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索洛托共和国
两人一边聊着松林南三环工地上的事,一边就着卷饼夹菜和大个烧鸡,温馨融洽地吃了晚饭。
饭后,长安要去洗碗,却被易键璋指着书房,“你去看会儿书吧,这样,我家的碗碟还能多活几天。”
长安尴尬搓手,“我也没那么笨吧。”
易键璋一边拾掇碗筷,一边睃着她说:“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上你无可挑剔,可是家务活儿嘛……”
还是算喽!
长安去了书房。
易键璋的家大概有七十多平,两室一厅,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客厅+餐厅组合。因为常年一人居住,又不经常在家,所以和她的宿舍一样,只做了简单装修。
易键璋是个非常爱干净的人,房子虽然不大,也不豪华,但是窗明几净,物品摆放井井有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房。
书房足有十五平,是全屋最大的房间,也是全屋装修最用心的房间。
走进书房,俨然走进了一家小型图书馆。
整整三面墙齐着天花板的定制书柜让每一个初来者都心生敬畏之心,这里的藏书之多,品类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长安曾经摩挲着这些书和易键璋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把工资都拿来买书了。易键璋想了想,说他每月留五百块生活费,剩下的基本上用于购书。
长安瞠目结舌的看着易键璋,心想,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书痴,真的有靠着这些书就能活下去的人。
虽然她亦是爱书成瘾,可是同易键璋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书房里除了高大上的书柜,还放着一套很有年代感的黑檀木实木书桌椅,这是家里最贵的家什,可见易键璋对书房的重视程度。
长安边走边看,来到书桌前面。
镜面一般明亮的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摄影图册,图册上是几帧颜色靓丽的图片。
她轻声念着上面的文字说明,“非洲索洛托共和国……达菲部落……祭祀场面……”
索洛托共和国。
她从记忆库里,搜寻着这个国家所有的文字印象。
索洛托共和国是东非的一个小国,常年高温,传染病肆虐,国内政局动荡,民不聊生,总之一句话,提到索洛托共和国,就自动和落后、贫瘠、战乱等等字眼儿画上等号。
易键璋竟对这样一个贫穷的非洲国家感兴趣?
她随手翻动了一下书页,却不想把书里夹的一张信纸带了出来。
“长安,你尝尝张杰给我送的灵宝苹果,水分特别大,还没有渣儿,你尝……”易键璋端着水果盘,走进书房,可话刚说了一半,他却面色一变,自动停住。
长安面色发白地站在书桌后面,黑漆漆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表情变得不大自然的易键璋,慢慢抬起手里的信纸,“师父,这是什么?”
易键璋轻轻皱了皱眉头,走上前,放下果盘,去抓长安手里的信纸,“没什么,写着玩的。”
“写着玩?谁写着玩,会申请去非洲进行技术援助!”长安避到一边,大声质问道。
易键璋沉默不语。
长安的眼圈顿时红了,“您……您忘了您还是个病人吗,您在家歇着我还不放心,您却要去万里之外的非洲!您知道索洛托是个什么地方吗,那边兵荒马乱,缺医少药,连饮用水都成困难,您说,您要去那儿,您去那儿做什么?帮他们修路,还是架桥?他们现在除了打仗,有功夫去做这些事吗?”
