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当下许多人都对嘉禾忽然命赵游翼南下的决策摸不着头脑, 只有少数的格外关心财政、商贸之事的大臣,才隐约猜到了女皇下一步是打算做什么。但此时的满朝文武依然对重洋之外的世界并不感兴趣,未曾料到接下来会掀起的骇浪惊涛。
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杜银钗, 在听闻赵游翼南下之后, 心中猛地一惊。这些年她居于深宫之中,醉心于权力斗争,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一种作茧自缚, 在红墙绿瓦之中待得久了, 也就渐渐的忘了外面的世界,她都快不记得南方的风与云。
沿海的那些港口无疑是重要的——这一点她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要清楚。那些海港时连通外界的大门,新时代的火种注定要从这些地方燃起。杜银钗只做了十四年的杜莹, 对于她那个时代的知识, 掌握的层面不深, 但她也记得摧毁整个社会结构的巨变应该要发生在百余年后, 可是现在她的女儿却已经率先注意到了那里。
对了, 她想起来了,天书。很久之前,嘉禾似乎和她说过天书之类的事情。之后杜银钗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去寻找,都没有找到那本所谓“天书”的踪迹。不过她猜, 天书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很有可能是来自未来的产物。
假如她的女儿真的通过未来的读物知晓了今后的世界会变成怎样,那么派遣赵游翼前往南方这个决定也就并不奇怪了。
可问题是,提早百年的时间与另一个文明进行接触, 真的能取到意料之中的结果么?
杜银钗年轻的时候, 也曾仗着自己来自未来, 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当然, 她来到夏朝之前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初中生,不知道该怎么造蒸汽机也发明不了电机,那些粗浅的物理、化学知识对她来说几乎没用,也就靠着健康教育课中学到的东西,帮助她身边的人以及后来她统领的军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了战争之后流行疾病的传播。
年轻时的她有想过将她那个时代工厂中的运作方式引进到夏朝,可这个时代资本的积累程度根本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工厂,她将更为先进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法教给江南那些手工场主,然而他们在比对之后依旧会选择维持传统的单人生产方式。
她也曾鼓动杜雍与西人进行贸易,但是结果也不如她想象中的好。夏朝时,西方的发展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赶超东方的程度,他们除了为他们提供从另一个大陆运来的白银之外,无法和他们交换什么有用商品,而若是贸易的规模过大,巨额的白银涌入市场,反倒会破坏市场运行的规律,战乱之时江南百姓连糊口都十分困难,更别说要为西方种茶养蚕。至于火.器……尽管有一部分制造的不错,但在杜银钗看来,比起夏朝来说也好不到哪去,她见识过几百年后的坚船利炮,对于现在他们的技术当然十分的失望。于是在进行了几场交易之后,她就逐渐的忘了他们。
再然后,成为杜银钗的时间越久,杜莹的影子在她身上便越加淡薄。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她拼命学着该如何融入这个时代,而融入这个时代的代价,是抛弃过去的自己。直到这时,年近半百的皇太后听说了自己小女儿的大胆举措,才猛地想起早已被自己忘记的未来。
“皇帝秘密派遣赵游翼南下,这件事情还有多少人知道?”她深吸了口气,缓缓发问。
宦官摇头,“陛下这些年愈发的谨慎了,身边伺候着的人清理了一批又一批,寻常人想要打听到陛下的动向,可是难咯。”
“你找机会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杜银钗不容置疑的吩咐道。
宦官一愣。
