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也不知是从哪里走漏了风声,说国公府嫡小姐这场病的起因,是因为四皇子上门提亲,而四皇子又是个天煞孤星克亲克妻的命格,所以宁小姐才被晦气染身,一病不起。
起初这谣言传出来的时候,百姓们都还只当是笑谈,可事后大伙自己一琢磨,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四殿下吧,出身不好不说,还一生下来就死了娘,后来要与江州一个姑娘成亲,那个姑娘最后却因为败坏妇德之事而被沉塘。回京后,本认了月贵嫔为母,以为有个靠山了,月贵嫔却在极短的时间里小产,失宠,最后暴毙与冷宫,而紧接着他又娶了昌盛侯府的二小姐,然而那位庞小姐连皇子妃的凳子都没坐热,也跟着一命呜呼了……如今四殿下又跑去宁国公府提亲,而人家小姐又因为怪病病倒,兴许宁家小姐根本就不是得了病,是中了煞都说不定。
渐渐地,这种人云亦云的说法便开始盛行起来,等司空旭发现了这等流言,想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证明他根本不是什么天煞孤星的时候,又从天而降一顶大帽子将他扣得严严的。
原来国公夫人也听到了有关司空旭是天煞孤星,宁珊珊之所以会病倒是中了煞的传言,于是便将信将疑,入宫了一趟,想请太后身边那位颇得青眼也似乎法力高强的何仙姑出宫,为宁珊珊看相祈福。
结果何仙姑入了国公府,只在宁珊珊床边看了看,又捻着一张符纸在房中如此这般舞了一阵,便断言,宁珊珊这病的确是中了煞气所制,至于煞气的源头,何仙姑却唯唯诺诺不敢宣之于口,但吴氏不是笨人,即便何仙姑什么都没说,她也明白了,前脚刚将何仙姑送回宫中,后脚就不再坚持己见,虽然宁珊珊出嫁的事要紧,可等小命都没了,谁还管你嫁不嫁,立刻下定决心,将司空旭求亲的帖子给彻底退了回去。
说来也怪,帖子退回去没多久,宁珊珊的病就奇异的“好了”,不光能下床,活蹦乱跳也与平日里一般无二,吴氏惊讶之下,更绝的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而那四殿下多半也的确是天煞孤星,未免沾染晦气,以后要少做往来,并且吩咐下去,再有四皇子府的下人来投帖子串门子,一路挡回去,绝不能放人入府。
宁国公府是一等一的权贵之家,忽然之间摆出这般姿态,自然也被其他家族看在了眼里,加上司空旭天煞孤星的传闻,顿时争相开始效仿宁国公府起来,不与四皇子府有任何来往,他们也怕得罪人,但跟家门沾染晦气而遭殃比起来,得罪一个不得宠的皇子,这份代价他们还担得起。
而司空旭,则快要被气得吐血了。
这一切发生得简直莫名其妙,他好端端坐在府里,还什么都没做,外边有关他是天煞孤星的传闻便满天飞,而且许多人还深信不疑,让他想要解释都无从下口,但凡他往来宫廷或是进出朝堂,甚至就连他皇子府内的下人,有的都开始私下小声议论,更有胆子小的,竟然跟管家请辞,工钱都未要就连夜出府,逃之夭夭了。
人性便是这样,只要有一个走在先,其他人便会跟着开始人心惶惶,司空旭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攘外必先安内,于是他恩威并重,一罚一赏,告诉府中下人根本没有天煞孤星这回事,并严禁府中下人再谈论此事,然后才开始思考消除流言的方法,只是办法还没想出来,他却被一道圣旨召回了宫里。
原来这流言在华京城中沸沸扬扬了这么久后,终于越过宫墙,不知被哪个多事的太监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虽然并不太相信这等说法,但外边流言闹成这样,司空旭给皇家丢了脸面是一定的,于是皇帝不光训斥了他一通,还派给了他一个差事,让他前往东南三州巡视民情,考察今年夏粮的收成情况,并督导税收。
