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章:以天下为棋盘
刘伯温轻轻一谈,随即笑道:“这样岂不是更好,我大明有这么一个帝王,这天下算是亡不了!“
李善长黯然一叹,道:“话虽如此,只可惜,我等有功之臣,却成皇帝手中的一颗棋子,如今帅已经归了位,我们这些车和马,自当舍弃了!未免可叹!”
刘伯温道:“皇以夭下为棋盘,在布一盘棋局,满朝文武何人不是陛下的棋子,便是太子,皇子,百姓,都是这棋盘的一枚棋子,谁留,谁走,陛下心中有数,我这一趟返回青田老家倒也不错!”
李善长黯然一笑,显得有些落寞,瞥了一眼身边的刘伯温道:“你说的不错,皇帝最为高明,打发你离开应天,去了言官的首领,接下来的一系列大动作,只怕是要展开了,这一次,陛下不是针对你,只怕是针对我,不对是针对老夫的权势了,这一点,伯温老弟早就看出来了吧?”
刘伯温的确猜出了朱元璋一连串大动作的背后,有更深一层的目的,但这个目的,他隐隐猜出,却不敢十分肯定,对着萧云,那是自己人,自然什么话都敢说,对着李善长,此刻貌似两人都放下了前些年的恩怨,重新回到了昔年辅佐朱元璋的默契,但缝隙一旦有了裂痕,再想修补,终究是有了缝隙,便是再高明的修补手,也不可能修补到与原来一模一样了,他熟读史书,这样是朋友又是敌人的比比皆是。
昔年章敦是苏轼签判凤翔时结交的朋友,当时任商州令,他性格狂放,胆大敢为,而又志向高远,很投合东坡的脾胃,两人有过一段同游同饮的好日子。元佑年间,东坡知贡举,阴错阳差的,取了章的儿子章援为第一名,这样,他和章家又多了一层关系。
但谁也想不到,苏轼的后半生,章敦竟然成了他的噩梦。
王安石变法后,章惇为相,便开始收拾苏轼了,贬其到岭南。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尚无人给贬到这么远,此时苏轼已经五十七岁。苏轼在惠州,曾做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首都,章惇一看,这苏轼活得挺舒服啊,就特不高兴,再贬苏轼到海南。足见这位昔日盟友,是如何背后通刀子的!“想到这里瞟了李善长一眼,并没有急着接话,谁知道他是不是下一个章惇呢?还是萧兄弟说得对:”背后通刀子的往往就是的你朋友!“
李善长也没在意,黏着长须先前走了几步,前面便是金山寺的早课场地,规模宏大,四周参天古木遮盖,各色花草都经过精细栽种,让这个僧侣做早课的地方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
金山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常住僧人三千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历代高僧辈出,龙象云集,宗风远扬,慧灯常明。如:灵坦、法海、佛印、克勤、应深、别峰、箬庵、隐儒、大定、妙善。在佛教禅宗道场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古刹。
李善长却没有走进道场,而是绕过道场,来到了一处山丘上,站在这里足以看到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地方,哪里数万农夫,正忙忙碌碌的担土填筑一处决堤的缺口,农夫你来我往,将肩上的土壤一担担的堆积在缺口的地方,已经堆积了一人多高,运河的河水咆哮几声,并没有再一次决堤而出,数万的农夫发出欢呼的叫声,显得喜悦,满足!
李善长嘴角微微牵动了两下,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好一会儿沉声道:“陛下以一介布衣夺取天下,可谓是雄才大略,老夫心中敬佩,自应天登基为帝,依元制,设置百官,以老夫为相,位居百官之首,老夫自问满朝文武,除你刘伯温之外,相国之位,唯有老夫最为合适?“
刘伯温道:“大人过讲了,伯温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并非相位的最合适人选,反而大人,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众将士心服口服,大人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一番刘伯温发自肺腑,因此说的颇为诚恳。
李善长眼里露出一丝得意,哈哈一笑,道:“能从你刘伯温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老夫纵死也无憾了!”
“伯温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算不得什么?”
李善长熟悉刘伯温的性子,知道他这句话并非违心之语,也不再纠缠,只是沉吟了片刻,道:“你可知道,昨晚老夫进宫了!”
刘伯温眉头一挑,却没答话。只是瞥了一眼李善长,不知他说此话的意思。
李善长自顾自的道:“皇帝嫌我老了,让老夫隐退,老夫这一把年纪了,也干不了几日,早退晚退,并不打紧,只是陛下这数十日来,绕过中书省,直接批阅六部奏折,让老夫心中隐隐不安了?”
“哦——?”刘伯温不动声色的“哦”了声。
李善长道:“皇帝当初听从你我建议,设置百官,依元制,设置中书省,皇帝心中多有不满,到后来却迫于百官压力,再者天下未定,不得不设置中书省,虽是如此,心中却多有不快!时至今日,天下大定,相国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权利太大,皇上心中多有不满,但他性子从来是要么不做,要做便做绝!故而多年不发,这一次群臣大封赏,以老夫位列六公之首,你当陛下当真只是为了表彰老夫的功绩么?“
刘伯温眼帘一抬,在李善长的脸上扫了一眼,道:“莫非不是?“
^^^^^^^^^^^^^^^^^^^^^^^^^^^^^^^^^^^今晚继续加更了,诸位订阅都送上吧,月票啊!,莫要忘记了!