“尤其是内阁和翰林院的那群饱读诗书的老儒,必需要试探清楚他们的态度,也得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嘉禾或许还意识不到她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杜银钗却知道,打破夷夏之防意味着朝一片平静的湖泊投下一块巨石,和另一个文明接触,就意味着社会动荡的酝酿。
这注定会是很难的一条路,艰难到杜银钗不敢去走,也不愿意女儿去走,因为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可是嘉禾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那么杜银钗便不打算强行阻拦。她会在暗处为她铺路,也会为她提供试炼石。
对了,还有一事。这件事情更为紧迫。
赵氏兄弟,一人南下,另一人却留在了大同城内,替嘉禾拷问逆贼。
杜银钗并不讨厌赵游舟,即便赵游舟是赵贤妃的侄子。过去她没有将赵贤妃这类女人当做过自己的对手,只将其视为烦人的虫子,随手便捏死了,自然也不会害怕赵游舟这样的小角色。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她反倒有些赞赏这个少年,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与智谋,简直生来就是做锦衣卫的料。她还是皇后时便掌握着厂卫的皇家鹰犬,锦衣卫镇抚使每几年就换一个,至今都没有谁让她特别满意过,唯有赵游舟让她觉得是可塑之才。这些年赵游舟在嘉禾的支持下,一直在努力侵吞锦衣卫的控制权,杜银钗乐见其成,反正她已经想好了,再等几年赵游舟年纪大了,便直接将锦衣卫交给他。至于这些年嘉禾对赵游舟的偏宠,杜银钗也只当没看见。有不少臣子上书弹劾,说赵游舟蛊惑君王,或是委婉的暗示杜银钗,皇帝是女子,与赵游舟走太近不利名节,杜银钗亦是不予理会。像赵游舟这样的酷吏,注定是要被用完之后牺牲掉的,在送他去死之前,让他骄狂几年这也没什么。至于面首之类的流言,那更加无所谓了。杜银钗是个开明的母亲,不反对青春期的女儿早恋。
皇帝和太后一起纵容,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赵游舟的行事越发肆无忌惮。任何一个犯人,碰上这样无所顾忌的审讯者,都是种极大的不幸。嘉禾前阵子将京师火.器制造失利之案交给了赵游舟,现在又命赵游舟大肆查办逆贼,而以赵游舟的手段,应当用不了多久就能查到韩国公府那里。
装病多年的杜雍怀揣着怎样的心思,杜银钗心里清楚,但她装作不知道。这倒也不算是念着当年的旧情,而是有许多事情,还需仰仗韩国公府。若将天下比作棋盘,杜雍是她落下的重要一子,这一子到了关键时候自然该被舍去,可这关键时候不是现在。
但嘉禾不会容下杜雍,假如真让赵游舟抓住杜雍的把柄,那么京师之中必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去唤梁覃过来。”杜银钗沉吟许久,命人传召自己最是信任的司礼监太监。
**
自打天子离京前往宣府之后,宫中二十四监便被闲置。之后身在宣府的嘉禾因为办公不便,又陆陆续续从紫禁城调来了宫女、女官百人,但这些人中,并不包括效命于杜银钗的二十四监。
她这是刻意要架空二十四监,扶持起自己的势力。这两年时间里,二十四监的宦官多数处于闲散之中。
在得到杜银钗的吩咐之后,司礼监秉笔太监梁覃即刻动身踏上了前去大同的道路。皇太后交代了他两件事情,其一是设法留在陛下身边,不要让董杏枝等人受宠太过;其二是代替太后,敲打皇帝一番,别让她再做什么过火的事情。
*
在梁覃即将到了大同之时,嘉禾得到了这一消息。
原本在于大同诸将商议军情的天子在听闻锦衣卫通报此事之后,面沉如水,使殿内其余将领都噤声不敢言。
嘉禾站起,下令让他们自行议事,之后便走了出去。满腹争利之心的她,眼下并不适合留在殿内。凭栏而立,吹了一会凉风之后,董杏枝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她的身后。
“杏枝,你有把握赢过梁覃么?”
董杏枝老老实实的摇头,“杏枝不知陛下所说的‘赢’指的是什么。梁貂寺既然是太后派遣来的,就断然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就算想方设法逐走了他,太后身边还有其余的大太监。”
“罢了,这倒也是意料之中。”嘉禾苦笑,“朕到了宣府自由了两年,母亲终究还是看不下去了。这么急着让梁覃过来,是害怕我对舅父家里出手么?”