司空旭虽然心里憋屈,想着给自己解释一二,但看皇帝派下的这个差事还不错,似乎没有要处罚他的意思,便按捺下性子领了旨,省得辩解太多闹得皇帝不快,回府之后,稍微打点了一些行装,便上路了。
他之所以觉得这差事不错,议案云还是在东南三州的地界上。大周重视农耕,物产丰足,而其中物产最丰足的,便是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东南三州,不光每年粮食产量和税收在全国独占鳌头,因为临海,特有的水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东南三省的百姓几乎家家富足,官员的荷包更是肥得可以流出油水,至于往这三省巡查的差事,几乎也都会被华京各类官员给争得头破血流。
别的不说,只要上那地方溜达一圈,光是地方官的孝敬便足以让他们笑掉大牙,而且三州富裕,也从来没有亏欠过朝廷的征粮与税金,有时还会多给一些,而这笔功劳,也自然会记在巡查官员的履历上,让他们又多了一记功劳。
就因为这样,所以司空旭一路上还觉得,皇帝也许压根就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相反的,也许还是借着这个机会在奖励他,才会让他巡视东三州,让他增长见闻,说不定回京之后还有重任在等着自己。
越是这样想,司空旭便越是心中得意,速度也更快了些,仿佛从流言蜚语的阴霾里走了出来,带着随从几乎是策马扬鞭地在往东边赶。
“四皇兄的队伍是连夜出的城,走得还极快,好像很是迫不及待。”皇宫中的书院内,司空玄一面抄写着一本古籍,一面有些不忿地对坐在一侧看书的宁渊道:“公子,我当真是不解,那原本是父皇派给我的差事,你为何又要让我让出去,我还等着办好了这件事,好在父皇面前得脸,也让母妃沾光。”
“此事你得相信我,你不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宁渊头也没抬,“至于原因,我如今尚不方便说,但过不了多久你就能知道了。”
“巡查东南三州,有什么不好的,我还一直想尝尝青州的特产烤墨鱼。”司空玄前几日读书,有一本叫大周美食见闻的,对里边青州的海味特产很是垂涎欲滴,这次得知皇帝有意让他寻常东三州历练,原本开心不已,结果此事被宁渊知道了,宁渊不光劝他放弃,还让他游说皇帝让司空旭顶上这差事,司空玄虽然不理解,但他一直敬重宁渊,也知道对方不会害他,才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
只是得知司空旭当真出城之后,他还是有些后悔起来。
“青州的烤墨鱼我吃过,滋味也不过如此,你若是嘴馋了,我这里刚好有一些烤羊排,我大夏的美味,可并不逊色那些海味。”门外忽然传出一道声音,二人抬头,却是呼延元宸进来了。
“呼延大哥。”司空玄立刻放下笔,唤了一声。
“今日你们皇帝邀我入宫喝酒游园,我兴致所起便用御膳房准备的材料就地烤了一些,知道你还留在宫里陪着六殿下未出去,便顺道过来看看。”呼延元宸这话是说给宁渊听得,还扬了扬手里散发着肉香的油纸包。
司空玄正想着青州美味,瞧见有吃的又哪里会客气,立刻上前接过那纸包,挑出块大羊排就地啃了起来。
瞧见司空玄的模样,呼延元宸只笑了笑,便转头对宁渊继续道:“看来你散出去的谣言影响力当真不低,今日皇帝还隐约问起了我在大夏可有天煞孤星一说,瞧他的模样,似乎也开始对那谣言上心了,只是还不怎么相信的样子。”
“就算皇上现在不尽信,很快也会尽信了。”宁渊慢条斯理地合上书本,“大周这两年并不太平,去年水患旱灾连连,今年虽然时至今日都太平无事,但这几日夜晚月色都甚为妖异,铁定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说不定因为这将要发生的大事,有些人眼里的阳光大道,会转眼变成摇摇欲坠的独木桥。”宁渊一面说一面笑,“一个玄之又玄的天煞孤心之说,克妻克亲倒也罢了,毕竟生而为人,哪能没什么三灾两病,说是巧合也是有可能,但一旦有人晦气过了头,影响了身边人不算,却还弄得一个原本富饶昌盛的地方灾祸不断,那便是克到了社稷国祚,成为国之祸水,你觉得,皇上到那时候,还能依旧觉得谣言不可尽信吗。”
