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江晓和郁衍一之间虽然曾经有过误会,但现在能和平相处,她觉着自己算是特别幸运的那一个。
她没有注意到,郁衍一始终凝视着她的侧脸,那双眸子不同寻常的浮动着别样的情绪。他是个内敛的人,大凡有任何心事也不愿意说出来,其实对于江晓他早就已经放下,可总还是想说——如果他是沈清淮,他也许会比沈清淮更加霸道,更加□□。恨不能让她整天待在自己的视线当中,更无法容忍她去和其他男人合作拍戏。
正因为他不是沈清淮,做不到如同他那样给予她足够的自由,让她体会拍戏的乐趣,所以他无法将她圈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如果他是沈清淮,应该不会介意所谓孩子的事情。人生只有一次,不会给你多余的机会去博得这么心爱的女人。
后来江晓和郁衍一谈论的话题就略没有营养了。也正是因为不怎么有营养,郁衍一的台词便少了很多,不是“嗯”就是“啊”。
不过他切菜的动作明显要熟练许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刀感慢慢上来了。
江晓也跟着开始把土豆的各种做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幸好这后厨食材齐全,土豆炖牛肉,炒土豆丝,炸薯条,甚至她还用当地的特色海鲜做了土豆丁炒鱿鱼……
总之后来两个人离开餐厅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早晨的六点钟。
整个海城已经苏醒,海浪声成了当地晨起的一道悦耳的风景线,而左近的餐厅却渐渐开始收摊关门,不绝于耳的是那带着闽南口音的对话和早起的呼喝,哪怕隔着卷闸门都能听见外方的热闹非凡。
郁衍一过去将卷闸门拉开,江晓刚要弯腰去提做了一晚上的各色土豆配出来的食物,他已经抢上两步提到自己的手上,侧头看了一眼略有倦意的江晓,“走吧。”
“嗯嗯。”江晓打着呵欠跟在郁衍一身后,双手插兜看着左近忙碌的景象,“这里早上的空气比b市好太多呢。我本来以为这些土豆处理起来会很快呢,结果搞这么晚……好困。”
“上午没有你的戏。你回去休息休息。”郁衍一看着两手满满的食物,难得露出了点笑意,“辛苦你了。”
“不辛苦。”江晓也些微有些感慨,“没想到你居然能练那么久。太敬业。”
“敬业是演员的本分。”郁衍一低低回答她,可能也习惯了拍戏时候高强度的进展,他并没有感觉到倦意,只是话刚落音他眼疾手快的将江晓往自己的身边一拉。
“哗啦——”巷口一家小排档险些将脏水泼到江晓的身上,老板看见自己险些办了坏事,连声对着二人说对不起。
这些人都知道有明星过来拍戏了,但当地民风淳朴,加上地方信息相对闭塞,老百姓就看到了眼前的实际好处,对于所谓的明星反而没有太多的概念。
拐进巷子,里面是一段比较潮湿的路,剧组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而女主角乔可君的家自然也是选在了这里。
江晓和郁衍一把夜里处理好的食材分发给了左邻右舍,这些人都很疑问为什么剧组拜山头用了这么多土豆,甚而在此之后又演化出迷之传说——剧组如果要红,要票房大卖,居然是要给左近邻居拜山头送土豆,但大家还是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这份礼物,毕竟这可是大明星江晓亲手做的。将来这个村子因为电影火了,说不定可以把这份菜当做镇店之宝供奉起来!
江晓和郁衍一当然不清楚这些人的心思,郁衍一没有把两袋食物都送完,自己又留了几份说是回去当早点。
江晓已经困得几乎没有了想法,和郁衍一挥挥手告辞后才推开房间的门,扑腾直接躺倒在绵软的被子上。
阿彩揪了眼罩,声音都在空中颤抖,“姐啊……你居然一夜未归……”
“我不是在短信里告诉你了吗?”江晓打着呵欠把自己揉进被子里,“总之让我先睡一会,你和导演说一声,上戏之前一个小时把我喊起来。”
阿彩于是自己一个人起来收拾洗漱,埋在床上的睡神那边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对了桌上有早饭……你记得吃掉,被浪费啊。我可是做了一晚上……”
阿彩跑过去打开一看。嚯,各种土豆大餐……她咬着牙刷非常费解的问了句,“这地方盛产土豆?不是吧?”
“嗯……”结果那边就传来江晓迷迷糊糊的声音,阿彩失笑的将炸薯条和土豆炒饭拎到外面的堂屋。跟着江晓在这边拍戏还是蛮有乐趣的,每天早上就能听见对面的屋子里传来满依然和季肴吵架的声音,两个人关于预算的问题在不断的抬杠,然后剧组里还有个小哥清晨都会在院子里拉二胡,据说这是他雷打不动的喜好。
幸好这里的人都习惯性早起,否则这小哥不得背个扰民的称号?