“长安,你听我说。我就是先写个申请,上级能不能通过还不一定。”易键璋看着情绪激动的长安,焦急地安抚着她。
五月初,龙建集团将派驻一名技术工程师去东非索洛托共和国,针对当地道路施工中的难题进行技术援助。
“不行!我马上就去找王总,让他永远都不要批准你的申请!”她把信纸横放,双手一错,眼看着就要把它撕掉。
“长安!”易键璋忽然大喝一声。
长安身子一震,双目圆睁,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容严肃且隐含怒气的易键璋冲上来,夺走她手里的信纸。
易键璋背对着她,瘦削的背影,肩膀垮了一半,看起来佝偻而又********父……”她喃喃叫道,泪盈于睫。
“我知道您是个闲不住的人,但是上海这么大,龙建的工程这么多,您想去哪一个都行啊,只要您不去条件恶劣的山区,不去我连声音都听不到的非洲,您去哪儿,我都会支持您,可是……”
可是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索洛托。
书房里被一股凝重悲凉的气氛笼罩着,过了许久,易键璋叹了口气,慢慢转身,面含愧疚地看着长安,说:“对不起,长安,让你担心了。”
长安用力摇头。
易键璋指着檀木椅子,“你坐,我给你拿个东西。”
长安乖乖坐下,她看着易键璋打开西边书柜,踩着平常取书的凳子,从最高一层拿下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盒子。
他捧着深褐色的盒子,轻轻擦拭着上面根本不存在的灰尘,慢慢走到书桌前。
盒子平放在长安面前。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制储物盒。木料原本是淡褐色,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深褐色。朔阳徐家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平常常妈妈用来放扣子和针线包之类的东西。
乍一看,易键璋拿来的这个盒子同徐家的没有差别,可仔细一看,却又发现面前的木盒光洁度极高,一看就知道这个盒子经常被主人擦拭呵护,才会呈现出镜面一样的效果。
“打开吧。”易键璋示意她开启木盒。
长安迟疑地伸出手,像打开潘多拉的黑暗魔盒似的,小心翼翼地拨开木盒上的铁质襻扣。
盒盖开启。
露出里面的东西。
长安的心咚咚狂跳,手指轻颤,从偌大的木盒里取出一张巴掌大小的黑白照片。
这是木盒里唯一的物件。
照片里记录的影像来自一位风华正茂,朝气阳光的女子。她穿着白色的医生袍,胳膊上印有红十字会的标识,她的身旁,站着一群肤色黝黑的非洲儿童,他们好奇地看着镜头,有的在做鬼脸,有的冲着镜头大笑,女医生揽着身边的黑人小孩儿,笑容自然而又惬意。
“她叫林蒹葭,1984年通过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参加了索洛托共和国的医疗援助行动。这张照片就是她在索洛托工作时拍摄的,那年她27岁,而我,就是她的未婚夫。”易键璋看着长安手里的照片,目光深情而又悲伤地说道。
饭后,长安要去洗碗,却被易键璋指着书房,“你去看会儿书吧,这样,我家的碗碟还能多活几天。”
长安尴尬搓手,“我也没那么笨吧。”
易键璋一边拾掇碗筷,一边睃着她说:“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上你无可挑剔,可是家务活儿嘛……”
还是算喽!
长安去了书房。
易键璋的家大概有七十多平,两室一厅,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客厅+餐厅组合。因为常年一人居住,又不经常在家,所以和她的宿舍一样,只做了简单装修。
易键璋是个非常爱干净的人,房子虽然不大,也不豪华,但是窗明几净,物品摆放井井有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房。
书房足有十五平,是全屋最大的房间,也是全屋装修最用心的房间。
走进书房,俨然走进了一家小型图书馆。
整整三面墙齐着天花板的定制书柜让每一个初来者都心生敬畏之心,这里的藏书之多,品类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长安曾经摩挲着这些书和易键璋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把工资都拿来买书了。易键璋想了想,说他每月留五百块生活费,剩下的基本上用于购书。
长安瞠目结舌的看着易键璋,心想,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书痴,真的有靠着这些书就能活下去的人。
虽然她亦是爱书成瘾,可是同易键璋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书房里除了高大上的书柜,还放着一套很有年代感的黑檀木实木书桌椅,这是家里最贵的家什,可见易键璋对书房的重视程度。
长安边走边看,来到书桌前面。
镜面一般明亮的桌上放着一本打开的摄影图册,图册上是几帧颜色靓丽的图片。
她轻声念着上面的文字说明,“非洲索洛托共和国……达菲部落……祭祀场面……”
索洛托共和国。
她从记忆库里,搜寻着这个国家所有的文字印象。
索洛托共和国是东非的一个小国,常年高温,传染病肆虐,国内政局动荡,民不聊生,总之一句话,提到索洛托共和国,就自动和落后、贫瘠、战乱等等字眼儿画上等号。
易键璋竟对这样一个贫穷的非洲国家感兴趣?