呼延元宸摇摇头,“你凡事都那般有把握,好像能知晓过去未来事一样,我实在好奇得很。”说完,他瞧了一眼宁渊的脸色,又继续道:“不过你放心,就算我心下好奇,你不愿意说,我也绝不会多问。”
宁渊抬头看了呼延元宸认真的眼神一眼,有些歉意道:“有些事情我现在的确是不方便说,但只要时机到了,我会将其中牵扯到的一些秘密告诉你的。”
“我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哪里会介意这个。”呼延元宸笑着在宁渊头顶抚了一下,转身同司空玄一并分食羊排去了,宁渊瞧着他的背影,眼神闪烁了一会儿,却没有再多言。
司空旭初至东南三州,便为这里的富庶感叹了许久。
他以前也曾来过,不过都是私下前来,哪比得上这次身负皇命,可以细游慢看这般悠闲,而三州都督知晓司空旭的身份,都不敢怠慢于他,一应安排自然也是最好的,于是司空旭赏完了越州的良田万顷,雍州的商贾繁茂,与青州的繁盛渔业后,带着一股吃饱喝足的惬意,与荷包里塞得满满当当的贡品,就要准备启程返京,向皇帝好好说一说东南三州的盛世,却不想,在他就要离开的前一天,越州却突然爆发了蝗灾。
越州素来以产粮闻名于世,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当地很奇异的风调雨顺,因为临海,地势由高,所以一不会遭遇干旱,而没有洪涝之忧,当地百姓几乎是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地在种着粮食,可也正是因为安逸的日子过久了,缺乏危机观念,在蝗灾铺天盖地到来之时,才会那般手忙脚乱。
起初蝗虫并不多,且只在一处很小的地方活动,佃户们便没有过多留意,可没几天的功夫,原本小小几只蝗虫就变成了铺天盖地的大军,等大伙明白过来,想着要出手治理的时候,蝗灾俨然成形,挡不住了。
越州百姓长得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瞧见这样多的蝗虫,越州不缺粮食,作物有多,加上缺乏有效的治蝗手段,蝗虫成倍繁殖,简直有了铺天盖地之势,别说乡野农田,就连越州首府越州城都不能幸免于难,满大街蝗虫到处乱飞,家家都门窗紧闭,街上连行人都见不到一个,尽成了蝗虫的天下。
也因为这样,原本正要丰收的夏粮,在蝗虫的啃咬之下,几乎是颗粒无收,让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傻了眼。
越州夏粮的产出可是一年中的重头戏,如今闹了这一出,不是要绝产吗!
而蝗灾不知在越州肆虐,很快也蔓延到了临近的雍州与青州,雍州好几处大型商品交易会也因此关闭,钱粮损失不可估计,至于青州,原本影响是没那么大的,可沿海的地方却卡在这个当儿一连发了好几场海啸,席卷了几个临海的富庶村落,虽然青州百姓大多是弄水的好手,没有造成死伤,可也损失了不少银钱,好几个修建得不是那么牢靠的村庄更是被夷为平地。
这一下事情大发了,事情很快传回到京城,别说皇帝震怒,民间也一片哗然。
东南三州向来是大周重要的经济来源,从来未曾听闻过遭受过什么灾祸,可眼下却诡异地接连出事,别的暂且不说,只怕今年粮食一减产,粮价又要一飞冲天了。
就在此时,不知道有谁捅出了一个消息,东南三州出事的时候,四皇子殿下正奉了皇命在当地巡视呢。
这一下,就好比在油锅里泼入了一瓢冷水,一下便让百姓们炸了锅。
司空旭天煞孤星,克亲克妻的传言尚未平息,如今居然又在他巡视东南三州的时候,三州遭此天灾,难道这也是司空旭克出来的?如果当真是这样,这位四殿下天煞孤星的煞气也太大了些吧!