……
江晓一觉起来,才知道季肴听说她夜里帮郁衍一干活,所以才那么疲劳,特别大度的把她这场戏挪后拍,就为了让她多睡一会。
江晓其实也没有睡多久,中途还和沈清淮煲了个电话粥,他那边已经是晚上正准备就寝的时间,不过沈清淮还在紧锣密鼓的背台词,她嘲笑了他好久,看吧,三十好几的人了,居然要为了英语台词烦恼。不过清醒以后她反而更加振奋,不管是郁衍一还是沈清淮,似乎都在为了自己的戏更加精进而努力,那她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懒散?
于是江晓起来之后,坐在那老婆婆身边,和她学起了当地的方言。
郁衍一学刀工是因为他扮演的是餐厅老板,行为习惯上都必须要有所谓厨师的习惯动作,他除却自己一夜没睡的练习,还和江晓说过,他在来这里之前,亲自去观察过很多餐厅的大厨的习惯。而他还戏谑着和江晓说,酒店的大厨和大排档的老板,这做饭的动作姿势还都不大一样。
前者因为有很多打下手的学徒,甚至大部分时候都不用亲自上阵,派头十足;而后者事必躬亲,常常与锅灶油烟打交道,所谓的派头自然是不可能有,要么会很来事的和顾客们打交道,而且记性极好,能记住每桌点的都是什么菜;要么则比较沉默,大部分时候都在闷头做菜,点菜的工作是别人完成。
总之凡夫俗子,三教九流,能在这烟火朝天的世界中生存,总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作者有话要说: 哦!!!!对,今天还有个圣诞番外。
圣诞的番外我还在写。写完了会发上来哈!!!大家不要着急,先看一点解馋……(够了。
第103章 我想帮她
老婆婆教的时候其实有点费劲,因为她不太会说普通话。而江晓却只会一点点方言,但这样安静的时刻哪怕是在b市都不多见,咸湿的海水味道入了鼻尖,处处都是听不懂的乡音俚语。
忽然间,江晓的目光被木楼对角的一个小姑娘吸引了。
她大概只有两岁,穿着有些老旧,摇摇晃晃的扶着墙边走着,她手里捏着个碗,试图去接木楼外的水,然而走到半路没站稳,直接摔倒在地上,手中的碗也碎了一地。
楼上忽然间出现个女人,冲着楼下大声骂了起来,“夭寿的!走路都不会吗?连碗都能摔破了!”
江晓一下子呆住了,她来这里时间很短,看到了村民的热情接待,也看到了民风的淳朴与风景的秀美,然而这两天她倒是也隐隐感觉到这个地方的闭塞。
可是她居然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她怎么能骂这孩子呢,她才多小啊?”江晓瞠目结舌,寻常家庭看见这情况难道不是心疼孩子摔倒了吗?何况江晓视力相当好,能清晰的看见小姑娘长得清秀可人的,这么漂亮的小娃娃被骂得大哭,她都跟着心疼起来。
老婆婆说了一段乱七八糟的话,江晓没听懂,还是老婆婆的媳妇过来拽着江晓到一边去,唉声叹气了好半天。
这个媳妇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她普通话说的还算不错,她小声的和江晓说:“这地方的人啊……都重男轻女。连婆婆都觉着那丫头是个赔钱货。那个小丫头父母前两年出海的时候死了,政府拨了救济款被她的姑姑和姑父占了,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小丫头父母死了,姑姑和姑父占了丫头父母的家,之后美其名曰把小丫头养起来,但其实非常不待见这个小姑娘。平时短了吃的短了穿的,还嫌弃这孩子无法自理。可一个两岁的孩子,能自理到哪里去?这个媳妇还算有点文化,平时最看不惯那姑姑的嘴脸,但村子里似乎觉着这种事情很正常。
就连这个老婆婆都在那里胡说八道,说小丫头命太硬,克死了自己的父母,要是个男孩就一定不会这样……
江晓对那老婆婆的印象瞬间变得极其扭曲,怎么会有那么多奇怪的思想?即便她知道这是因为地方民俗闭塞导致的结果,可仍旧无法接受他们那样对待一个年幼孩子的事情。
那年轻媳妇开始念叨自己的苦,江晓看见那姑姑已经下楼揪住小丫头的胳膊,终于忍不住蹭蹭下了楼。
姑姑正好看见江晓,知道这是给村子带来不少营收的剧组的大明星,顿时间换了张笑脸,“哎呦,你这孩子怎么了?摔成这样太不像话?让人看笑话了吧?”
