”
  湛连城看到女儿让人拿着衣裳交给大儿子的小厮,知道她又帮家里人做针线了,少不得又要嘱咐她两句。
  湛越也担心她累着,便说自己衣裳够穿不必时时给自己做。
  湛允也应了,一家人又坐了好一会才各自回房洗漱就寢。
  泰州城因为交通方便,东有运河,西南北三方也有多条陆路通往各州城,所以历来都是比较富庶的地方,商业贸易也发达。
  湛连城在这里任职了多年也积攒了一定根基,加上湛夫人更是理家的好手,原先并不富有的家财,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已经达到了可观的数目。
  只是湛夫人想着丈夫的官途要更平顺些,少不了人脉的疏通,儿子娶媳妇的聘礼,女儿嫁人的嫁妆都需要钱,不知是否要再购置个庄子还是开个铺子,还是要好好谋划。
  说起来湛夫人的出身算不得差,她原先是德阳伯府的嫡出姑娘,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虞渊,因为母族虞家在先帝朝被奸臣冤枉而获罪,全家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
  德阳伯府的人生怕被连累,连忙把虞夫人休离出府,甚至开祠堂把湛夫人姐弟逐出族谱,还曾言不缺这两条血脉,更不想要流着叛逆之人血脉的子孙。
  至亲之人竟无情冷血到如此地步,把母子三人的心寒到了极点,姐弟二人随即改了母姓,又改了名再不承认德阳伯府。
  当时的德阳伯世子休了虞夫人后很快就续娶了,此后双方再没有相见。
  湛夫人三人离开德阳伯府后便拿着为数不多的银钱在平民聚集的地方租了个小宅子住下。
  母女二人做些针线卖了维持生计,虞渊虽然年纪还小却也懂事人又聪明,也开始找门路做些买卖,一家人商量合计之后开了个铺子卖吃食生意还算好,生活也过得下去。
  虞渊即使如此也没有放弃读书,他们都相信虞家清白,绝对不会做出叛逆之事,终有一日会平反的,到时候还可以参加科举入仕。
  果然在十年前新帝登基之初,便有一些正直忠义的大臣上奏,请皇帝为虞家等几家在当年被冤的家族平反,新帝允,很快就平反了冤屈,湛夫人姐弟就入了虞家族谱记在了虞夫人长兄的名下,延续虞家嫡系血脉。
  虞家平反之后,虞夫人想办法找回流放的家人却无果。
  虞渊也在第一年就参加了科举顺利考上了进士,外放之后就带着母亲赴任了,现在在离京都不远的雍州任通判。
  而湛夫人是在那之前遇见了进京赶考的湛连城继而喜结连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