克了亲人还不算,居然还妨碍到了国运国祚,就算是皇帝,这下也有些拿不准了,立刻颁下圣旨,要司空旭即刻回京,并且好像还怕人会跑了一半,又派了以为钦差去“请”人。
请是明面上的意思,可谁都看得出来,那钦差是去抓人的,堂堂皇子,却要被钦差从外地押回京,这其中的屈辱滋味,只怕司空旭这辈子都难以忘怀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99章 再会故人
司空旭回京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进了宫,他原本满心希望地想规劝皇帝那些玄之又玄的说法信不得,可他低估了皇帝发怒的程度,面对一个帝王铺天盖地的怒火时,他竟然连半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也实在是他低估了东南三州的损失,别说那些颗粒无收的良田了,随着灾祸猖獗,各地盗贼山匪四起,除了粮食歉收,更有百姓流离失所,而原本上缴朝廷的税银,也足足亏钱了大半。
这才是真正触动皇帝心悬的地方。
税银能不能如数征收是一个国的命脉,有银子才能有军饷,若是国库亏空,那立刻便可以将一个国家推到岌岌可危的境地,看见税银少了这么多,皇帝自然发怒,但天灾这档子事,他总不能去骂老天,于是才对背了一个天煞孤星名号的司空旭如此不客气。
当然,有骂就要有罚,好在皇帝生气归生气,也明白靠这一点玄之又玄的东西也不能明着罚司空旭做什么,只好下旨让他安分地呆在府邸里待罪思过,为百姓诵经祈福,不许外出,等于是将他软禁了,还顺道收走了他手头上大半的财物,说是要拿去灾区赈灾。
起初这谣言传出来的时候,百姓们都还只当是笑谈,可事后大伙自己一琢磨,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四殿下吧,出身不好不说,还一生下来就死了娘,后来要与江州一个姑娘成亲,那个姑娘最后却因为败坏妇德之事而被沉塘。回京后,本认了月贵嫔为母,以为有个靠山了,月贵嫔却在极短的时间里小产,失宠,最后暴毙与冷宫,而紧接着他又娶了昌盛侯府的二小姐,然而那位庞小姐连皇子妃的凳子都没坐热,也跟着一命呜呼了……如今四殿下又跑去宁国公府提亲,而人家小姐又因为怪病病倒,兴许宁家小姐根本就不是得了病,是中了煞都说不定。
渐渐地,这种人云亦云的说法便开始盛行起来,等司空旭发现了这等流言,想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证明他根本不是什么天煞孤星的时候,又从天而降一顶大帽子将他扣得严严的。
原来国公夫人也听到了有关司空旭是天煞孤星,宁珊珊之所以会病倒是中了煞的传言,于是便将信将疑,入宫了一趟,想请太后身边那位颇得青眼也似乎法力高强的何仙姑出宫,为宁珊珊看相祈福。
结果何仙姑入了国公府,只在宁珊珊床边看了看,又捻着一张符纸在房中如此这般舞了一阵,便断言,宁珊珊这病的确是中了煞气所制,至于煞气的源头,何仙姑却唯唯诺诺不敢宣之于口,但吴氏不是笨人,即便何仙姑什么都没说,她也明白了,前脚刚将何仙姑送回宫中,后脚就不再坚持己见,虽然宁珊珊出嫁的事要紧,可等小命都没了,谁还管你嫁不嫁,立刻下定决心,将司空旭求亲的帖子给彻底退了回去。
说来也怪,帖子退回去没多久,宁珊珊的病就奇异的“好了”,不光能下床,活蹦乱跳也与平日里一般无二,吴氏惊讶之下,更绝的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而那四殿下多半也的确是天煞孤星,未免沾染晦气,以后要少做往来,并且吩咐下去,再有四皇子府的下人来投帖子串门子,一路挡回去,绝不能放人入府。
宁国公府是一等一的权贵之家,忽然之间摆出这般姿态,自然也被其他家族看在了眼里,加上司空旭天煞孤星的传闻,顿时争相开始效仿宁国公府起来,不与四皇子府有任何来往,他们也怕得罪人,但跟家门沾染晦气而遭殃比起来,得罪一个不得宠的皇子,这份代价他们还担得起。