李善长黯然一叹,道:“话虽如此,只可惜,我等有功之臣,却成皇帝手中的一颗棋子,如今帅已经归了位,我们这些车和马,自当舍弃了!未免可叹!”
刘伯温道:“皇以夭下为棋盘,在布一盘棋局,满朝文武何人不是陛下的棋子,便是太子,皇子,百姓,都是这棋盘的一枚棋子,谁留,谁走,陛下心中有数,我这一趟返回青田老家倒也不错!”
李善长黯然一笑,显得有些落寞,瞥了一眼身边的刘伯温道:“你说的不错,皇帝最为高明,打发你离开应天,去了言官的首领,接下来的一系列大动作,只怕是要展开了,这一次,陛下不是针对你,只怕是针对我,不对是针对老夫的权势了,这一点,伯温老弟早就看出来了吧?”
刘伯温的确猜出了朱元璋一连串大动作的背后,有更深一层的目的,但这个目的,他隐隐猜出,却不敢十分肯定,对着萧云,那是自己人,自然什么话都敢说,对着李善长,此刻貌似两人都放下了前些年的恩怨,重新回到了昔年辅佐朱元璋的默契,但缝隙一旦有了裂痕,再想修补,终究是有了缝隙,便是再高明的修补手,也不可能修补到与原来一模一样了,他熟读史书,这样是朋友又是敌人的比比皆是。
昔年章敦是苏轼签判凤翔时结交的朋友,当时任商州令,他性格狂放,胆大敢为,而又志向高远,很投合东坡的脾胃,两人有过一段同游同饮的好日子。元佑年间,东坡知贡举,阴错阳差的,取了章的儿子章援为第一名,这样,他和章家又多了一层关系。
但谁也想不到,苏轼的后半生,章敦竟然成了他的噩梦。
王安石变法后,章惇为相,便开始收拾苏轼了,贬其到岭南。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尚无人给贬到这么远,此时苏轼已经五十七岁。苏轼在惠州,曾做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首都,章惇一看,这苏轼活得挺舒服啊,就特不高兴,再贬苏轼到海南。足见这位昔日盟友,是如何背后通刀子的!“想到这里瞟了李善长一眼,并没有急着接话,谁知道他是不是下一个章惇呢?还是萧兄弟说得对:”背后通刀子的往往就是的你朋友!“
李善长也没在意,黏着长须先前走了几步,前面便是金山寺的早课场地,规模宏大,四周参天古木遮盖,各色花草都经过精细栽种,让这个僧侣做早课的地方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
金山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期有常住僧人三千多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历代高僧辈出,龙象云集,宗风远扬,慧灯常明。如:灵坦、法海、佛印、克勤、应深、别峰、箬庵、隐儒、大定、妙善。在佛教禅宗道场中有着卓著的地位,是中国有名的古刹。
李善长却没有走进道场,而是绕过道场,来到了一处山丘上,站在这里足以看到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地方,哪里数万农夫,正忙忙碌碌的担土填筑一处决堤的缺口,农夫你来我往,将肩上的土壤一担担的堆积在缺口的地方,已经堆积了一人多高,运河的河水咆哮几声,并没有再一次决堤而出,数万的农夫发出欢呼的叫声,显得喜悦,满足!
李善长嘴角微微牵动了两下,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好一会儿沉声道:“陛下以一介布衣夺取天下,可谓是雄才大略,老夫心中敬佩,自应天登基为帝,依元制,设置百官,以老夫为相,位居百官之首,老夫自问满朝文武,除你刘伯温之外,相国之位,唯有老夫最为合适?“
刘伯温道:“大人过讲了,伯温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并非相位的最合适人选,反而大人,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众将士心服口服,大人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一番刘伯温发自肺腑,因此说的颇为诚恳。
李善长眼里露出一丝得意,哈哈一笑,道:“能从你刘伯温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老夫纵死也无憾了!”
“伯温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算不得什么?”
李善长熟悉刘伯温的性子,知道他这句话并非违心之语,也不再纠缠,只是沉吟了片刻,道:“你可知道,昨晚老夫进宫了!”
刘伯温眉头一挑,却没答话。只是瞥了一眼李善长,不知他说此话的意思。
李善长自顾自的道:“皇帝嫌我老了,让老夫隐退,老夫这一把年纪了,也干不了几日,早退晚退,并不打紧,只是陛下这数十日来,绕过中书省,直接批阅六部奏折,让老夫心中隐隐不安了?”
“哦——?”刘伯温不动声色的“哦”了声。
李善长道:“皇帝当初听从你我建议,设置百官,依元制,设置中书省,皇帝心中多有不满,到后来却迫于百官压力,再者天下未定,不得不设置中书省,虽是如此,心中却多有不快!时至今日,天下大定,相国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权利太大,皇上心中多有不满,但他性子从来是要么不做,要做便做绝!故而多年不发,这一次群臣大封赏,以老夫位列六公之首,你当陛下当真只是为了表彰老夫的功绩么?“
刘伯温眼帘一抬,在李善长的脸上扫了一眼,道:“莫非不是?“
^^^^^^^^^^^^^^^^^^^^^^^^^^^^^^^^^^^今晚继续加更了,诸位订阅都送上吧,月票啊!,莫要忘记了!