她没有注意到,郁衍一始终凝视着她的侧脸,那双眸子不同寻常的浮动着别样的情绪。他是个内敛的人,大凡有任何心事也不愿意说出来,其实对于江晓他早就已经放下,可总还是想说——如果他是沈清淮,他也许会比沈清淮更加霸道,更加□□。恨不能让她整天待在自己的视线当中,更无法容忍她去和其他男人合作拍戏。
正因为他不是沈清淮,做不到如同他那样给予她足够的自由,让她体会拍戏的乐趣,所以他无法将她圈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如果他是沈清淮,应该不会介意所谓孩子的事情。人生只有一次,不会给你多余的机会去博得这么心爱的女人。
后来江晓和郁衍一谈论的话题就略没有营养了。也正是因为不怎么有营养,郁衍一的台词便少了很多,不是“嗯”就是“啊”。
不过他切菜的动作明显要熟练许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刀感慢慢上来了。
江晓也跟着开始把土豆的各种做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幸好这后厨食材齐全,土豆炖牛肉,炒土豆丝,炸薯条,甚至她还用当地的特色海鲜做了土豆丁炒鱿鱼……
总之后来两个人离开餐厅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早晨的六点钟。
整个海城已经苏醒,海浪声成了当地晨起的一道悦耳的风景线,而左近的餐厅却渐渐开始收摊关门,不绝于耳的是那带着闽南口音的对话和早起的呼喝,哪怕隔着卷闸门都能听见外方的热闹非凡。
郁衍一过去将卷闸门拉开,江晓刚要弯腰去提做了一晚上的各色土豆配出来的食物,他已经抢上两步提到自己的手上,侧头看了一眼略有倦意的江晓,“走吧。”
“嗯嗯。”江晓打着呵欠跟在郁衍一身后,双手插兜看着左近忙碌的景象,“这里早上的空气比b市好太多呢。我本来以为这些土豆处理起来会很快呢,结果搞这么晚……好困。”
“上午没有你的戏。你回去休息休息。”郁衍一看着两手满满的食物,难得露出了点笑意,“辛苦你了。”
“不辛苦。”江晓也些微有些感慨,“没想到你居然能练那么久。太敬业。”
“敬业是演员的本分。”郁衍一低低回答她,可能也习惯了拍戏时候高强度的进展,他并没有感觉到倦意,只是话刚落音他眼疾手快的将江晓往自己的身边一拉。
“哗啦——”巷口一家小排档险些将脏水泼到江晓的身上,老板看见自己险些办了坏事,连声对着二人说对不起。
这些人都知道有明星过来拍戏了,但当地民风淳朴,加上地方信息相对闭塞,老百姓就看到了眼前的实际好处,对于所谓的明星反而没有太多的概念。
拐进巷子,里面是一段比较潮湿的路,剧组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而女主角乔可君的家自然也是选在了这里。
江晓和郁衍一把夜里处理好的食材分发给了左邻右舍,这些人都很疑问为什么剧组拜山头用了这么多土豆,甚而在此之后又演化出迷之传说——剧组如果要红,要票房大卖,居然是要给左近邻居拜山头送土豆,但大家还是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这份礼物,毕竟这可是大明星江晓亲手做的。将来这个村子因为电影火了,说不定可以把这份菜当做镇店之宝供奉起来!
江晓和郁衍一当然不清楚这些人的心思,郁衍一没有把两袋食物都送完,自己又留了几份说是回去当早点。
江晓已经困得几乎没有了想法,和郁衍一挥挥手告辞后才推开房间的门,扑腾直接躺倒在绵软的被子上。
阿彩揪了眼罩,声音都在空中颤抖,“姐啊……你居然一夜未归……”
“我不是在短信里告诉你了吗?”江晓打着呵欠把自己揉进被子里,“总之让我先睡一会,你和导演说一声,上戏之前一个小时把我喊起来。”
阿彩于是自己一个人起来收拾洗漱,埋在床上的睡神那边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对了桌上有早饭……你记得吃掉,被浪费啊。我可是做了一晚上……”
阿彩跑过去打开一看。嚯,各种土豆大餐……她咬着牙刷非常费解的问了句,“这地方盛产土豆?不是吧?”
“嗯……”结果那边就传来江晓迷迷糊糊的声音,阿彩失笑的将炸薯条和土豆炒饭拎到外面的堂屋。跟着江晓在这边拍戏还是蛮有乐趣的,每天早上就能听见对面的屋子里传来满依然和季肴吵架的声音,两个人关于预算的问题在不断的抬杠,然后剧组里还有个小哥清晨都会在院子里拉二胡,据说这是他雷打不动的喜好。
幸好这里的人都习惯性早起,否则这小哥不得背个扰民的称号?