而司空旭,则快要被气得吐血了。
这一切发生得简直莫名其妙,他好端端坐在府里,还什么都没做,外边有关他是天煞孤星的传闻便满天飞,而且许多人还深信不疑,让他想要解释都无从下口,但凡他往来宫廷或是进出朝堂,甚至就连他皇子府内的下人,有的都开始私下小声议论,更有胆子小的,竟然跟管家请辞,工钱都未要就连夜出府,逃之夭夭了。
人性便是这样,只要有一个走在先,其他人便会跟着开始人心惶惶,司空旭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攘外必先安内,于是他恩威并重,一罚一赏,告诉府中下人根本没有天煞孤星这回事,并严禁府中下人再谈论此事,然后才开始思考消除流言的方法,只是办法还没想出来,他却被一道圣旨召回了宫里。
原来这流言在华京城中沸沸扬扬了这么久后,终于越过宫墙,不知被哪个多事的太监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虽然并不太相信这等说法,但外边流言闹成这样,司空旭给皇家丢了脸面是一定的,于是皇帝不光训斥了他一通,还派给了他一个差事,让他前往东南三州巡视民情,考察今年夏粮的收成情况,并督导税收。
司空旭虽然心里憋屈,想着给自己解释一二,但看皇帝派下的这个差事还不错,似乎没有要处罚他的意思,便按捺下性子领了旨,省得辩解太多闹得皇帝不快,回府之后,稍微打点了一些行装,便上路了。
他之所以觉得这差事不错,议案云还是在东南三州的地界上。大周重视农耕,物产丰足,而其中物产最丰足的,便是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东南三州,不光每年粮食产量和税收在全国独占鳌头,因为临海,特有的水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东南三省的百姓几乎家家富足,官员的荷包更是肥得可以流出油水,至于往这三省巡查的差事,几乎也都会被华京各类官员给争得头破血流。
别的不说,只要上那地方溜达一圈,光是地方官的孝敬便足以让他们笑掉大牙,而且三州富裕,也从来没有亏欠过朝廷的征粮与税金,有时还会多给一些,而这笔功劳,也自然会记在巡查官员的履历上,让他们又多了一记功劳。
就因为这样,所以司空旭一路上还觉得,皇帝也许压根就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相反的,也许还是借着这个机会在奖励他,才会让他巡视东三州,让他增长见闻,说不定回京之后还有重任在等着自己。
越是这样想,司空旭便越是心中得意,速度也更快了些,仿佛从流言蜚语的阴霾里走了出来,带着随从几乎是策马扬鞭地在往东边赶。
“四皇兄的队伍是连夜出的城,走得还极快,好像很是迫不及待。”皇宫中的书院内,司空玄一面抄写着一本古籍,一面有些不忿地对坐在一侧看书的宁渊道:“公子,我当真是不解,那原本是父皇派给我的差事,你为何又要让我让出去,我还等着办好了这件事,好在父皇面前得脸,也让母妃沾光。”
“此事你得相信我,你不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宁渊头也没抬,“至于原因,我如今尚不方便说,但过不了多久你就能知道了。”
“巡查东南三州,有什么不好的,我还一直想尝尝青州的特产烤墨鱼。”司空玄前几日读书,有一本叫大周美食见闻的,对里边青州的海味特产很是垂涎欲滴,这次得知皇帝有意让他寻常东三州历练,原本开心不已,结果此事被宁渊知道了,宁渊不光劝他放弃,还让他游说皇帝让司空旭顶上这差事,司空玄虽然不理解,但他一直敬重宁渊,也知道对方不会害他,才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
只是得知司空旭当真出城之后,他还是有些后悔起来。
“青州的烤墨鱼我吃过,滋味也不过如此,你若是嘴馋了,我这里刚好有一些烤羊排,我大夏的美味,可并不逊色那些海味。”门外忽然传出一道声音,二人抬头,却是呼延元宸进来了。