她随手翻动了一下书页,却不想把书里夹的一张信纸带了出来。
“长安,你尝尝张杰给我送的灵宝苹果,水分特别大,还没有渣儿,你尝……”易键璋端着水果盘,走进书房,可话刚说了一半,他却面色一变,自动停住。
长安面色发白地站在书桌后面,黑漆漆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表情变得不大自然的易键璋,慢慢抬起手里的信纸,“师父,这是什么?”
易键璋轻轻皱了皱眉头,走上前,放下果盘,去抓长安手里的信纸,“没什么,写着玩的。”
“写着玩?谁写着玩,会申请去非洲进行技术援助!”长安避到一边,大声质问道。
易键璋沉默不语。
长安的眼圈顿时红了,“您……您忘了您还是个病人吗,您在家歇着我还不放心,您却要去万里之外的非洲!您知道索洛托是个什么地方吗,那边兵荒马乱,缺医少药,连饮用水都成困难,您说,您要去那儿,您去那儿做什么?帮他们修路,还是架桥?他们现在除了打仗,有功夫去做这些事吗?”
“长安,你听我说。我就是先写个申请,上级能不能通过还不一定。”易键璋看着情绪激动的长安,焦急地安抚着她。
五月初,龙建集团将派驻一名技术工程师去东非索洛托共和国,针对当地道路施工中的难题进行技术援助。
“不行!我马上就去找王总,让他永远都不要批准你的申请!”她把信纸横放,双手一错,眼看着就要把它撕掉。
“长安!”易键璋忽然大喝一声。
长安身子一震,双目圆睁,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容严肃且隐含怒气的易键璋冲上来,夺走她手里的信纸。
易键璋背对着她,瘦削的背影,肩膀垮了一半,看起来佝偻而又********父……”她喃喃叫道,泪盈于睫。
“我知道您是个闲不住的人,但是上海这么大,龙建的工程这么多,您想去哪一个都行啊,只要您不去条件恶劣的山区,不去我连声音都听不到的非洲,您去哪儿,我都会支持您,可是……”
可是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索洛托。
书房里被一股凝重悲凉的气氛笼罩着,过了许久,易键璋叹了口气,慢慢转身,面含愧疚地看着长安,说:“对不起,长安,让你担心了。”
长安用力摇头。
易键璋指着檀木椅子,“你坐,我给你拿个东西。”
长安乖乖坐下,她看着易键璋打开西边书柜,踩着平常取书的凳子,从最高一层拿下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盒子。
他捧着深褐色的盒子,轻轻擦拭着上面根本不存在的灰尘,慢慢走到书桌前。
盒子平放在长安面前。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制储物盒。木料原本是淡褐色,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深褐色。朔阳徐家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盒子,平常常妈妈用来放扣子和针线包之类的东西。
乍一看,易键璋拿来的这个盒子同徐家的没有差别,可仔细一看,却又发现面前的木盒光洁度极高,一看就知道这个盒子经常被主人擦拭呵护,才会呈现出镜面一样的效果。
“打开吧。”易键璋示意她开启木盒。
长安迟疑地伸出手,像打开潘多拉的黑暗魔盒似的,小心翼翼地拨开木盒上的铁质襻扣。
盒盖开启。
露出里面的东西。
长安的心咚咚狂跳,手指轻颤,从偌大的木盒里取出一张巴掌大小的黑白照片。
这是木盒里唯一的物件。
照片里记录的影像来自一位风华正茂,朝气阳光的女子。她穿着白色的医生袍,胳膊上印有红十字会的标识,她的身旁,站着一群肤色黝黑的非洲儿童,他们好奇地看着镜头,有的在做鬼脸,有的冲着镜头大笑,女医生揽着身边的黑人小孩儿,笑容自然而又惬意。
“她叫林蒹葭,1984年通过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参加了索洛托共和国的医疗援助行动。这张照片就是她在索洛托工作时拍摄的,那年她27岁,而我,就是她的未婚夫。”易键璋看着长安手里的照片,目光深情而又悲伤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