杜家是不是想要谋害她,她其实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若是今后她想要掌控南方商港,就必须要拔除杜家势力才是。
商人出身的杜雍,在成为国公之后也依旧在私底下行商。他不是什么迂腐的儒生,不会鄙薄商贾。商贸之事能带来巨大的利润,杜家的万贯之材,可不仅仅倚靠着杜雍贪赃得来的。
“皇太后的娘家、长公主的夫家……”嘉禾冷笑,“我大夏朝中,还真就没有比杜氏更为地位稳固的豪族了。”
“大赵他……”
“游舟疯起来真会为了朕去杀杜雍,可朕不能由着他这样乱来,他会没命的。”嘉禾比了个手势,阻止董杏枝继续说下去,“杏枝,传昆山玉。”
董杏枝长出了口气,说:“不必传召,昆大人已经到了大同,等候陛下多时了。”
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杜银钗, 在听闻赵游翼南下之后, 心中猛地一惊。这些年她居于深宫之中,醉心于权力斗争,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一种作茧自缚, 在红墙绿瓦之中待得久了, 也就渐渐的忘了外面的世界,她都快不记得南方的风与云。
沿海的那些港口无疑是重要的——这一点她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要清楚。那些海港时连通外界的大门,新时代的火种注定要从这些地方燃起。杜银钗只做了十四年的杜莹, 对于她那个时代的知识, 掌握的层面不深, 但她也记得摧毁整个社会结构的巨变应该要发生在百余年后, 可是现在她的女儿却已经率先注意到了那里。
对了, 她想起来了,天书。很久之前,嘉禾似乎和她说过天书之类的事情。之后杜银钗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去寻找,都没有找到那本所谓“天书”的踪迹。不过她猜, 天书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很有可能是来自未来的产物。
假如她的女儿真的通过未来的读物知晓了今后的世界会变成怎样,那么派遣赵游翼前往南方这个决定也就并不奇怪了。
可问题是,提早百年的时间与另一个文明进行接触, 真的能取到意料之中的结果么?
杜银钗年轻的时候, 也曾仗着自己来自未来, 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当然, 她来到夏朝之前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初中生,不知道该怎么造蒸汽机也发明不了电机,那些粗浅的物理、化学知识对她来说几乎没用,也就靠着健康教育课中学到的东西,帮助她身边的人以及后来她统领的军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了战争之后流行疾病的传播。
年轻时的她有想过将她那个时代工厂中的运作方式引进到夏朝,可这个时代资本的积累程度根本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工厂,她将更为先进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法教给江南那些手工场主,然而他们在比对之后依旧会选择维持传统的单人生产方式。
她也曾鼓动杜雍与西人进行贸易,但是结果也不如她想象中的好。夏朝时,西方的发展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赶超东方的程度,他们除了为他们提供从另一个大陆运来的白银之外,无法和他们交换什么有用商品,而若是贸易的规模过大,巨额的白银涌入市场,反倒会破坏市场运行的规律,战乱之时江南百姓连糊口都十分困难,更别说要为西方种茶养蚕。至于火.器……尽管有一部分制造的不错,但在杜银钗看来,比起夏朝来说也好不到哪去,她见识过几百年后的坚船利炮,对于现在他们的技术当然十分的失望。于是在进行了几场交易之后,她就逐渐的忘了他们。
再然后,成为杜银钗的时间越久,杜莹的影子在她身上便越加淡薄。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她拼命学着该如何融入这个时代,而融入这个时代的代价,是抛弃过去的自己。直到这时,年近半百的皇太后听说了自己小女儿的大胆举措,才猛地想起早已被自己忘记的未来。
“皇帝秘密派遣赵游翼南下,这件事情还有多少人知道?”她深吸了口气,缓缓发问。
宦官摇头,“陛下这些年愈发的谨慎了,身边伺候着的人清理了一批又一批,寻常人想要打听到陛下的动向,可是难咯。”
“你找机会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杜银钗不容置疑的吩咐道。
宦官一愣。
“尤其是内阁和翰林院的那群饱读诗书的老儒,必需要试探清楚他们的态度,也得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嘉禾或许还意识不到她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杜银钗却知道,打破夷夏之防意味着朝一片平静的湖泊投下一块巨石,和另一个文明接触,就意味着社会动荡的酝酿。