“呼延大哥。”司空玄立刻放下笔,唤了一声。
“今日你们皇帝邀我入宫喝酒游园,我兴致所起便用御膳房准备的材料就地烤了一些,知道你还留在宫里陪着六殿下未出去,便顺道过来看看。”呼延元宸这话是说给宁渊听得,还扬了扬手里散发着肉香的油纸包。
司空玄正想着青州美味,瞧见有吃的又哪里会客气,立刻上前接过那纸包,挑出块大羊排就地啃了起来。
瞧见司空玄的模样,呼延元宸只笑了笑,便转头对宁渊继续道:“看来你散出去的谣言影响力当真不低,今日皇帝还隐约问起了我在大夏可有天煞孤星一说,瞧他的模样,似乎也开始对那谣言上心了,只是还不怎么相信的样子。”
“就算皇上现在不尽信,很快也会尽信了。”宁渊慢条斯理地合上书本,“大周这两年并不太平,去年水患旱灾连连,今年虽然时至今日都太平无事,但这几日夜晚月色都甚为妖异,铁定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说不定因为这将要发生的大事,有些人眼里的阳光大道,会转眼变成摇摇欲坠的独木桥。”宁渊一面说一面笑,“一个玄之又玄的天煞孤心之说,克妻克亲倒也罢了,毕竟生而为人,哪能没什么三灾两病,说是巧合也是有可能,但一旦有人晦气过了头,影响了身边人不算,却还弄得一个原本富饶昌盛的地方灾祸不断,那便是克到了社稷国祚,成为国之祸水,你觉得,皇上到那时候,还能依旧觉得谣言不可尽信吗。”
呼延元宸摇摇头,“你凡事都那般有把握,好像能知晓过去未来事一样,我实在好奇得很。”说完,他瞧了一眼宁渊的脸色,又继续道:“不过你放心,就算我心下好奇,你不愿意说,我也绝不会多问。”
宁渊抬头看了呼延元宸认真的眼神一眼,有些歉意道:“有些事情我现在的确是不方便说,但只要时机到了,我会将其中牵扯到的一些秘密告诉你的。”
“我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哪里会介意这个。”呼延元宸笑着在宁渊头顶抚了一下,转身同司空玄一并分食羊排去了,宁渊瞧着他的背影,眼神闪烁了一会儿,却没有再多言。
司空旭初至东南三州,便为这里的富庶感叹了许久。
他以前也曾来过,不过都是私下前来,哪比得上这次身负皇命,可以细游慢看这般悠闲,而三州都督知晓司空旭的身份,都不敢怠慢于他,一应安排自然也是最好的,于是司空旭赏完了越州的良田万顷,雍州的商贾繁茂,与青州的繁盛渔业后,带着一股吃饱喝足的惬意,与荷包里塞得满满当当的贡品,就要准备启程返京,向皇帝好好说一说东南三州的盛世,却不想,在他就要离开的前一天,越州却突然爆发了蝗灾。
越州素来以产粮闻名于世,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当地很奇异的风调雨顺,因为临海,地势由高,所以一不会遭遇干旱,而没有洪涝之忧,当地百姓几乎是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地在种着粮食,可也正是因为安逸的日子过久了,缺乏危机观念,在蝗灾铺天盖地到来之时,才会那般手忙脚乱。
起初蝗虫并不多,且只在一处很小的地方活动,佃户们便没有过多留意,可没几天的功夫,原本小小几只蝗虫就变成了铺天盖地的大军,等大伙明白过来,想着要出手治理的时候,蝗灾俨然成形,挡不住了。
越州百姓长得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瞧见这样多的蝗虫,越州不缺粮食,作物有多,加上缺乏有效的治蝗手段,蝗虫成倍繁殖,简直有了铺天盖地之势,别说乡野农田,就连越州首府越州城都不能幸免于难,满大街蝗虫到处乱飞,家家都门窗紧闭,街上连行人都见不到一个,尽成了蝗虫的天下。
也因为这样,原本正要丰收的夏粮,在蝗虫的啃咬之下,几乎是颗粒无收,让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傻了眼。
越州夏粮的产出可是一年中的重头戏,如今闹了这一出,不是要绝产吗!