……
江晓一觉起来,才知道季肴听说她夜里帮郁衍一干活,所以才那么疲劳,特别大度的把她这场戏挪后拍,就为了让她多睡一会。
江晓其实也没有睡多久,中途还和沈清淮煲了个电话粥,他那边已经是晚上正准备就寝的时间,不过沈清淮还在紧锣密鼓的背台词,她嘲笑了他好久,看吧,三十好几的人了,居然要为了英语台词烦恼。不过清醒以后她反而更加振奋,不管是郁衍一还是沈清淮,似乎都在为了自己的戏更加精进而努力,那她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懒散?
于是江晓起来之后,坐在那老婆婆身边,和她学起了当地的方言。
郁衍一学刀工是因为他扮演的是餐厅老板,行为习惯上都必须要有所谓厨师的习惯动作,他除却自己一夜没睡的练习,还和江晓说过,他在来这里之前,亲自去观察过很多餐厅的大厨的习惯。而他还戏谑着和江晓说,酒店的大厨和大排档的老板,这做饭的动作姿势还都不大一样。
前者因为有很多打下手的学徒,甚至大部分时候都不用亲自上阵,派头十足;而后者事必躬亲,常常与锅灶油烟打交道,所谓的派头自然是不可能有,要么会很来事的和顾客们打交道,而且记性极好,能记住每桌点的都是什么菜;要么则比较沉默,大部分时候都在闷头做菜,点菜的工作是别人完成。
总之凡夫俗子,三教九流,能在这烟火朝天的世界中生存,总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作者有话要说: 哦!!!!对,今天还有个圣诞番外。
圣诞的番外我还在写。写完了会发上来哈!!!大家不要着急,先看一点解馋……(够了。
第103章 我想帮她
老婆婆教的时候其实有点费劲,因为她不太会说普通话。而江晓却只会一点点方言,但这样安静的时刻哪怕是在b市都不多见,咸湿的海水味道入了鼻尖,处处都是听不懂的乡音俚语。
忽然间,江晓的目光被木楼对角的一个小姑娘吸引了。
她大概只有两岁,穿着有些老旧,摇摇晃晃的扶着墙边走着,她手里捏着个碗,试图去接木楼外的水,然而走到半路没站稳,直接摔倒在地上,手中的碗也碎了一地。
楼上忽然间出现个女人,冲着楼下大声骂了起来,“夭寿的!走路都不会吗?连碗都能摔破了!”
江晓一下子呆住了,她来这里时间很短,看到了村民的热情接待,也看到了民风的淳朴与风景的秀美,然而这两天她倒是也隐隐感觉到这个地方的闭塞。
可是她居然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她怎么能骂这孩子呢,她才多小啊?”江晓瞠目结舌,寻常家庭看见这情况难道不是心疼孩子摔倒了吗?何况江晓视力相当好,能清晰的看见小姑娘长得清秀可人的,这么漂亮的小娃娃被骂得大哭,她都跟着心疼起来。
老婆婆说了一段乱七八糟的话,江晓没听懂,还是老婆婆的媳妇过来拽着江晓到一边去,唉声叹气了好半天。
这个媳妇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她普通话说的还算不错,她小声的和江晓说:“这地方的人啊……都重男轻女。连婆婆都觉着那丫头是个赔钱货。那个小丫头父母前两年出海的时候死了,政府拨了救济款被她的姑姑和姑父占了,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小丫头父母死了,姑姑和姑父占了丫头父母的家,之后美其名曰把小丫头养起来,但其实非常不待见这个小姑娘。平时短了吃的短了穿的,还嫌弃这孩子无法自理。可一个两岁的孩子,能自理到哪里去?这个媳妇还算有点文化,平时最看不惯那姑姑的嘴脸,但村子里似乎觉着这种事情很正常。
就连这个老婆婆都在那里胡说八道,说小丫头命太硬,克死了自己的父母,要是个男孩就一定不会这样……
江晓对那老婆婆的印象瞬间变得极其扭曲,怎么会有那么多奇怪的思想?即便她知道这是因为地方民俗闭塞导致的结果,可仍旧无法接受他们那样对待一个年幼孩子的事情。
那年轻媳妇开始念叨自己的苦,江晓看见那姑姑已经下楼揪住小丫头的胳膊,终于忍不住蹭蹭下了楼。
姑姑正好看见江晓,知道这是给村子带来不少营收的剧组的大明星,顿时间换了张笑脸,“哎呦,你这孩子怎么了?摔成这样太不像话?让人看笑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