这注定会是很难的一条路,艰难到杜银钗不敢去走,也不愿意女儿去走,因为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可是嘉禾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那么杜银钗便不打算强行阻拦。她会在暗处为她铺路,也会为她提供试炼石。
对了,还有一事。这件事情更为紧迫。
赵氏兄弟,一人南下,另一人却留在了大同城内,替嘉禾拷问逆贼。
杜银钗并不讨厌赵游舟,即便赵游舟是赵贤妃的侄子。过去她没有将赵贤妃这类女人当做过自己的对手,只将其视为烦人的虫子,随手便捏死了,自然也不会害怕赵游舟这样的小角色。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她反倒有些赞赏这个少年,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性与智谋,简直生来就是做锦衣卫的料。她还是皇后时便掌握着厂卫的皇家鹰犬,锦衣卫镇抚使每几年就换一个,至今都没有谁让她特别满意过,唯有赵游舟让她觉得是可塑之才。这些年赵游舟在嘉禾的支持下,一直在努力侵吞锦衣卫的控制权,杜银钗乐见其成,反正她已经想好了,再等几年赵游舟年纪大了,便直接将锦衣卫交给他。至于这些年嘉禾对赵游舟的偏宠,杜银钗也只当没看见。有不少臣子上书弹劾,说赵游舟蛊惑君王,或是委婉的暗示杜银钗,皇帝是女子,与赵游舟走太近不利名节,杜银钗亦是不予理会。像赵游舟这样的酷吏,注定是要被用完之后牺牲掉的,在送他去死之前,让他骄狂几年这也没什么。至于面首之类的流言,那更加无所谓了。杜银钗是个开明的母亲,不反对青春期的女儿早恋。
皇帝和太后一起纵容,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赵游舟的行事越发肆无忌惮。任何一个犯人,碰上这样无所顾忌的审讯者,都是种极大的不幸。嘉禾前阵子将京师火.器制造失利之案交给了赵游舟,现在又命赵游舟大肆查办逆贼,而以赵游舟的手段,应当用不了多久就能查到韩国公府那里。
装病多年的杜雍怀揣着怎样的心思,杜银钗心里清楚,但她装作不知道。这倒也不算是念着当年的旧情,而是有许多事情,还需仰仗韩国公府。若将天下比作棋盘,杜雍是她落下的重要一子,这一子到了关键时候自然该被舍去,可这关键时候不是现在。
但嘉禾不会容下杜雍,假如真让赵游舟抓住杜雍的把柄,那么京师之中必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去唤梁覃过来。”杜银钗沉吟许久,命人传召自己最是信任的司礼监太监。
**
自打天子离京前往宣府之后,宫中二十四监便被闲置。之后身在宣府的嘉禾因为办公不便,又陆陆续续从紫禁城调来了宫女、女官百人,但这些人中,并不包括效命于杜银钗的二十四监。
她这是刻意要架空二十四监,扶持起自己的势力。这两年时间里,二十四监的宦官多数处于闲散之中。
在得到杜银钗的吩咐之后,司礼监秉笔太监梁覃即刻动身踏上了前去大同的道路。皇太后交代了他两件事情,其一是设法留在陛下身边,不要让董杏枝等人受宠太过;其二是代替太后,敲打皇帝一番,别让她再做什么过火的事情。
*
在梁覃即将到了大同之时,嘉禾得到了这一消息。
原本在于大同诸将商议军情的天子在听闻锦衣卫通报此事之后,面沉如水,使殿内其余将领都噤声不敢言。
嘉禾站起,下令让他们自行议事,之后便走了出去。满腹争利之心的她,眼下并不适合留在殿内。凭栏而立,吹了一会凉风之后,董杏枝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她的身后。
“杏枝,你有把握赢过梁覃么?”
董杏枝老老实实的摇头,“杏枝不知陛下所说的‘赢’指的是什么。梁貂寺既然是太后派遣来的,就断然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就算想方设法逐走了他,太后身边还有其余的大太监。”
“罢了,这倒也是意料之中。”嘉禾苦笑,“朕到了宣府自由了两年,母亲终究还是看不下去了。这么急着让梁覃过来,是害怕我对舅父家里出手么?”
杜家是不是想要谋害她,她其实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若是今后她想要掌控南方商港,就必须要拔除杜家势力才是。
商人出身的杜雍,在成为国公之后也依旧在私底下行商。他不是什么迂腐的儒生,不会鄙薄商贾。商贸之事能带来巨大的利润,杜家的万贯之材,可不仅仅倚靠着杜雍贪赃得来的。
“皇太后的娘家、长公主的夫家……”嘉禾冷笑,“我大夏朝中,还真就没有比杜氏更为地位稳固的豪族了。”
“大赵他……”
“游舟疯起来真会为了朕去杀杜雍,可朕不能由着他这样乱来,他会没命的。”嘉禾比了个手势,阻止董杏枝继续说下去,“杏枝,传昆山玉。”
董杏枝长出了口气,说:“不必传召,昆大人已经到了大同,等候陛下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