而蝗灾不知在越州肆虐,很快也蔓延到了临近的雍州与青州,雍州好几处大型商品交易会也因此关闭,钱粮损失不可估计,至于青州,原本影响是没那么大的,可沿海的地方却卡在这个当儿一连发了好几场海啸,席卷了几个临海的富庶村落,虽然青州百姓大多是弄水的好手,没有造成死伤,可也损失了不少银钱,好几个修建得不是那么牢靠的村庄更是被夷为平地。
这一下事情大发了,事情很快传回到京城,别说皇帝震怒,民间也一片哗然。
东南三州向来是大周重要的经济来源,从来未曾听闻过遭受过什么灾祸,可眼下却诡异地接连出事,别的暂且不说,只怕今年粮食一减产,粮价又要一飞冲天了。
就在此时,不知道有谁捅出了一个消息,东南三州出事的时候,四皇子殿下正奉了皇命在当地巡视呢。
这一下,就好比在油锅里泼入了一瓢冷水,一下便让百姓们炸了锅。
司空旭天煞孤星,克亲克妻的传言尚未平息,如今居然又在他巡视东南三州的时候,三州遭此天灾,难道这也是司空旭克出来的?如果当真是这样,这位四殿下天煞孤星的煞气也太大了些吧!
克了亲人还不算,居然还妨碍到了国运国祚,就算是皇帝,这下也有些拿不准了,立刻颁下圣旨,要司空旭即刻回京,并且好像还怕人会跑了一半,又派了以为钦差去“请”人。
请是明面上的意思,可谁都看得出来,那钦差是去抓人的,堂堂皇子,却要被钦差从外地押回京,这其中的屈辱滋味,只怕司空旭这辈子都难以忘怀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99章 再会故人
司空旭回京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进了宫,他原本满心希望地想规劝皇帝那些玄之又玄的说法信不得,可他低估了皇帝发怒的程度,面对一个帝王铺天盖地的怒火时,他竟然连半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也实在是他低估了东南三州的损失,别说那些颗粒无收的良田了,随着灾祸猖獗,各地盗贼山匪四起,除了粮食歉收,更有百姓流离失所,而原本上缴朝廷的税银,也足足亏钱了大半。
这才是真正触动皇帝心悬的地方。
税银能不能如数征收是一个国的命脉,有银子才能有军饷,若是国库亏空,那立刻便可以将一个国家推到岌岌可危的境地,看见税银少了这么多,皇帝自然发怒,但天灾这档子事,他总不能去骂老天,于是才对背了一个天煞孤星名号的司空旭如此不客气。
当然,有骂就要有罚,好在皇帝生气归生气,也明白靠这一点玄之又玄的东西也不能明着罚司空旭做什么,只好下旨让他安分地呆在府邸里待罪思过,为百姓诵经祈福,不许外出,等于是将他软禁了,还顺道收走了他手头上大半的财物,说是要拿去灾区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